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祈
- 作品数:29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台湾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删去了八路军之后——评京剧《白毛女》改编本《仙姑庙传奇》被引量:3
- 2001年
- 王安祈
- 关键词:京剧《白毛女》改编本表演风格
- 如何检测昆剧全本复原的意义
- 2005年
- 一引言:学术文化意义重大、聚焦"结构"透视传统美学如何展示《长生殿》《牡丹亭》两部巨制不约而同地于今年上半年在台以"全本(几近全本)复原"的形貌首演,昆剧一时成为新闻焦点,其中至少具备以下几点值得非常重视的正面意义:
- 王安祈
- 关键词:板腔体昆曲艺术杜丽娘《长生殿》新闻焦点《十五贯》
- 稀里糊涂笑看人间──写在《张协状元》来台演出之前
- 2001年
- 王安祈
- 关键词:《张协状元》汤显祖
- 京昆之间
- 本文奠基于笔者两篇已发表之论文,一篇是《昆剧表演传承中京剧因子的渗入》,一篇是《台湾京剧团保存的昆曲折子》,二文浓缩组合改写成"京昆之间"新主题,提交京剧学研讨会,向与会的京剧专家学者请教并分享交流。为了避免自我重复,本...
- 王安祈
- 文献传递
- “音配像”还原京剧传统的盲点被引量:2
- 2009年
- 重要文化工程"音配像"对抢救京剧传统的功效和意义价值无庸赘言,但笔者欲提出其中一盲点,希望能得到弥补。上世纪中叶的"戏曲改革"提出了禁演"污辱劳动人民、歧视无产阶级、迷信、淫荡"等原则,对传统戏曲影响重大,其中"禁迷信"一条更造成几近全面的影响,许多传统老戏里反映民间信仰的部分都被迫删改,例如《洪洋洞》不上老令公托梦和八贤王射白虎,《碰碑》不加《托兆》,《奇双会》《汾河湾》《女起解》《斩黄袍》等戏都作了删改。"音配像"选用的录音如果是戏曲改革之后的,便也都没有这些片段。传统戏里的民间信仰、庶民思想都是重要文化资产,"音配像"未能及时弥补抢救极为遗憾,本文即通过戏考与音配像的比对,指出此一抢救文化资产的盲点。
- 王安祈
- 关键词:戏曲改革京剧
- 华丽与苍凉的剧场设计被引量:2
- 2006年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张爱玲的这句名言,不仅为其绚烂而凄惶的一生下了脚注,同时也道出了对于人生精准而深刻的观照,诚如烟花乍放般,璀璨与寥落交错,永恒与须臾参差。成长于上海,求学在香港,游历过台湾的张爱玲,以“华丽与苍凉的手势”在全球的文坛、学界、媒体与表演艺术中回旋发酵,各式的“张看”窗口、“张学”研究、“张派”版图以及“张腔”声带。组构出一片众声喧哗的“张爱玲现象”。在这勾魂摄魄、令人迷乱难以自持的的传奇物语中,被翻译家傅雷赞誉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被旅美学者夏志清肯定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的《金锁记》,此次由国光剧团的艺术总监王安祈与当家青衣魏海敏联袂作场,在堆栈的意象与压抑的冷隽中。引领看官们玩味隐身于浮华红尘中的颓废与苍茫;且在学者们不同视角的解读与剧评中,一起来检视并见证台湾“京剧现代戏”的华美新乐章。
- 王安祈
- 关键词:苍凉华丽剧场《金锁记》京剧现代戏
- 戏/曲回旋路——文化变迁中台湾的京剧发展被引量:4
- 1996年
- 京剧在台湾,50、60年代,解怀旧念乡之馋;它活络、生发,名角辈出。70年代,几近是白头余韵;它老成、严谨而低迷。80年代,创出新局,曲味扩大到戏趣;它有了现代化的新气象。眼下,大陆骨子老戏频频来回温'曲'和'艺',几出讽刺官场形色的新编戏,成为本地剧团搬演的新欢。
- 王安祈
- 关键词:台湾人传统戏曲表演体系《曹操与杨修》唱曲
- 豫剧在台湾的文化处境与艺术追求
- 2005年
- 50年前地覆天翻战乱流离的时刻,河南戏曲艺术的种子,悄悄地飘扬渡海,撒播植入台湾的土壤.这纯粹是个意外,但任谁也想不到,这颗意外的种子,竟开出了满园花圃,在台湾的艺术领土里稳占一席之地,其中更绽放出一朵令人惊艳的奇葩,那就是"豫剧天后"王海玲.满园花圃因这朵奇葩而得到所有人的关注.河南豫剧能在台湾扎根流播,王海玲绝对是关键,一人扛起一座山,是王海玲一个人撑起一个剧种在异地的生存与成长.
- 王安祈
- 关键词:豫剧河南梆子梆子戏艺术追求平剧
- 小剧场京剧《王有道休妻》创作理念与回响被引量:4
- 2004年
- 当传统戏曲面临“开发市场”与“创新剧艺”的生存压力时.进军小剧场成为新的策略方针。谛观两岸剧坛.小剧场戏曲已然以黑马之姿浮出台面,接受着来自观众、剧坛与学界等各方的检验。本期中我们特别邀请王安祈教授阐述其创作小剧场京剧《王有道休妻》的原始动机与创意构思,另外也透过笔者对小剧场戏曲在台湾演出的观察,思考探索戏曲小剧场的“新路在哪里”!
- 王安祈
- 关键词:小剧场京剧戏剧市场表演艺术
- 双面魏海敏谈魏海敏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与《金锁记》中的演绎被引量:1
- 2017年
- 台湾国光剧团有幸来到上海,参加“名家名剧月”,以“双面魏海敏”为题,推出《王熙凤大闹宁国府》(以下简称《王熙凤》)和《金锁记》。
- 王安祈
- 关键词:《金锁记》王熙凤王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