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群

作品数:19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腺癌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4篇绝经
  • 4篇甲状腺
  • 3篇肿瘤
  • 3篇骨量
  • 2篇代谢
  • 2篇低骨量
  • 2篇云克
  • 2篇乳腺癌组织
  • 2篇手术
  • 2篇女性
  • 2篇细胞
  • 2篇腺癌组织
  • 2篇疗效
  • 2篇经期
  • 2篇绝经后
  • 2篇绝经期
  • 2篇绝经前

机构

  • 17篇海南医学院
  • 11篇海南省人民医...
  • 2篇海口市中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作者

  • 19篇王超群
  • 7篇刘玉
  • 6篇周影
  • 5篇谢权
  • 4篇高炳玉
  • 4篇严娟娟
  • 4篇黄莹
  • 4篇孙雯
  • 3篇夏立平
  • 3篇王煜
  • 2篇陈鸿颜
  • 2篇王身坚
  • 2篇王昱
  • 2篇胡诗文
  • 1篇王小娜
  • 1篇徐明芝
  • 1篇李洪
  • 1篇张仁泉
  • 1篇曾欣
  • 1篇曾江正

传媒

  • 6篇海南医学院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奥氮平在乳腺癌联合治疗方案中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奥氮平在乳腺癌方案新辅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方法 96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及对照组(48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在化疗前30min静脉滴注托烷司琼4mg及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治疗组自化疗前24h晚上开始口服奥氮平5mg,连续服用3d,第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评价止吐效果。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的总缓解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58.33%),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急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6.25%)和迟发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10.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7.08%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托烷司琼联合地塞米松相比,奥氮平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预防、控制乳腺癌TEC方案新辅助化疗后的急性恶心呕吐和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效果较佳。
刘玉高炳玉夏立平王昱王超群
关键词:奥氮平乳腺癌托烷司琼化疗恶心呕吐
金天格胶囊的短期疗效及其对骨转化标志物的影响:基于44名志愿者的研究报告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判金天格胶囊(JTG)的短期疗效及观察其对骨转化标志物的影响。方法志愿加入金天格胶囊疗效评估的44名本院职工,按双能X线(DEXA)的检测结果分为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异常组与正常对照组,均连续服用金天格胶囊1个月。用药前后检测骨转化生化指标: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疗程结束后,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短期疗效;组内及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PINP、β-CTX的变化情况。结果金天格胶囊治疗后,BMD异常组的酸痛不适症状显著缓解;BMD正常组的PINP、β-CTX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BMD异常组PINP增加,β-CTX稍减低。结论金天格胶囊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有助于维持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
陈鸿颜王超群周影黄莹严娟娟成莎
关键词:金天格胶囊骨重建短期疗效
海口市112例少年儿童骨密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本地区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国家研究此方面的课题提供资料数据对比,对今后研究青少年儿童的骨骼发育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对海口市112例少年,年龄12~14岁,其中男生61例,女生51例儿童行问卷调查,并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检测其左手桡骨远端的BMD。每次测量前进行仪器性能校正检测,并由同一人负责测量。测量对象取坐位,左臂平放,测量其左手桡骨远端1/3BMD,测量时保持标准体位。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少年儿童的BMD也随之增长;但其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及营养状况的重视程度却逐年下降。结论运动、睡眠及营养状况是少年儿童骨密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海口地区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期提高骨密度的重视度。
骆彦霏王超群王小娜符尧天高胤群郑婷王身坚
关键词:骨密度少年儿童影响因素
US-FNA在DTC患者131I治疗后颈部淋巴结性质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活检(US-FNA)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后颈部淋巴结性质判定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DTC患者经^131I治疗后,超声临床随访中发现不确定性质的颈部淋巴结82个,均行US - FNA及DWI/MRI检查,所有淋巴结均经手术切除并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82个淋巴结中,经术后组织病理证实仍具有肿瘤活性的淋巴结共60个,阴性22个。US - FNA检查判断为阳性淋巴结53个,阴性29个,US - FNA检查诊断颈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91.46%。DWI/MRI检查判断颈部淋巴结阳性39个(假阳性3个),阴性43个,诊断颈部淋巴结的准确率为67.07%。US - FNA细胞学检查与DWI/MRI检查诊断淋巴结肿瘤活性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S - FNA操作简单、安全、准确,对^131I治疗后颈部淋巴结性质的判定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优于DWI/MRI检查。
王超群陈开良刘玉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
慢性睡眠剥夺影响大鼠峰值骨量的实验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睡眠剥夺(CSD)对Sprague-Dawley(SD)大鼠峰值骨量及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慢性睡眠剥夺组(n=12)采用睡眠剥夺仪干预5周建立慢性睡眠剥夺模型,对照组(n=12)进行正常自然饲养。观察慢性睡眠剥夺后的骨转换指标:PINP与CTX-1;采用左侧股骨作为目标骨,使用Micro-CT扫描,采集骨皮质和骨小梁的骨密度,分析表达骨微结构的相关定量指标。结果:慢性睡眠剥夺SD大鼠股骨近端骨小梁参数显示:骨体积分数(BV/TV)、骨小梁数(Tb.N)、及骨小梁分离度(Tb.Sp)均低于对照组。其股骨中段骨皮质参数:骨组织总面积(Tt.Ar)、皮质骨厚度(Ct.Th)及皮质骨面积(Ct.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SD干预后,股骨无论是骨小梁还是骨皮质的骨矿物质密度(BMD)均低于对照组,而相应的PINP与CTX-1明显升高。结论:睡眠在峰值骨量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慢性睡眠剥夺加速了骨转化,会显著降低SD大鼠的峰值骨量。
符宇嘉王超群周影
关键词:峰值骨量骨转换骨组织计量学
