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以柔

作品数:38 被引量:1,481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水稻
  • 17篇幼苗
  • 9篇水稻幼苗
  • 7篇黄瓜
  • 5篇叶绿
  • 5篇杂交
  • 5篇植物
  • 5篇胁迫
  • 5篇抗冷
  • 5篇抗冷性
  • 4篇叶绿素
  • 4篇杂交水稻
  • 4篇光照
  • 4篇核不育
  • 4篇不育
  • 3篇蛋白质
  • 3篇氧化酶
  • 3篇育性
  • 3篇细胞
  • 3篇膜脂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35篇王以柔
  • 32篇刘鸿先
  • 14篇李美茹
  • 13篇曾韶西
  • 9篇李平
  • 7篇李美如
  • 3篇林道宣
  • 3篇刘彦卓
  • 3篇陈贻竹
  • 3篇郭俊彦
  • 3篇孔清霓
  • 3篇张旭
  • 2篇黄农荣
  • 2篇李晓萍
  • 2篇林植芳
  • 1篇陈钊明
  • 1篇李立人
  • 1篇缪有刚
  • 1篇梁承邺
  • 1篇谢海辉

传媒

  • 8篇Acta B...
  • 8篇热带亚热带植...
  • 6篇植物生理学报...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3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广西植物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8
  • 8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2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组份的变化(简报)
1999年
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育性转换是受光周期及温度所调控,光周期和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水稻一系列的生理生化特性的改变,为此,不少研究者通过研究光温诱导产生的生理生化等的变化与育性表达的关系来探讨两用稻的育性转换的机理。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稳定产物,也是生物体内许...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李平张旭林道宣黄农荣孔清霓刘彦卓
关键词:籼型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可溶性蛋白质
低温与光对黄瓜幼苗子叶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4
1993年
25~30℃和30 μmol m^(-2)s^(-1)光下培养的黄瓜幼苗,在黑暗下经 1~7℃处理24h或5℃处理24~72h,光合电子传递活性受不同程度的抑制;其抑制部位主要在PSⅡ氧化侧;随温度的降低和时间的延长,抑制部位可发展至PSⅡ及之后的电子递体上,但尚未影响PSⅠ的活性。160μmol m^(-2)s^(-1)的光强加重低温对电子传递活性的抑制,光强越高,则加重的程度越高;抑制部位从PSⅡ氧化侧发展至PSⅡ反应中心以及PSⅠ。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
关键词:光合电子传递黄瓜幼苗
不同胁迫预处理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期间膜保护系统的变化比较被引量:168
1997年
通过比较盐、冷和热激三种不同胁迫预处理提高水稻(Oryza sativa L.)抗寒性过程中膜保护系统的变化,探讨植物交叉适应机理。结果表明,水稻幼苗经不同胁迫预处理均可提高幼苗的抗寒性。与未预处理苗相比,不同胁迫(冷、热、盐)预处理之间在处理后、低温伤害后及恢复2d后的3个不同时期膜酶促和非酶促保护系统及同工酶酶谱变化各有异同,既有部分共性,也有其独特性。
曾韶西王以柔李美如
关键词:水稻胁迫膜保护系统抗寒性
低温光照下与黄瓜子叶叶绿素降低有关的酶促反应被引量:336
1991年
黄瓜子叶在低温光照下处理时,随着时间的延长,Chl含量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OD和AsA-POD在开始24h活性亦有下降趋势,随后POD活性显著增加,而AsA-POD活性仅稍有提高。Chl含量的减少和CAT活性降低之间呈正相关,与POD活性的增加呈负相关。低温、光照处理的黄瓜子叶内Chl的降低可被亚胺环己酮(CHM)延缓,被AsA、Vit E、没食子酸丙酯(PG)和DCMU抑制,但被H_2O_2,乙醇酸钠和甲基紫精(MV)加速。
曾韶西王以柔刘鸿先
关键词:黄瓜光照叶绿素酶促反应
植物细胞中的抗寒物质及其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被引量:115
1995年
