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翠丽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低渗性脑病临床分析
- 2005年
- 张玉江程厚文郭强王会亮王靖苏翠丽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低渗性脑病
- 膀胱内灌注丝裂霉素防治膀胱癌的护理体会
- 1996年
- 我科自1992年~1995年开展经尿道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膀胱癌15例,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15例病人男女之比为9:6。除1例因肺转移及耻骨转移未行手术外,余14例均为保留膀胱手术切除。病理分类:移行上皮癌14例,乳头状癌1例。用丝裂霉素(MMC)化疗药进行膀胱内灌注,随访至今,1例因远处转移死亡,1例局部复发,余均健在。
- 苏翠丽闫洪风韩秀华朱丽红张艳英刘恩董桂红孔杰
- 关键词:膀胱肿瘤护理丝裂霉素
- 流行性出血热并低渗性脑病26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张玉江李洪栋王江珍苏翠丽阎洪凤常霞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低渗性脑病血浆药物治疗
- 缬沙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缬沙坦对肝硬化静脉高压的治疗作用。方法:5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普萘洛尔组,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治疗前后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均降低,门静脉血流速度、脾静脉血流速度均增快(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门静脉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具有较好的降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作用。
- 郭强高勇张玉江王金风苏翠丽王靖
-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 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获得性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对抗菌剂的敏感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来重型肝炎患者院内获得肺部感染的资料。结果 1 0 9例重型肝炎患者中院内获得肺部感染38例(34 .86 %) ,临床表现以发热(81 . 5 8%)、肺部罗音(76 . 32 %)、胸片改变(73. 6 8%)为主,6 0 . 5 3%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增高,73 6 8%的患者胸片异常。肺部感染多发生于入院后2~4周。对2 8例肺部感染者进行痰培养,发现1 9例阳性,其中9例为多种细菌感染;菌种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其中真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较多见,耐药率高。肺部感染者亦常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有创伤性操作者感染比例较高,同时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高。治疗效果差,病死率达81 . 5 0 %,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的重型肝炎者(5 2 . 38%)。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易获得肺部感染,其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原菌以条件致病菌为主。肺部感染常合并其他部位感染。防治肺部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方能降低相关病死率。
- 郭强尹进强马福玲张玉江苏翠丽王靖
- 关键词:重型肝炎获得性肺部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病原菌
- 流行性出血热低渗性脑病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 2003年
- 目的 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Epivlermie Hemorrhagis fever EHF)低渗性脑病形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本文对26例EHF低渗性脑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方法对EHF病人各期及时检测血生化,用晶体计算法计算出血浆渗透压。显示本组病人血钠、钾、氯及血浆渗透压均明显降低。结论EHF各期应预防低血钠症,警惕低渗性脑病形成。低渗性脑病诊断一旦确立,及时足量补钠是护理本病的关键。
- 苏翠丽闰洪凤
-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低渗性脑病血浆渗透压低血钠症发病机理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并低渗出性脑病的形成及治疗被引量:3
- 2004年
- 张玉江王巧林王兵李洪栋苏翠丽闫洪风
- 关键词:低渗性脑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渗出性HFRS低血钠症确诊
- 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特发性水肿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特发性水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综合征,多发于中年女性,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自1986年6月至1995年10月笔者选择特发性水肿病员30例,用自拟的开郁消胀利水汤治疗观察,收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孟兆君张本华苏翠丽刘海燕
- 关键词:水肿特发性水肿
- 45例麻疹患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2009年春季山东省泰安市麻疹患者的临床及生化特点。方法对45例麻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患者根据发病年龄分为两组:婴幼儿组与青壮年组。两组均以发热、3~4 d后出疹为主,科普利克斑少见。婴幼儿组中16例肝功能异常,13例心肌酶异常;青壮年组11例肝功能异常,4例心肌酶异常;婴幼儿组10例并发肺炎,青壮年组3例并发肺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009年山东泰安市麻疹发病以婴幼儿及青壮年为主,临床表现较典型,并发症以心肌损害及肝损害为主,婴幼儿肺炎多见,预后良好。
- 王海霞苏翠丽王立兰马福玲阴其玲
-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生化检查
- 上段食管癌前大野后小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评价大野套小野加速超分割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上段食管癌的疗效及预防照射双锁骨上淋巴结的意义。方法 将 76例上段食管癌分为 2个组。常规 (CF)组 37例前大野后 2个野等中心同时照射 ,2 .0Gy/次 ,1次 /d ,5次 /周 ;照射至 40~ 45Gy后缩野照射 ,总剂量达DT6 0~ 6 6Gy ,锁骨上预防照射DT45Gy,总疗程 6~ 7周。超分割 (AF)组 39例 ,1.0~ 1.5Gy/次 ,2次 /d ,间隔 6h ,10次 /周 ;前大野总剂量DT40~ 45Gy,2个后小野等中心照射总剂量DT2 0~ 2 5Gy。结果 完全缓解 (CR)率和总有效 (CR +PR)率AF组分别为 71.8%和 97.4% ;CF组分别为 5 4.1%和 91.9%。 2个组生存率曲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5 .6 70 ,P =0 .0 2 5 )。AF组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82 .0 %、6 1.5 %、48.7% ,CF组分别为 6 4.8%、48.6 %、37.8%。AF组 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 79.4%、5 3.8%、46 .1% ,CF组分别为 5 6 .7%、45 .9%、37.8%。 2个组 1年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4.5 40 ,P =0 .0 33)。结论 大野套小野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上段食管癌疗效优于常规分割法。
- 张本华苏翠丽刘海燕张艳英张艳玲龚立鹏
- 关键词:上段食管癌加速超分割分次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