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对比唑来膦酸及云克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机制。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11月选择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患者232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云克组116例与唑来膦酸组116例,唑来膦酸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1年1次。云克组给予云克治疗,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3个月1个疗程,共连续观察3年,记录两组预后疗效与骨密度、血液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唑来膦酸组与云克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9.1%和90.0%,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腰椎与髋部骨密度显著高于治疗前,唑来膦酸组高于云克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压痛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云克组明显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钙、血磷含量在组内与组间对比差异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e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含量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云克组ESR含量也显著低于唑来膦酸组(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云克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应用能提高骨密度,缓解关节压痛症状,降低ESR含量。但唑来膦酸提高骨密度比云克显著,云克缓解关节疼痛比唑来膦酸显著,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钙、血磷含量。
周影潘卫民孙雯王超群严娟娟谢权黄莹肖欢颜卫文
关键词:唑来膦酸云克骨质疏松症红细胞沉降率
擦拭加口服营养补充剂法在老年吸入性肺炎口腔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评估新的口腔护理模式擦拭加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ONS)在预防老年吸入性肺炎口腔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2018年6~12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2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高风险患者,平均年龄(78.2±3.4)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均接受常规口腔护理和正常饮食,实验组还需擦拭口腔及定量给予ONS。统计两组肺炎的累积发病率,在护理结束时检测患者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及总胆固醇水平,护理第2,4,6,8个月测量体重指数,并在护理结束时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和采用自制的护理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8个月肺炎的累积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且在研究过程中仅在实验组中发现体重显著增加(P<0.05)。肺功能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肺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新干预措施“擦拭加ONS”可作为预防干预吸入性肺炎的有效方法。
符宇嘉高芳蝶王超群钟薇
关键词:吸入性肺炎擦拭护理满意度
TAMs外泌体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肿瘤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迁移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分为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采用多步超速离心法从人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系(THP-1)的培养液上清中分离出外泌体,采用外泌体内吞试验、Transwell法及Celigo划痕实验检测外泌体对MDA-MB-231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影响。结果:外泌体可以被MDA-MB-231细胞摄取和内吞,3 h外泌体进入胞浆,6 h富集显著。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ranswell小室转移细胞数(241.00±3.35)及转移细胞数相比正常细胞的变化值(144.00±2.33)显著增加(P<0.05)。外泌体处理的MDA-MB-231细胞24 h划痕迁移率具有同样的结果,实验组为(39.86±3.47)%,对照组为(24.48±2.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外泌体可以成功被摄取内吞进入MDA-MB-231细胞,在体外提高MDA-MB-23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刘玉王超群曾江正高炳玉高方方王煜陈彬
关键词: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三阴性乳腺癌外泌体
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与观察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合并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2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KOA合并滑膜炎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给予云克治疗,都治疗观察两疗程。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7%和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降低,Lysholm评分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CRP分别为(4.76±3.42)和(11.14±3.19)mg/L,均低于治疗前的(27.44±8.24)和(26.98±7.1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外周血CD3^+值和CD3^+CD8^+值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克和玻璃酸钠治疗KOA合并滑膜炎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快速缓解和改善膝关节疼痛,促进CRP降低,从而提高治疗疗效。
周影潘卫民孙雯王超群严娟娟谢权黄莹肖欢颜卫文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滑膜炎云克玻璃酸钠免疫功能
^(89)SrC1_2治疗骨转移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总结89SrC12治疗肿瘤多发骨转移的治疗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对42例骨转移瘤患者静脉注射89SrC12,观察治疗前、后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心理护理、操作护理、骨痛护理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结果:42例患者疼痛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3例,轻微缓解18例,总有效率为85.7%。骨痛缓解出现在注药后1~2周,约持续3~6个月。7例治疗后1周左右出现一过性骨痛加重,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好转。结论:89SrC12能有效缓解转移性骨痛,完善并加强治疗前、后的护理工作,有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础,以助减轻患者疼痛。
陈鸿颜谢权孙雯王超群王身坚
关键词:护理恶性肿瘤骨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