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虹燕
作品数:
10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德清高级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合作作者
江战明
德清高级中学
李鸽
杭州第二中学
蔡勇全
资阳市雁江区中和中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8篇
文化科学
2篇
理学
1篇
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7篇
数学
4篇
高中数学
3篇
教师
3篇
函数
2篇
数列
2篇
数学高考
2篇
解题
2篇
教学
2篇
高考
1篇
等式
1篇
点差法
1篇
锻炼
1篇
新教
1篇
新教材
1篇
新元素
1篇
信息技术
1篇
选择题
1篇
学生会
1篇
学术
1篇
学术形态
机构
10篇
德清高级中学
1篇
杭州第二中学
1篇
资阳市雁江区...
作者
10篇
范虹燕
8篇
江战明
1篇
蔡勇全
1篇
李鸽
传媒
3篇
数学通讯(教...
2篇
数学教学
2篇
上海中学数学
1篇
中学数学研究...
1篇
中学数学教学...
1篇
中小学数学(...
年份
1篇
2012
3篇
2011
5篇
2010
1篇
2008
共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解题反思后的问题“源”挖掘及提炼
被引量:1
2010年
高中数学有些问题比较简单,但学生会屡做屡错,笔者认为内因是:现在部分学生解题只注重结果和数量,而根本不思考结果生成的原因和隐藏在结论背后的规律.虽然学生平时做的很多,也确实掌握了不少,但很多知识是孤立的、散乱的,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很难站到一定的高度审视数学问题;外因则是教师可能没有把问题讲通讲透彻,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解题反思
学生会
高中数学
数学问题
教师
转化与化归 联想与创新——“拆分法”在数列中的巧妙运用
2010年
数列不等式的证明具有难度大、解法灵活、思路开阔的特点,是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一种考验,其证明过程不仅需要巧妙的解题方法,还需具备创新灵动的思维火花.故此类不等式证明常常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数学高考中时常扮演着“压轴题”的角色.然而平时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常常只注重常规思路如:放缩法、数学归纳法、构造函数法、构造新数列法、
范虹燕
邱林甫
关键词:
数列不等式
拆分法
构造函数法
联想
化归
数学高考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的几个问题
2010年
新一轮课改对数学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不仅对教材原有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地增、删和顺序的重新编排,同时还在教材中加入了不少与时俱进的创新元素,如章节中有“内容补白”、“相关知识的网址链接”,章节末有“思考与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等栏目.但新教材中有几个概念性问题常会在教师中产生争执和困惑,希望教材或教参中给出明确的定论或指导,使教师能更准确地把握这些概念.本文介绍一些具体问题及笔者的部分拙见,以期抛砖引玉,完善教材.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数学教材
高中数学
网址链接
信息技术
新元素
解题后反思应注重问题“源”探索及提炼
被引量:1
2011年
1现状分析及问题提出 对于数学学习,一定的解题训练在所难免,但高中数学很多问题实际上不需要反复操练.导致盲目重复练习的主要“根源”是:教师与学生都缺少对问题的反思与总结,教师想少一点思考多一点收获,那就让学生多做点作业;学生则拿到作业就做,至于做错还是做对,感觉那不是他的事,而解题后的思考则被部分学生认为是浪费“宝贵”的时间.
范虹燕
江战明
李鸽
关键词:
解题后反思
数学学习
解题训练
高中数学
教师
让思维在发散中得到有效锻炼——谈2011年浙江数学高考(理)第16题
被引量:1
2011年
通览全国高考2011年浙江卷理科试题,笔者的感觉是:熟悉与简约结合,思维与计算并重.本文并非分析试卷,而是要从不同角度挖掘“经典”试题的教学价值与训练功能,浙江卷理科第16题,就是一个非常有内涵,且又具有较大教学意义的最值问题.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高考
数学
锻炼
教学价值
最值问题
试题
来自一道清华自主招生题的一组有趣结论
2010年
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题中有这样一题:设√5+1/√5-1的整数部分为A,小数部分为B,(1)求A,B;(2)求B+B^2+B^3+…+B^n;无独有偶,杭州第二中学2009年高二期中考试题中有类似一题: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招生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争鸣
2008年
问题 问题153 试说明初中教材中函数的定义与高中教材中函数定义的差异,并说明在高中重新给函数下定义的必要性. 周维法(广东韶关乳源高级中学512700)
周维法
甘志国
蔡勇全
王峰
刘长林
范虹燕
关键词:
函数定义
从学术形态的数学原理管窥排列组合中的数列模型——从两则经典案例说起
被引量:1
2011年
排列组合内容在高中教材中所处地位不高,高考也就涉及一个填空或选择题.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一般不会特别重视,认为只要基本方法落实到位,剩下是学生悟性问题.确实,排列组合问题对学生的智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复杂的排列、组合混排问题,没有冷静、缜密的思维能力,很难做到“不重不漏”,当然这主要是针对穷举而言的,穷举法在“较少”元素排列组合问题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排列组合问题
数列模型
学术形态
高中教材
选择题
幽探二次函数零点分布及其运用价值--由二次分式函数求值域问题说起
被引量:1
2010年
高中数学以函数为起点,且其思想贯穿始终,而作为中学阶段函数代表的二次函数,更是随处可见,运用广泛,因此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旨在优化二次函数零点分布问题的处理方法,探索其数学功能及运用价值,以助深化理解函数的概念、图象与性质.
范虹燕
江战明
关键词:
分式函数
二次函数
值域问题
高中数学
中学阶段
“张冠李戴”又如何——点差法失效的成因与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2年
1前言 点差法在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地位与“神奇”效果,是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所熟知的.所以在圆锥曲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点差法的高度重视是绝对有理由,也是符合教学实际的.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包括笔者)对点差法的理解又是“局限”的,或者说有盲点,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江战明
范虹燕
关键词:
教学过程
数学教师
圆锥曲线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