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峰 作品数:70 被引量:152 H指数:8 供职机构: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老年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一次性置入三枚以上支架治疗36例分析 目的评价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Denovo一次性置入3枚以上支架的老年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安全性和近期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02年1月-005年12月期间PCI术中一次性置入3 枚以上支架、年龄大于6... 夏勇 吴建东 钱文浩 王志荣 李东野 郝湛军 潘德峰 徐晤 张超群 杨煜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 PCI 心功能分级 文献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无症状性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2008年 患者男,53岁,因发作性胸闷3d,胸痛10h于2006年5月11日以“冠心病,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收入CCU。既往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入院后予波立维300mg负荷量口服,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二支血管病变,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端70%狭窄、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端完全闭塞。术中对LCX近端行PTCA+普通裸支架植入术。术后重复造影见LCX血管粗大。 李文华 夏勇 李东野 吴建东 潘德峰 张超群 刘加立关键词:亚急性血栓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 无症状性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 正后壁心肌梗死 血管病变 动脉导管未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封堵器试验中肺动脉压骤然下降与残余分流关系(附3例报告) 2007年 目的封堵器试验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PDA)是鉴别合并肺动脉高压为动力性或阻力性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PDA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需进一步评价肺动脉压降低是骤然下降还是逐渐下降及降低类型与残余分流有无关系。方法3例PDA合并SPH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14-39岁。均经临床体格检验、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为PDA,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明确诊断。穿刺左侧股静脉置入6F端孔右心导管检查示肺动脉压为95- 130/35-70mm Hg(1 mm Hg=0.133 kPa)并持续检测;穿刺右侧股动脉6F猪尾导管至降主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封堵器,分别选择直径为16/18、22/24、24/26 mm的国产封堵器(深圳先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穿刺右侧股静脉经输送系统送入封堵器。对3例PDA合并SPH患者实施封堵器堵塞试验,观察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有无骤然降低,并以猪尾导管行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作为判定有无残余分流标准,分析肺动脉压骤然下降与残余分流的关系。经输送系统送入封堵器对PDA进行试封堵后,主动脉弓降部造影封堵器固定良好且无残余分流,肺动脉压均呈骤然下降,降至28-48/10-25 mm Hg,观察30 min,肺动脉压无进一步下降。术中患者无明显不适,释放封堵器进行永久性封堵,撤出长鞘及输送系统。结果3例PDA合并SPH患者,试封堵肺动脉压为95-130/35-70 mm Hg试封堵后骤然下降至28-48/10-25 mm Hg,观察30 min,肺动脉压无进一步下降。造影封堵器位置固定良好且无残余分流。结论对PDA伴SPH者,封堵器关闭PDA试验既是鉴别肺动脉高压是否为阻力性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有效的方法,又可根据肺动脉压有无骤然降低判断有无残余分流,以Amplatzer法封堵器治疗PDA合并SPH的病例选择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夏勇 李东野 吴建东 张辉 徐晤 刘加立 潘德峰关键词:封堵器 肺动脉压 重度肺动脉高压 AMPLATZER 猪尾导管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43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2年12月至2003年12月对43例在本院住院的ACS患者进行PCI治疗。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24例,ST段抬高... 李文华 夏勇 钱文浩 张超群 潘德峰 杨煜 郝湛军 李东野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治疗 冠脉造影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造影术和腔内成形术后造影剂肾病和血红蛋白的关系 李文华 徐通达 杨煜 夏勇 李东野 王志荣 吴建东 潘德峰 徐晤 张超群 郝湛军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结合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估存活心肌的研究 目的通过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LDDSE)过程中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PCI) 前后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检测存活心肌,探讨DTI及LDDSE结合DTI技术识别存活心肌价值的研究。方法 20例... 徐通达 李东野 夏勇 陈清枝 张辉 王晓萍 陈静 杨煜 潘德峰 朱红关键词:存活心肌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文献传递 血管内超声及冠脉内多普勒联合应用评价冠状动脉血管重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应用冠脉内超声 (IVUS)与冠脉内多普勒 (ICD)技术 ,探讨冠状动脉血管重构与冠脉内皮舒张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14只健康雄性家猪随机分成实验组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 (AS)组 ,n =8]和对照组 (n =6) ,应用IVUS测定两组动物冠状动脉管腔横截面积 (CSA)变化 ;同时结合IVUS及ICD技术测定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前后血流量 (CBF)的改变。最后按心导管检查定位截取动脉 ,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用药后实验组较对照组前降支或回旋支内膜明显增厚 (P <0 .0 1) ,实验组CSA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乙酰胆碱引起实验组CBF下降 ,对照组CBF增加 ;在实验组及对照组 ,硝酸甘油均使CBF增加。结论 在早期AS ,发生积极性血管重构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障碍 。 祁春梅 李东野 夏勇 陈清枝 钱文浩 潘德峰 朱红 杨煜关键词: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治疗三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及长期随访结果 目的:报道3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病例及长期随访结果,初步探讨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行介入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长期效果。方法:3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女2例,男1例;年龄分别为31,61,63岁... 张超群 夏勇 潘德峰 徐晤 郝湛军 李东野关键词:无保护左主干病变 左主干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开口病变 随访结果 文献传递 家猪慢性冬眠心肌中C-JunN末端蛋白激酶1/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英文) 2005年 背景:急性心肌缺血时c-JunN末端蛋白激酶(c-JunN-terminalproteinkinase,JNK)被激活,并使得缺血损伤加重。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的亚型———JNK1/2是否被激活及其在慢性冬眠心肌发生发展机制中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目的:明确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JNK1/2)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材料和方法: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导管室进行动物模型的制备、在徐州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测定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p-JNK1/2)的变化。将14只小型中国家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8)与对照组(n=6)。实验组以右冠状动脉为靶血管,经右股动脉送入自制的缩窄器,制备成慢性冬眠心肌及心肌梗死的模型。获取对照组心肌组织、实验组中的正常心肌组织及慢性冬眠心肌组织的样本进行光镜、电镜检查并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分析3组心肌组织的JNK1/2的蛋白表达及其磷酸化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慢性冬眠心肌组织中JNK1/2是否被活化。结果:实验组慢性冬眠心肌组织p-JNK1/2比实验组正常心肌组织、对照组心肌组织高。对照组、实验组正常心肌组织、实验组慢性冬眠心肌组织p-JNK1/2的免疫活性分别为1,1.42±0.52,2.6±0.59。 李东野 朱红 夏勇 潘德峰 杨煜 李雷 祁春梅关键词:蛋白激酶类 c-Jun N末端蛋白激酶1/2在家猪慢性冬眠心肌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2003年 李东野 朱红 夏勇 潘德峰 杨煜 李雷 祁春梅 丁茜关键词:家猪 慢性冬眠心肌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