论述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抗寒物质,着重介绍植物细胞内的信使物质,并对胞内信使-Ca2+与植物抗冷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指出Ca2+在抗冷力形成中的作用,以及研究胞内信使在调节植物抗冷性机理中尚存在的困难及必须解决的问题。
李美如刘鸿先王以柔
关键词:植物细胞抗冷性
水稻幼苗冷锻炼过程中钙的效应被引量:79
1996年
冷锻炼处理提高了水稻(Oryza sativa L.)幼苗叶片中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和膜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也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中热稳定蛋白的含量。CaCl2 浸种处理对上述冷锻炼的作用有加强的效果,且明显地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有无CaCl2 处理的冷锻炼处理均减轻冷胁迫引起的GSH 及AsA 含量、SOD 活性及热稳定蛋白质含量的下降程度,有利于幼苗在恢复过程中GSH、AsA、CAT、SOD、POD及热稳定蛋白质水平迅速回升。结合CaCl2 处理的冷锻炼苗在冷胁迫恢复生长时增长迅速,且苗健壮浓绿,说明CaCl2浸种对冷锻炼处理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与CaCl2
李美如刘鸿先王以柔曾韶西
关键词:水稻幼苗冷锻炼
钙对水稻幼苗抗冷性的影响被引量:126
1996年
CaCl2浸种提高水稻幼苗叶片中结合态钙、内源抗氧化剂(GSH、AsA)含量和膜保护酶(CAT、SOD和POD)活性,也增加可溶性蛋白质中煮沸稳定蛋白质(boiling-stableprotein)的含量。冷胁迫期间,CaCl2并能减少因冷胁迫引起的GSH、AsA含量,CAT、SOD和POD活性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下降的程度。在恢复期间,经CaCl2处理的幼苗其GSH、ASA、CAT、SOD和POD以及煮沸稳定蛋白质水平均有回升。
李美如刘鸿先王以柔曾韶西郭俊彦
关键词:水稻幼苗冷胁迫抗冷性
低温对杂交水稻及其亲本灌浆期剑叶果糖1,6—二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2年
叶绿体果糖1,6-二磷酸酯酶(FBPase)是绿色植物Calvin循环调节作用的关键酶,已经证明光合作用同化CO_2生成的糖磷酸酯可向外运输,以致在叶绿体内形成淀粉和细胞质中合成蔗糖、脂肪酸,并提供能量,而光合产物的输出与环中的果糖1,6-二磷酸酯酶有关。袁晓华和李锡泾研究证明:水稻剑叶叶绿体中FBPase活性明显高于下层叶,尤其在灌浆期其活性高2~3倍。“寒露风”是华南地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危害,由于低温引起不正常结实,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为了解“寒露风”
李平王以柔刘鸿先
关键词:剑叶杂交稻灌浆期抗冷性
低温锻炼对水稻幼苗叶片中Rubisco的影响被引量:32
1997年
低温锻炼能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冷力,低温锻炼虽不能明显提高Rubisoc活性,却提高了冷胁条件下Rubisoc的稳定性和增强了胁迫后正常生长条件下其活性的恢复能力。分别用火箭免疫电泳分析Rubisoc蛋白和SDS-PAGE分析大、小亚基量表明:低温锻炼未提高Rubisoc蛋白的合成能力,但增加了大、小亚基的合成量。经锻炼、冷胁迫以及恢复后Lsu/Ssu比值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小亚基对温度变化更敏感所致。Rubisco酶特性分析表明,低温锻炼有减少水稻幼苗Rubisoc表面的SH数,并提高Rubisco蛋白在高、低温下的稳定性。
赵军王以柔李美茹刘鸿先缪有刚李立人
关键词:低温锻炼水稻幼苗
植物抗冷性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22
2000年
In this review, we briefly give an overview of molecular approaches that have been sucessfully taken in the studies on plant cold tolerance. In particular, we discuss the role of membrane lipid, cellular antioxidative ability, cold regulatory proteins, and calcium messenger system on the regulation of plant cold tolerance. Strategies and perspectives in using molecular biology to improve cold tolerance of plants are outlined.
李美茹刘鸿先王以柔
关键词:植物抗冷性膜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