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燕来
- 作品数:27 被引量:69H指数:5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及其对Parkinson病的治疗作用
- 2003年
- 本实验分离 1 1~ 1 5 d胎鼠的大脑皮层 ( CP)和中脑的神经前体细胞 ( MP) ,观察它们在体外的增殖和分化及其对帕金森病 ( PD)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 ,CP较 MP生长迅速 ,容易形成神经球 ,加入 N2 / B2 7有助于神经球的形成 ;有 /无血清分化后 ,CP和 MP都能发育成微管相关蛋白 -2 ( MAP-2 )阳性细胞 ,其中 MP倾向于发育成酪氨酸羟化酶 ( TH)阳性细胞。将 MP或 CP植入6 -OHDA损伤的大鼠纹状体后 ,MP发育成的 TH+神经元数量明显地较 CP移植组和对照组者多 ( P<0 .0 5 )且 MP移植后 4~ 8周旋转行为发生明显改善 ,与 CP移植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虽然 CP在体外的增殖能力较MP强 ,但 MP更易于分化成 TH阳性神经元并改善 PD大鼠的旋转行为 ,此点对于神经前体细胞治疗 PD的应用极其重要。
- 孙朝晖赖燕来李鹏张丽丽左焕琮谢佐平
- 关键词: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PARKINSON病帕金森病
- 抗人粘膜地址素-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制备抗人MAdCAM-1单克隆抗体(mAb)。 方法以重组人MAdCAM-1胞外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mAb。结果获得10株可分泌特异性mAb的杂交瘤细胞,其腹水mAb的效价为3.2×105~1.9×106,mAb的Ig亚类均为IgG1,其中,8株mAb的轻链属κ型,2株为λ型。应用于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表明,正常成人小肠、附睾及前列腺组织中存在MAdCAM-1阳性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成功地研制出抗人MAdCAM-1的mAb,为进一步研究MAdCAM-1在肠道黏膜免疫中的作用提供了有用的试剂。
- 赖燕来高杰英孔祥英陈志华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 大鼠Shh-N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功能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为了获得重组SonichedgehogN端蛋白 (Shh N)并研究其功能 ,应用PCR技术扩增Shh NcDNA ,然后克隆至原核表达质粒中 ,转化E .coli后获得表达菌株 ,经 1mmol/LIPTG诱导高效表达出带有His tag的融合蛋白 ,其中大部分为可溶性蛋白 ,少量为包涵体 .用His tag特异性结合树脂纯化可溶性融合蛋白 ,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单一区带 ,凝胶自动扫描分析表明 ,Shh N的纯度达 85%以上 .纯化后的Shh N在成纤维生长因子 8(FGF8)的协同作用下 ,能诱导神经前体细胞 (NPC)向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 (TH+ )发育 .在此基础上可以诱导不同类型的人类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 (DA)神经元 ,从而为临床治疗帕金森病 (PD)
- 孙朝晖赖燕来曾文文郭雅南左焕琮谢佐平
- 关键词:重组融合蛋白蛋白质纯化神经前体细胞
- 中国洛阳地区汉族人MHC补体单倍型的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应用国际补体参考实验室的方法,对洛阳地区正常汉族家系184条染色体做了补体单倍型的检测与分析,并与南方汉族做了比较。共发现频率大于0.01的补体单倍型19个,频率居前3位者为SC31(0.2174),SC42(0.1685)和SC32(0.1087),有11个型别呈连锁不平衡。Bf,C2,C4A和C4B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以BfS,C2C,C4A3,C4A4,C4B1和C4B2频率居高。而且洛阳汉族BfS,C2C和C4B3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广东汉族(P<0.05或P<0.01),显示了南北汉族间的显著差异。此外,就主要补体单倍型频率与日本人、白种人和黑种人做了比较与讨论。结论阐明了北方汉族补体单倍型的种类、频率,以及与南方汉族型别分布的差异。
- 陈仁馨陈立茵赖燕来彭良平张明军
- 关键词:MHC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汉族
- 痢疾杆菌免疫小鼠的GALT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应答状态被引量:7
- 1994年
