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焦杰

焦杰

作品数:74 被引量:158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4篇历史地理
  • 10篇哲学宗教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8篇文学
  • 6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8篇唐代
  • 15篇女性
  • 12篇墓志
  • 8篇社会
  • 7篇唐代妇女
  • 6篇信仰
  • 5篇性别
  • 5篇社会性别
  • 5篇唐代墓志
  • 5篇唐代女性
  • 5篇妇女
  • 4篇社会性
  • 4篇权力
  • 4篇汉唐
  • 4篇夫妻
  • 4篇妇女观
  • 3篇女冠
  • 3篇女史
  • 3篇女性化
  • 3篇文化

机构

  • 73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 1篇陕西省社会科...

作者

  • 73篇焦杰
  • 2篇戴绿红
  • 2篇雷巧玲
  • 2篇胡娜
  • 1篇耿冠静
  • 1篇张兰惠
  • 1篇魏秀平
  • 1篇白春霞
  • 1篇白春霞
  • 1篇孙华

传媒

  • 9篇平顶山学院学...
  • 6篇广东技术师范...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唐史论丛
  • 4篇南开学报(哲...
  • 4篇濮阳职业技术...
  • 3篇厦门大学学报...
  • 3篇妇女研究论丛
  • 2篇人民论坛
  • 2篇中国典籍与文...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丝绸之路研究...
  • 2篇乾陵文化研究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史知识
  • 1篇齐鲁学刊
  • 1篇中国史研究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唐代比丘尼的种类、受戒习业以及弘法活动被引量:1
2014年
唐代是中国佛教鼎盛时期,大量女性走入了比丘尼的行列。当时比丘尼队伍主要由出家的比丘尼、挂籍寺庙的比丘尼和私度的比丘尼三部分组成。唐代女性要想获得僧伽资格必须经过两次受戒,即沙弥戒和比丘戒。唐代的大德尼已经获得了为女性出家者授具足戒的权力,一些大德尼还代表政府为人剃度。比丘尼们积极从事写译、造像、讲经等弘扬佛法的活动。比丘尼的宗教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的持戒、诵经和不定期的抄经、写经、造像等,她们的很多功德活动都围绕着寺院进行。比丘尼也经常举行讲经活动,出身士族、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比丘尼所讲多为僧讲。社会下层也有比丘尼的讲经活动,只不过她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往往被迫中止。
焦杰
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唐代墓志所见妻妾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唐代墓志是研究唐代妇女史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资料。墓志于妻妾关系极少涉及,要么避而不谈,要么隐恶扬善,但凡有所涉及,都是嫡室宽容、妾知进退,与传世文献所载嫡室悍妒、妾恃宠而骄颇不一致。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墓志“为尊者讳”的特点和“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有关,另一方面与现实中的妻妾关系极难相处、真正和谐的极少有关,避而不谈是最好的选择。唐代墓志于妻妾关系的表述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父权家庭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焦杰
关键词:唐代墓志
东汉夫妻关系中的男性与女性被引量:2
2014年
谈到东汉时期的夫妻关系,不能不提到“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后汉书·逸民传》,说的是东汉贤士梁鸿娶妻孟光,“梁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后世视此为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平等相待的典范,于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也就成了夫妻感情融洽、婚姻美满的代名词。然而,我们从性别的角度细品举案齐眉的故事,感悟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它真的就体现了夫妻之间的平等相待与相亲相爱么?如果是,为什么是孟光对梁鸿举案齐眉而不是梁鸿对孟光举案齐眉?如果不是,那么举案齐眉何以成为美满和谐婚姻的代名词,它的流行又体现了怎样的文化诉求?
焦杰
关键词:夫妻关系东汉时期夫妻感情文化诉求代名词
论近代妇女解放思想的缺陷与不足被引量:2
2013年
