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强

作品数:19 被引量:119H指数:7
供职机构:忻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忻州师范学院科研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超声辅助
  • 4篇多酚
  • 4篇活性
  • 4篇超声辅助提取
  • 3篇抗氧化
  • 3篇黄酮
  • 2篇动力学
  • 2篇中黄
  • 2篇酮类
  • 2篇籽粕
  • 2篇微波辅助提取
  • 2篇响应面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黄芥
  • 2篇超声提取
  • 1篇调味
  • 1篇调味料
  • 1篇冬花
  • 1篇多酚提取
  • 1篇多糖

机构

  • 19篇忻州师范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19篇赵强
  • 18篇赵二劳
  • 8篇赵三虎
  • 4篇杨洁
  • 3篇范建凤
  • 2篇王迎进
  • 1篇白建华
  • 1篇李杜娟
  • 1篇郭晓霞
  • 1篇郭青枝
  • 1篇许雳
  • 1篇贾楠
  • 1篇尹爱萍
  • 1篇赵昀
  • 1篇王桂林
  • 1篇张敏
  • 1篇郭春燕
  • 1篇白玉龙
  • 1篇王爱玲
  • 1篇刘晓庆

传媒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食品工业
  • 2篇中国油脂
  • 2篇粮食与油脂
  • 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北方园艺
  • 1篇中国酿造
  • 1篇中成药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计算机与应用...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河南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花生粕中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8年
花生粕是脱壳花生果榨油后的副产物,我国资源丰富。花生粕中含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如蛋白质、多糖、膳食纤维、植酸、色素及黄酮等,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花生粕功能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研究方向,旨在为花生粕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功能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强赵三虎赵二劳
关键词:花生粕
微波辅助提取金莲花中黄酮类成分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郭春燕赵强赵二劳
关键词:黄酮微波
鱼腥草总黄酮提取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9年
鱼腥草是药食两用植物资源,黄酮类化合物是鱼腥草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辐射、抗疲劳、抗过敏、抑菌等药理作用。其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酶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及双水相萃取法等。本研究综述了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鱼腥草黄酮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赵强杨洁赵三虎赵二劳
关键词:总黄酮药理作用
正交试验优化菊花中防晒成分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2019年
为优化菊花中防晒成分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本研究采用加权综合评分法,以提取液的UVA、UVB和UVC区间的平均吸光度值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菊花中防晒成分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菊花中防晒成分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g/m L)1∶70,提取温度60℃,超声功率240 W,提取时间50 min。本研究初步表明,该工艺稳定、可靠,可用于菊花中防晒成分的提取。
赵强高子怡赵三虎赵二劳
关键词:正交试验
黄芥籽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黄芥籽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采用DPPH·和·OH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芥籽多糖超声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1℃,提取时间25 min,超声功率280 W,料液比1∶4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芥籽多糖提取率为14.18%。黄芥籽多糖与BHT对DPPH·的半清除率(IC^(50))分别为0.177 mg/mL和0.107 mg/mL,对·OH的IC^(50)分别为0.24 mg/mL和0.22 mg/mL,表明黄芥籽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赵强尹爱萍贾楠赵二劳
关键词: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响应面法
响应面法优化藜麦糠中多酚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被引量:7
2020年
为了开发利用藜麦糠资源,采用单因素实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优化了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以BHT为阳性对照,DPPH·和·OH清除率为指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藜麦糠中多酚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4%,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61℃,料液比(g/mL)1∶43,超声功率200 W.该工艺条件下,藜麦糠中多酚提取率为0.79%.藜麦糠多酚对·OH和DPPH·的清除率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大,量效关系明显,对·OH和DPPH·的IC50分别为13.52μg/mL和2.48μg/mL.表明优化的藜麦糠多酚提取工艺稳定可行,藜麦多酚具有强的抗氧化活性.
赵强刘乐杨洁范建凤赵二劳
关键词:多酚响应面超声辅助提取抗氧化活性
款冬花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明款冬花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能力,并为款冬花资源的深度开发及其在抗癌防癌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就款冬花提取物对亚硝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5mg款冬花水提物和酶提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分别为45.51%和55.69%,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分别为47.31%和58.39%;款冬花提取物对亚硝酸钠的清除率和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且比VC的清除力和阻断力强。
赵强王飞王迎进赵二劳
关键词:款冬花亚硝酸钠亚硝胺清除率
分子对接模拟研究青霉素检测免疫传感器的抗体识别性能被引量:1
2013年
运用"Discovery Studio软件包(version 2.1)/LigandFit模块对氨苄青霉素及其抗体的相互作用进行单分子水平的模拟研究,并对pH的影响进行探讨,以辅助研究开发经济适用的青霉素残留快速检测免疫传感器。结果表明LigandFit筛选出的相互作用构象与PDB数据库中记录的免疫复合物构象信息在结合区域、结合方式等方面可以相吻合;对于不同pH时蛋白-配体相互作用,氨苄青霉素及氨苄青霉素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亲和力、配体内部能量及构象间的均方根偏差(RMSD)方面具有一定差异,在模拟的条件下偏酸性条件有利于抗体与氨苄青霉素的特异性结合,以pH5.0最适。模拟结果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比较、确定,及在模拟结果的指导下进行相关试验验证。
王明华赵强赵二劳李杜娟
关键词:青霉素抗体分子对接PH
高粱秸秆吸附水中Cr(Ⅵ)的工艺及其动力学
2019年
为了获得高粱秸秆吸附水中Cr (Ⅵ)的最佳工艺,本试验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优化高粱秸秆吸附水中Cr (Ⅵ)的工艺条件,并研究其吸附动力学机理。结果显示,影响高粱秸秆吸附水中Cr (Ⅵ)的因素大小顺序为:高粱秸秆加入量>溶液pH>Cr (Ⅵ)初始质量浓度。最佳吸附工艺为:在固定高粱秸秆粒度80目、吸附温度30℃和高粱秸秆加入量8.0 g/L的条件下,Cr (Ⅵ)初始质量浓度5.0 mg/L,pH 2.0,振荡吸附时间140 min。该工艺条件下,Cr (Ⅵ)吸附去除率可达94.20%。高粱秸秆对Cr (Ⅵ)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该吸附过程可更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表明高粱秸秆对水中Cr (Ⅵ)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本研究为高粱秸秆在环境含Cr (Ⅵ)废水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强杨洁赵三虎赵二劳
关键词:CR动力学
黄芩多酚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对黄芩多酚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分析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辅助提取黄芩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溶液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M:V),超声功率360 W,提取时间2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黄芩多酚的提取率为7.90%.黄芩多酚与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清除DPPH·的IC_(50)分别为16.58μg/mL和25.13μg/mL,表明黄芩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赵二劳史淑美王迎进赵强王爱玲
关键词:超声辅助提取抗氧化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