- 以鼠伤寒杆菌G30株为对照,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痢疾杆菌福氏2a经口服及腹腔免疫后,小鼠派伊尔氏(PP)节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t)中L3T4~+、Lyt2~+T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以MTT比色法测定了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发现:无论是口服还是腹腔途径,这两种细菌都诱导出基本相似的T淋巴细胞反应,即L3T4亚群在PP及MLN中均有显著升高,而Lyt2亚群均无明显变化;口服途径仅PP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有明显升高,腹腔途径主要为MLN出现淋巴细胞显著的增殖反应。提示:在痢疾菌感染免疫中以L3T4亚群起主要作用;PP作为粘膜免疫的诱导部位;经口途径主要诱导肠道局部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经腹腔途径虽能诱导多部位免疫应答但有否抗粘膜感染保护作用尚待研究。
- 赖燕来高杰英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应答
- 核受体相关因子1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核受体相关因子 1(nuclearreceptor relatedfactor 1,Nurr1)是一种转录因子 ,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 ,主要表达于中脑黑质与腹侧被盖区 ,作为基因转录调控蛋白而参与了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发育与存活、长时记忆、肝再生及炎症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本文总结和讨论了有关Nurr1的编码基因、分子结构。
- 赖燕来谢佐平
- 关键词:转录因子多巴胺能神经元生物学功能
- Wistar大鼠SONIC HEDGEHOG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3
- 2005年
- 为了获得SHH蛋白以研究它在治疗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 ,本室提取不同胚龄Wistar胎鼠中的总RNA ,应用RT PCR技术获得SHH N的cDNA ,重组于pGEM T载体 ,经测序鉴定后 ,构建原核表达质粒并获得表达菌株Q15 SHH N ,然后诱导SHH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 ,在E11.5 E2 0 .5胎鼠的脊索中能克隆到 6 30bp的cDNA片段 ,并且随胚龄增加 ,此片段的表达量逐渐减少 ;测序结果显示 ,此片段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数据库中人、小鼠和SD大鼠的SHH N的序列有较高同源性 ;表达菌株经诱导后产生约 2 1kD的融合蛋白。提示SHH N是一种发育相关基因 ,在不同种属中的同源性较高 。
- 孙朝晖赖燕来曾文文左焕琮谢佐平
- 关键词:WISTAR大鼠胎鼠脊索原核表达质粒T载体
- 免疫小鼠GALT部位T淋巴细胞回忆反应观测被引量:1
- 1995年
- 以鼠伤寒杆菌减毒株G30经口免疫小鼠两次,间隔3或5个月后再刺激,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小鼠派伊尔氏(PP)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L)中L3T4、LYT2T细胞亚群变化并以MTT法测定了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实验表明:G30菌能在PP与MLN中激发L3T4亚群及淋转的回忆反应,此外,SPL也产生了L3T4亚群的记忆应答。提示:G30菌确实能诱导细胞免疫应答并形成较强的免疫记忆。
- 赖燕来高杰英
- 关键词:回忆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鼠伤寒沙门氏菌
- 痢疾杆菌免疫小鼠不同部位淋巴组织回忆反应观测
- 1995年
- 为探索痢疾杆菌感染是否产生免疫记忆,本文以福氏痢疾杆菌2a经口及腹腔免疫小鼠两次(相隔14d),间隔三个月后再刺激,应用BA-ELISPOT法检测了小鼠Peyer(PP)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L)中特异性IgA、IgG、IgM抗体分泌细胞(ASC)的变化;并以MTT比色法测定了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还观察了小肠粘膜组织切片。实验表明:口服途径能诱导PP中ASC及淋转的回忆反应,小肠粘膜可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而腹腔途径只在SPL中诱导出ASC及淋转回忆反应。结果提示:痢疾杆菌感染存在免疫记忆反应。
- 赖燕来高杰英
- 关键词:回忆反应抗体分泌细胞淋巴细胞痢疾杆菌
- 用BA-ELISA斑点法检测痢疾杆菌免疫小鼠GALT中的特异性抗体分泌细胞(ASC)被引量:12
- 1995年
- 改进的BA-ELISPOT法使免疫酶斑更为清晰,保存时间延长。用此法检测了痢疾杆菌福氏2a经口及腹腔免疫后,小鼠派伊尔氏(PP)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MLN)及脾脏(SPL)中特异性IgA、IgG、IgM抗体分泌细胞(AntibodySecretingcell,ASC)的动态变化,得到有规律的结果:两种免疫途径均能在PP及MLN中诱导出3类特异ASC的显著升高,但口服导致的升高其持续时间较腹腔途径为短。此外,腹腔途径还能诱导SPL中3种ASC升高。
- 赖燕来高杰英
- 关键词:分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