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梁大强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恶性
  • 3篇二尖瓣
  • 3篇二尖瓣狭窄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前状态
  • 2篇栓前状态
  • 2篇唾液
  • 2篇唾液酸
  • 2篇粒细胞
  • 2篇粒细胞白血病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心脏
  • 2篇风湿性心脏病
  • 2篇LSA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梁大强
  • 2篇张海勇
  • 2篇张海荣
  • 2篇王敏中
  • 2篇张勇
  • 1篇冯文曦
  • 1篇周子成
  • 1篇焦广伦
  • 1篇李胜堂
  • 1篇张翼军

传媒

  • 2篇癌症
  • 2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国外医学(输...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年份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像分析仪测量甲襞微循环影响因素
1995年
微循环图像分析仪是一种自动化微循环检测仪。此种仪器可以处理活体图像,也可以处理由录像机给出的视频信号,所获得的图像通过计算机处理,计算出多种参数并在监示器上显示出来,根据需要即可打印报表。我们应用此种仪器检查甲襞微循环,对仪器的工作条件和某些影响因素进行观察,以便于进一步了解仪器的性能,提高检测的质量。
梁大强阎书印冯文曦
关键词:甲襞微循环微循环检测影响因素清晰度视频信号
二尖瓣狭窄患者血浆FPA初步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血栓栓塞是二尖瓣狭窄(MS)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为了解MS患者凝血系统活化状态,我们测定了M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肽A(FPA)和D二聚体(DD)含量,现报道如下。对象和方法1观察对象MS组:共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平均44.5岁。...
梁大强张海荣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血浆FPA
贫血和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LSA和ASP水平
1993年
作者报道23例贫血和5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和酸溶性蛋白(ASP)测定结果,并作简要讨论。 1 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LSA检测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9~48岁。ASP检测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19~48岁。贫血组:共23例,男8例,女15例,年龄15~60岁。其中缺铁性贫血7例,巨幼细胞性贫血1例。
梁大强张勇
关键词:贫血血液病LSA酸溶性蛋白
ANLL患者抗凝血酶Ⅲ和纤溶酶原检查及意义
1996年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较常见。其出血机制,除血小板因素外,尚有其它的影响因素。本文观察了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ATⅢ:Ag),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和纤溶酶原(PIG)含量,以探讨凝血及纤溶系统的改变与ANLL患者出血的关系。
梁大强李胜堂
关键词:纤溶酶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期间出血机制促凝物质纤溶系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自体干细胞移植的进展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体外正常造血干细胞选择、自体移植效果及前景作一综述。
梁大强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干细胞造血细胞
LSA和ASP与染色体联合检查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
1997年
LSA和ASP与染色体联合检查对恶性胸腹水的诊断价值梁大强周子成关键词恶性胸腹水脂质结合唾液酸酸溶性蛋白染色体诊断中图号R730.43本文检测70例患者胸腹水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和酸溶性蛋白(ASP),部分病例作了染色体检查,以探讨其在恶性胸腹水...
梁大强周子成
关键词:恶性胸腹水脂质结合唾液酸ASP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糖结合物的研究
1995年
检测20例正常人和23例恶性淋巴瘤(ML)患者血清糖结合物合物含量。结果表明ML患者血清糖结合物显著增力。Ⅰ、Ⅱ期患者血清脂质结合唾液酸(LS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健康者,而Ⅰ、Ⅱ期患者血清酸溶性蛋白(ASP)含量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差异Ⅲ、Ⅳ期患者血清LSA和ASP含量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和正常健康者。治疗后缓解者血清糖结合物含量明显减低,治疗无效者血清糖结合物含量保持在高值,病情恶化者其含量进一步升高。这些结果表明,血清糖结合物检查有助于ML的诊断,判断疗效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梁大强张勇
关键词:唾液酸淋巴肉瘤血清
血小板活化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的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了解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状态。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含量。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患者血浆GMP-140含量显著高于健康者(P<0.05)。在不同心脏功能的患者中,Ⅱ级心功者血浆GMP-14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05),Ⅲ级心功者血浆GMP-140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心衰伴风湿活动的患者,血浆GMP-140含量亦明显增加。结论:部分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体内血小板被高度激活,这可能有助于风心病患者血栓的形成。
梁大强张海荣
关键词:血小板血小板活化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及其机理研究
1999年
目的:血栓栓塞是二尖瓣狭窄(MS)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然而血栓栓塞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检测MS病人止血系统的多项指标,旨在证实MS血栓前状态(PTS)的存在并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通过测定12例MS患者的反映内皮损伤(VMF)、血小板激活(GMP-140)、凝血酶产生(FPA)和纤溶状态(D-D)等生化标志物的血浆水平;结果:VWF、FPA和D-D血浆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34.75%±25.78%、(10.05±5.44)mg/L、(0.46±0.15)g/L,P<0.01~0.05);结论:MS病人在止血系统的多个环节发生异常,存在PTS;合并房颤的MS病人止血系统异常尤为显著;PTS与左心房内径或二尖瓣口面积无关。
张海勇焦广伦王敏中梁大强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血栓前状态止血系统
白血病骨髓细胞诱导培养后LDL—R活性的临床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讨白血病骨髓细胞LDL-R活性,我们用酶联法测定了30例白血病和27例健康人及9例其它血液病的LDL—R活性。结果示白血病组LDI-R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两组。CR期持续低于治疗前。故LDL-R对白血病的辅助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王延荣张翼军梁大强
关键词:白血病骨髓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