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中,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与认识上的不足。妇女解放的思想依然保持着传统社会对女性工作和女人的歧视,女人被视为不劳而获的群体,她们没有资格获得公民身份,要想获得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必须像男人那样尽社会义务。女性作为一个自然的女人而应该具有的合法权益在整个妇女解放思想的发展过程中被完全忽略。
焦杰
关键词:近代社会妇女解放
传统习俗禁忌中的“厌女情结”及其原因考察——以社会性别和人类学为视角被引量:4
2014年
在中国传统民俗禁忌中,普遍存在着对女性生理性歧视的现象:女性月经被视为不洁,孕期妇女被视为不祥,孕妇生产被视为"血光之灾",这些禁忌并非是社会性别权力关系作用的结果,而是原始时代对女性生理特性的不理解与敬畏的产物。女性血(尤其是经血)被视为神圣而危险、会对男性的体质与健康造成破坏的因子,因此处于这些时期的女性往往被隔离起来。这种观念及做法与男性对女性生育能力的嫉妒结合起来,导致女性价值遭到贬斥,在传统习俗禁忌中形成了强烈的厌女情结。
焦杰
关键词:男权文化
唐代墓志中姬妾侍形象的矛盾叙述被引量:1
2020年
姬妾侍是传统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妇女群体。作为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她们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数千年。唐代纳姬娶妾现象比较风行,姬侍妾们“以色事人”特点突出,但墓志中的姬妾侍形象却是色艺双绝与贤良恭淑兼而有之。这种矛盾的叙述既与姬侍妾礼法地位低下对男子依附性更强有关,同时也与她们身处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在家庭中的主要功能有关。“以色事人”的特点决定了她们必须拥有色与艺,对男子的人身依附则决定了她们必须具有德与行。
焦杰孙利竹
关键词:唐代墓志
错位的历史:文本来源与叙述差异——以唐代妇女史研究为例被引量:3
2018年
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都是史学研究必须利用的最基本的文献。由于来源不同,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也有所不同。以唐代妇女史资料为例,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关于唐代妇女尤其是姬侍婢妾群体的记载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叙述差异的出现与文本来源和记录者有关,也与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所载妇女群体所属的社会分层有关,同时也与她们个体的生活经历和际遇有关。目前的妇女史研究,史料单一和研究手法单一的现象仍然较为普遍,研究的内容大多停留于复原而难以进入更深更广的层次,尚需要从整合史料和研究手法方面多下功夫。而从整个历史学研究来看,这种现象并不孤立。为了促进历史研究的科学性,采用多元的研究手法、综合多种资源,多方位多角度、客观全面地呈现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是非常必要的。
焦杰刘薇
关键词: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叙事差异唐代妇女历史研究
试论《周易》中的妇女观
2011年
在《周易》时代,由于文化比较粗浅,妇女思想远不够系统而严密。人们认为女性头脑简单,见识浅薄是件很好的事情,人们希望她们能在婚姻期间对丈夫保持忠诚,希望她们能顺从男性,安于家务劳动,凡事不要自作主张。这种妇女观虽然简单而缺乏体系,但却反映了西周早期宗法社会的需要。
焦杰
关键词:《易经》西周早期妇女观
唐代妇女与长安节日气氛的营造
2023年
唐代的繁荣与昌盛不仅体现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日常生活,也体现在岁时节日的民俗风情里。唐代妇女是岁时节日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她们一方面必须履行主内的职责,为节日宴饮和庆典提供服务,另一方面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以女性独特的方式,为家人、为社会营造出快乐和谐的节日气氛。作为当时世界文明中心的长安,岁时节日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妇女的参与则使节日氛围更加浓郁。对唐代妇女与长安节日的关系展开研究,不仅能拓宽妇女史研究的宽度,也能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现唐代的繁荣昌盛。
焦杰谢宇荣
关键词:唐代妇女岁时节日节日气氛妇女史研究主体能动性
从《诗经》诗义看先秦女性的自由性情
2016年
《诗经》中的婚恋诗为我们呈现了先秦时期女性的人格魅力。在礼仪制度初建的时代,礼教对女性的规范远没有后世森严而琐碎,女性个性多元化:有的温柔文静,有的刁蛮任性,有的顽皮活泼,有的软弱随和,有的坚强执着,有的热情大方,有的含蓄多情。她们活得自由而洒脱,纵情而恣意,既可以大胆表白爱情,也可以委婉表达爱意;她们既可以主动追求爱侣,也可以勇敢地拒绝异性追求。然而,不管含蓄内敛,还是热情奔放,先秦的姑娘们都赢得了男子对她们的赞美和爱慕。这说明,刻板的女性模式在当时并没有形成传统,先秦女性们在情感生活上活得比较自我,较少受到礼教的约束。
焦杰
关键词:《诗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