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聪
- 作品数:42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后角膜曲率的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准分子激光原位面膜磨镶术(LASIK)手术在近视眼的治疗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该手术的普及,越来越多地证明了其优点,但手术后的屈光回退在很大程度上也困扰着准分子手术的医生。究其原因,除一小部分是由于眼轴增长引起以外,大部分认为和角膜增厚,后表面膨隆有关。也有文献报道,认为LASIK术后角膜曲率和屈光力的改变很小,没有临床意义。本研究用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的前表面曲率,A超测量角膜厚度,以此来分析LASIK术后屈光回退与角膜厚度和曲率变化的关系,报告如下。
- 高海英王丽聪张琰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曲率LASIK术后后屈光回退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
- 随体位变化瞳孔中心的移位与眼球旋转的观察与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人眼在坐位变为平卧位时,眼球的旋转移位、瞳孔中心的水平与垂直移位的特点,以及眼球移位量与年龄、屈光状态、眼轴、散光度、散光轴、角膜曲率、暗视瞳孔直径等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期间行虹膜定位及波前相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磨镶术的患者2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坐位与平卧位时眼球的旋转情况和瞳孔中心的移位,并且对年龄、屈光状态、眼轴、散光度、散光轴、角膜曲率、暗视瞳孔直径、等相关因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当人体由坐位变为平卧位时,双眼多发生旋转性改变,以内旋为主。左右眼内旋比例分别是65.85%,68.29%。旋转范围为:0~9.3,°中位数2.0;°外旋者少,但变化范围较大,0~16.0°。当人体由坐位变为平卧位时,双眼瞳孔中心均以向鼻下方移位为主,右眼向鼻侧移位多于左眼,差异有显著性(P〈0.05)。右眼鼻侧移位范围0~0.5 mm,中位数0.26 mm;左眼鼻侧移位范围0~0.5 mm,中位数0.08 mm;双眼向下移位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mm,中位数0.20 mm。眼球旋转与眼轴长度和散光轴位成负相关,眼轴越短,旋转越明显。散光轴以90°为准,右眼轴位越低,越易发生内旋,左眼则相反。眼球旋转与前述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瞳孔中心移位和角膜散光轴位成相关性。散光轴以90°为准,轴位越低,瞳孔越向鼻侧和向下方移位。结论:随体位的变化,人眼发生一定程度的眼球旋转和瞳孔中心移位,与散光轴位有相关性。虹膜定位跟踪可以使准分子激光手术更加精确。
- 高海英王丽聪郭进祥李福英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手术虹膜定位眼球旋转瞳孔中心移位
- 玻璃体手术中吲哚青绿对视网膜毒性作用的研究
- 目的:研究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辅助视网膜内界膜(internal limiting membrane,ILM)染色的玻璃体切割手术后,ICG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李雁杰成霄黎王丽聪李双农
- 关键词:毒性
- 文献传递
- 41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及眼底病变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眼底特征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眼科门诊行FFA检查的DR合并RVO患者41例45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41例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发病有4例8只眼,其余皆为单眼,其中以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最多,有29只眼,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有7只眼,其它分支静脉阻塞有9只眼。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相应黄斑区荧光渗漏,掩盖了此眼DR的改变,对侧眼可见DR不同级别的改变或无DR改变。所观察病例中有1只眼同时合并动、静脉阻塞,FFA表现为:静脉阻塞区网膜有大量出血,动脉阻塞区网膜苍白,动脉充盈延迟。结论DR合并RVO的临床及眼底改变有其特殊性,应与单发的DR或RVO鉴别。
- 彭清任佩贤王丽聪成霄黎曾水清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荧光素血管造影
- 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通过在建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动物模型的早期建造药物性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模...
- 宋燕娜王丽聪
- 文献传递
- 19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视网膜血管阻塞眼底荧光造影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一种引起视力严重障碍的常见眼病。其眼底荧光造影特征已是众所周知,但DR同时合并其它视网膜血管阻塞性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和(或)视网膜动脉阻塞(Retinal Artery Occlusion,RAO)等的报道还较少见,这种合并存在的眼底病变其临床改变有其特殊性。
- 彭清顾国贞成霄黎王丽聪邓明辉任佩贤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眼底荧光造影造影分析血管阻塞性疾病
-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眼爆炸伤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眼爆炸伤38例(52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根据情况辅助异物取出、视网膜光凝、硅油(气体)填充及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式,并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后观察患者视力变化情况、眼球重建程度及术后炎症反应。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视力达0.02以上者占67%,0.2以上者占21%。所有病例眼球结构基本恢复,术后炎症反应轻。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眼爆炸伤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有效重建眼球结构,提高术后视力,减轻炎症反应。
- 黄冠南王丽聪
-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曲安奈德眼爆炸伤
- 单切口额肌瓣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 2000年
- 额肌瓣悬吊治疗上睑下垂 ,一般多采用眉下方和上睑皱襞处双切口方法。应用单纯重睑切口经轮匝肌后将额肌止点下移至睑板矫正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 16例 ,临床效果良好 ,既简化了手术操作步骤 ,同时避免了眉下缘切口产生瘢痕影响外观的可能。
- 王丽聪谢钊成霄黎
- 关键词:眼睑下垂眼外科手术额肌瓣悬吊术
- 调强适形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眼部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调强适形放疗(IMRT)对鼻咽癌患者眼部正常组织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首程放疗鼻咽癌患者19例(38眼)。于IMRT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12个月行视力、裂隙灯、眼底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VEP)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结果①患者放疗前后各检查时间点平均裸眼及矫正视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放疗后12个月VEPP100波平均峰时分别为(99.684±2.484)μV、(99.947±2.277)μV、(104.0004-3.952)μV、(101.316±2.462)μV,放疗后6个月VEPP100波平均峰时较放疗前、放疗结束及放疗后12个月明显后延(P〈0.05)。③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放疗后12个月ERGb波平均峰时分别为(44.974±3.774)ms、(44.816±3.368)ms、(43.184±2.837)ms、(44.000±3.154)ms。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放疗后12个月ERGb波平均振幅分别为(421.237±27.353)μV、(414.763±26.188)μV、(419.026±24.876)μV、(419.974±25.894)μV。放疗前后各时间点ERGb波平均峰时、振幅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放疗前、放疗结束、放疗后6个月及放疗后12个月ERGOp2波平均振幅分别为(63.184±6.028)μV、(48.605±6.872)μV、(50.421±6.769)μV、(53.0264-6.074)μV。放疗后各检查时点与放疗前相比,ERGOp2波平均振幅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MRT能明显减少鼻咽癌患者眼部并发症的发生。ERG、VEP在检查IMRT对视网膜、视神经功能影响方面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李雁杰刘海燕王艳艳王丽聪赵长青
- 关键词:放射疗法调强适形鼻咽肿瘤眼部并发症
- 糖尿病眼底病变的临床研究
- 第一部分: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视力损害分析.目的:分析糖尿病眼底病变与视力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对眼底激光治疗时机选择的意义.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的治疗时机应依据眼底病变程度而定,视力好坏不能做为治疗指征.第二部分:...
- 王丽聪
- 关键词:黄斑变性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