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荣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阶级”概念的起源与中共早期的理论认知被引量:6
- 2012年
- 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意识起源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的译介及西方革命胜利的经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阶级"问题始终都是关系到革命力量的重大问题。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对阶级内涵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显得相当肤浅和模糊。中共的"阶级"观念从早期经济学、政治学含义,演变成包含经济、政治、思想意识的统一体的含义,它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从概念史角度研究中共早期"阶级"观念的起源、发展与变化,既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中共早期理论中"阶级"一词的含义,也可以由这个概念的使用推知其后中共阶级理论的演变。
- 栗荣
- 关键词:阶级中国共产党
- 概念、阶级和革命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在早期传入中国后,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阶级"概念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当早期中国理论界与"阶级"概念相遇时,它还只是马克思所指的经济上的含义,后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这个概念就逐步演变成经济、政治相结合的含义。出于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中共又将"阶级"概念扩展到了思想层面,从此开启了以"阶级"概念作为一种思想意识的大门。"阶级"涵义的拓展,是现代中国政治与思想变迁的反映。
- 栗荣
- 关键词:阶级中国共产党
- 概念史研究的学术进程被引量:1
- 2012年
- 在西方学术界流行了半个多世纪的概念史研究方法,近10余年来渐次传入中国。概念史以其独特的研究范式,吸引了国内一些学者的目光,各类学术研究渐次展开,获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对其看法不一,产生了一些有关概念史研究的分歧。回溯并厘清这个领域的学术共识与分歧,有助于概念史研究在中国学界的规范发展。
- 栗荣
- 关键词:概念史研究方法
- 革命纪念馆的双重功能与党史文化建设被引量:4
- 2015年
- 革命纪念馆是一种物化存在,它是在中共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和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它保存了中共大量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遗存物。同时,革命纪念馆还不仅仅只是一种物化存在,它还充当着记载、宣传、纪念和保护中共历史的角色。革命纪念馆的精神价值功能,对党史文化的建设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更是如此。
- 栗荣
- 关键词:革命纪念馆
-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阶级"概念的演变被引量:8
- 2012年
- 在20世纪20年代,"阶级"概念已被中国共产党大量用于分析中国社会。后来扩大到以"阶级意识"来分析问题,如反对"非无产阶级意识"。到了三四十年代,特别是由于抗日战争中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复杂交织的局势,为适应中国革命发展和党的革命理论发展的需要,"阶级"概念被扩大到分析中国社会的各个具体阶层,及其在中国革命运动不同阶段的地位与作用。尤其是对民族资产阶级的认识和判断,因时局的不断发展变化而多次改变。由此中共逐渐建构起一套针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意识形态分析理论。同时,"阶级"概念扩展到党内,成为思想斗争的理论武器。这样,"阶级"概念不但包含了实体性"阶级"本身,而且包含了"意识"意义上的"阶级"。以"阶级"概念为分析起点的阶级理论,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栗荣郭若平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建国前中共“阶级”概念的认知与演变
- 为了实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奋斗。在这过程中,中共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创造出切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需要的思想理论体系。其中,“阶级”概念以...
- 栗荣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阶级建国前
- 文献传递
- 中共理论中的“小资产阶级”概念变迁被引量:1
- 2013年
- 在中共特定的历史语境下,"小资产阶级"从一种革命阶级实体的概念,演变成了一种与"无产阶级意识"格格不入的思想意识,由此拉开了"小资"成为被改造对象的序幕。肯定"小资"的革命性的同时,却又强调清除其意识,这是"小资"概念的涵义扩展的结果。
- 栗荣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小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