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力
- 作品数:85 被引量:33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白细胞介素2和8表达的变化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观察实验性大鼠脑出血后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及其与脑出血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通过采用未抗凝新鲜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出血后6 h1、2 h、24 h、3天6、天和10天等时间点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用干重—湿重法测定脑出血后脑含水量的变化,并与白细胞介素2和白细胞介素8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周围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水平在脑出血后6 h和1天显著降低(P<0.01),3天时轻度降低(P>0.05),6天时达高峰(P<0.01),10天时接近正常(P>0.05)。白细胞介素8水平在脑出血后1天和3天时显著升高(P<0.05),6天时降至正常(P>0.05)。血肿周围组织含水量在脑出血后6 h轻度增加(P>0.05),1天时增加显著(P<0.01),3天时达高峰(P<0.01),10天时基本恢复正常。白细胞介素8的变化与脑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一致(R2=0.861)。结论白细胞介素2有利于抑制脑水肿的形成;白细胞介素8可能参与实验性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的发生、发展。
- 田力刘海峰滕伟禹
- 关键词:神经病学放射免疫法脑出血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8
- 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9年
- 脑卒中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的三大重要疾病之一,其中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但大量研究表明静脉溶栓会增加出血性转化的风险。文中将对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后出血性转化的临床分型、发生率、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并探讨出血性转化的可能预测指标,为临床溶栓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 许雯樱田力李进伟薛维爽滕伟禹
- 关键词:卒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出血性转化
- 大鼠脑出血后MMP-9的表达与脑含水量变化的关系
- 目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个含锌的细胞外基质(ECM)降解酶家族,参与正常的生理活动,对创伤愈合、血管生成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关节炎、肿瘤细胞的生发和转移及多发性硬化等众多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
- 田力
- 关键词:脑出血MMP-9脑水肿
- 文献传递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肌酶谱与心电图变化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通过观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改变,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对心肌的损害,进一步明确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改变的意义。方法检测并比较4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性期以及缓解期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天门冬氨基转移酶以及肌钙蛋白Ⅰ;同时观察并比较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44例患者急性期的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以及天门冬氨基转移酶与缓解期比较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患者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与肌酸磷酸激酶无相关性(r=0.12,P>0.05)。44例急性期患者心电图异常者28例(63.6%),主要异常是窦性心动过速18例(40.9%)以及ST-T改变14例(31.8%)。急性期心电图异常组患者的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以及天门冬氨基转移酶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组(P<0.05)。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心肌酶谱可以出现异常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有心肌细胞的一过性非特异性损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越重,患者越容易发生心律失常。
- 刘海峰李玲文卢中秋田力
- 关键词:心电图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
- 组织蛋白酶D在脑卒中后炎性反应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 2023年
- 组织蛋白酶D是在溶酶体中起作用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并在细胞质中广泛地参与自噬这一过程,参与蛋白质的降解以及诱导细胞凋亡。脑卒中后的炎性反应在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组织蛋白酶D参与自噬及脑卒中后炎症的级联反应。研究显示,组织蛋白酶D通过增强脑卒中后炎性反应而参与脑卒中后的病理损伤过程。组织蛋白酶D在脑卒中后损伤中的具体机制可以为进一步探索炎性脑损伤治疗措施奠定基础,组织蛋白酶D有望成为临床干预和治疗脑卒中的新靶点,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本文从组织蛋白酶D的功能及结构、与自噬的关系、组织蛋白酶抑制剂、脑卒中病程中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 王少岩王美琳栾欣田力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D脑卒中炎性反应
- 脑出血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被引量:1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59例ICH患者于发病后24h、第3、7、14天测定NSE的含量,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头CT检查,观察NSE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水肿的关系。结果NSE在ICH后24h、第3、7、14天均增高,第3、7、14天时NSE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水肿程度呈正相关(P<0.01),而ICH24h内NSE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脑出血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CH患者血浆NSE含量的变化反映脑水肿及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NSE可以作为判断ICH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检验指标。
- 田力张毅滕伟禹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
-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甲硝唑脑病一例被引量:1
- 2018年
- 患者长期服用奥氮平、氯氮平,在服用2周甲硝唑后出现头晕、走路不稳、意识不清,考虑为甲硝唑脑病。停药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未再复发。
- 李进伟田力薛维爽付开磊滕伟禹
- 关键词:奥氮平氯氮平甲硝唑
- 多发性硬化伴脑桥十字征一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多发性硬化(MS)是神经系统常见的脱髓鞘疾病,但影像伴脑桥十字征改变的MS较少见。
- 张潇怡薛维爽田力张朝东滕伟禹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十字征脑桥脱髓鞘疾病神经系统
- 阿尔茨海默病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组织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表达异常的病理意义
-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年龄相关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最终发展为进行性痴呆,AD的主要神经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存在大量由β淀粉样蛋白(beta-amyloid proti...
- 田力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外周血单核细胞组织蛋白酶
- 文献传递
- 狼疮脑病合并皮质层状坏死一例被引量:3
- 2018年
- 1例30岁青年男性,既往有10年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本次发病在3个月内连续出现3次新发脑梗死,诊断为狼疮脑病。在患者第2次发病时,颅脑磁共振局部出现皮质层状坏死。第3次发病时,颅脑磁共振呈现出广泛的皮质层状坏死。在出现皮质层状坏死后,患者症状逐渐加重,最终死亡。皮质层状坏死可能为狼疮脑病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
- 李进伟田力薛维爽付开磊滕伟禹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脑病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