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 作品数:46 被引量:93 H指数:6 供职机构: 山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的研究现状 2024年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eceptor-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 1,RIPK1)是一种多结构域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通过磷酸化特定的蛋白质,引起下游的信号转导和生物效应。近年来,随着对RIPK1的深入研究,学者发现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多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中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RIPK1通过激活特定通路如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促进细胞存活及炎症反应。另一方面,RIPK1通过与胱天蛋白酶-8(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8,caspase-8)作用促进凋亡,或与RIPK3和混合谱系激酶结构域样假激酶(mixed lineage kinase domain-like protein,MLKL)作用促进坏死性凋亡的发生。RIPK1作为上游信号在不同肿瘤患者中表达水平不同。其支架功能和激酶活性可以调节癌症进展,也可以启动机体适应性免疫,抑制肿瘤进展;此外,还能产生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而促进肿瘤的发展。其双重作用在调节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机体免疫反应方面都有所展现,可以作为新的治疗靶点控制癌症进展。该文从RIPK1的结构入手,深入探讨其功能,特别是其在调节癌症进展和免疫反应方面的功能,为癌症靶向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张勇 李伟宏 程志鹏 王斌 王思珩 王毓斌关键词:癌症 免疫反应 靶向治疗 医学生视野中大学城软件设施建设的调查研究 2014年 山西太原大学城是以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和产研一体化为主要目标的新兴社区群落园区,就其功能而言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旨在促进大学将其新发现和新思想推广应用于社会及商业等方面促使大学从"象牙塔"走向市中心,使之成为整个社会的财富。 张国峰 周正 胡美妙 王斌关键词:大学城建设 宿舍文化 地方经济 网络自主学习 校园规划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VIM)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IVIM)在监测脑胶质瘤复发和治疗后反应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术后病理证实... 王斌关键词:脑胶质瘤 复发监测 高压氧联合长春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及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长春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及血栓前状态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2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长春胺缓释胶囊组(对照组)与高压氧联合长春胺缓释胶囊组(观察组),每组6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另采用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另采用高压氧联合长春胺缓释胶囊治疗。分别比较长春胺缓释胶囊组(对照组)与高压氧联合长春胺缓释胶囊组(观察组)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血栓前状态指标、改良Barthel指数(MBI)、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IHS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M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乳酸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血氧饱和度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脑能量代谢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脑血特性阻抗(ZCV)、脑血管外周阻力(R)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脑血流量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更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NSE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治疗后2组NT-3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FIB、D-D、PAC-1、MAR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长春胺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可改善患者脑血流量、脑能量代谢,纠正血栓前状态,减轻神经缺损程度。 张鹏 王斌 吴惠霞关键词:高压氧 脑梗死恢复期 血栓前状态 脑能量代谢 脑血流量 三叶青根多糖通过下调miR-151表达影响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 目的: 肝癌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及恶性程度高等特点,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由于肝癌具有多重耐药性,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导致治疗效果降低,因而寻找安全性高、有效的抗肿瘤药物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意义。三叶青根多糖(R... 王斌关键词:肝癌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超微血流成像监测横向骨搬移中血管再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研究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中监测血管再生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的1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患者资料,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4.0±16.6)岁(范围30~86岁)。12例中伴糖尿病足者10例,糖尿病史(14.4±8.3)年(范围5~30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2例。12例均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超微血流成像结果并进行比较,包括新生侧支血管数量与部位、血管直径、浸润深度等。结果12例在接受治疗后均发现明显的围绕下肢知名血管的新生侧支,侧支数量(3.25±2.73)支(范围1~8支)。12例共发现20支知名血管有侧支建立现象,其中11例共12支跖动脉(dorsal metatarsal artery,DMA)周围发现侧支建立,2例共3支足背动脉(dorsal pedis artery,DP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共3支胫前动脉(anterior tibial artery,A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2例各有1支胫后动脉(posterior tibial artery,PTA)周围发现侧支循环建立。6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同侧下肢,2例侧支建立于手术对侧下肢,4例侧支建立于双侧下肢。结论胫骨横向骨搬移在临床应用中血管再生现象明显,超微血流成像可有效反映新生血管侧支生成的情况。 王斌 李娟 张永红 王栋 张进 张兴东 乔虎云 刘宏 王宝娜 王兴华关键词:缺血后处理 诊断显像 侧支循环 一种检测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耐药菌中β‑内酰胺酶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具体以2,3,3‑三甲基‑3H‑吲哚为原料,经过亲核取代得到1‑(2‑羧乙基)‑2,3,3‑三甲基‑3H‑吲哚,进一步经过缩合和取代... 郭丽霞 刘文 田亚飞 李锦瑶 任国栋 马素芳 张承武 李丽红 刁海鹏 王浩江 王斌 闫丽丽白藜芦醇保护碘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的实验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碘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实验兔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trol)、白藜芦醇组(Res)、对比剂相关的急性肾损伤组(CA-AKI)和白藜芦醇治疗组(CA-AKI+Res,每组6只)。所有实验兔在造模成功3 d时行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测量肾脏皮质(CO)和髓质(OM)表观横向弛豫速率(R2^(*))值,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检测沉默接合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其他靶蛋白表达。结果:与CA-AKI组相比,CA-AKI+Res组的肾CO(P=0.015)、OM(P=0.002)R2^(*)值下降,肾脏病理损伤减轻(P<0.001),胶原纤维沉积减少(P<0.001),SIRT1蛋白(P<0.001)、B细胞淋巴瘤(Bcl-2)蛋白(P=0.014)升高,HIF-1α蛋白(P<0.001),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蛋白(P=0.018)、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P=0.004)、Cyt-C蛋白(P=0.033)表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抗缺氧、抗纤维化、抗肾小管凋亡发挥在CA-AKI中的保护作用,而磁共振BOLD技术可用于评价白藜芦醇对CA-AKI的保护作用。 王永芳 王斌 王斌关键词:白藜芦醇 缺氧诱导因子1Α DSA引导下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神经介入联合静脉溶栓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治12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标准的静脉溶栓治疗,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额外进行DSA引导的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管内皮功能状态及炎症因子水平,并监测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管再通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有所下降,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显著更低,ADL评分显著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最小血管速度(Vmin)和血管直径(DR)有所增加,而血管壁体积(Wv)和血管阻力(R)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Vmin和DR显著更高,Wv和R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一氧化氮(NO)水平有所上升,而内皮素(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NO水平显著更高,ET⁃1和VEGF水平显著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hs⁃CRP和TNF⁃α水平显著更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SA引导下进行神经介入并结合静脉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还能调节炎症因子表达,还能优化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此外,联合治疗方法提高了血管再通比率,并减少了不良事件总体发生率,有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王斌 赵丰丽 毛晶关键词:静脉溶栓 血管内皮功能 炎性因子 多模态磁共振评价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及法舒地尔的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kurtosisimaging,DKI)、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成像、纵向弛豫时间定量(T1-mapping)成像、横向弛豫时间... 王斌关键词:动脉自旋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