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升栋
- 作品数:118 被引量:36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福建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构建——“文史哲”的方法论进路
- 2025年
-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从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思想方式中汲取营养,在中西平行比较中,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建构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的方法论。中西各有其“理”,中国或可称为“义理”,西方或可称为“公理”。中西在表层和表象上似乎“会通”在一起,但如果借由“文史哲”的新进路,重新加以“分别”,就可以发现中西方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是基于各自不同的“理”。回到某一个文化体系内部,借助“文”与“史”的材料“分别”以及“哲”的理论“抽象”,又能使不同的材料“会通”到同一个理中,是“会通为体,分别为用”的体现。通过对学术话语命名的现代语言学解读,将客观存在的相关的词创造性地放在一起,呈现出其所处的语义网络、语境、文本结构以及与思想的回环论证,再进一步佐之以概念对应的社会现象、历史渊源以及政治制度的考察,完成对“文”与“史”深入细致的经纬描画,“哲”贯穿于文史材料的梳理过程,通过理论抽象真正完成了这一方法论对新知识的探索。
- 林升栋林升栋王丹
- 关键词:文史哲会通新闻传播学
- 寻找中庸自我的研究
- 林升栋
- 关键词:自我中庸社会心理学
- 问卷呈现方式对作答的影响——浅谈消费者满意感、信任感和忠诚感模型中的假象
- 2006年
- 本研究发现,问卷呈现方式(有上下文/无上下文)会对被试者在测题上的作答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在知觉的层面上,但在行为的层面上,上下文的影响就不那么显著了。问卷呈现方式也会对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因子结构产生影响,在有上下文的情境下,被试者会根据卷面语义提示来填答,形成清晰的因子结构;但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境下,他们不能将一些因子区分开来。
- 林升栋
- 关键词:上下文作答
- 中美报纸广告中比喻说服的质性比较
- 2011年
- 本文对中关主流大报中商业广告的比喻手法进行初步的内容分析和深层的读者反应诠释。中国报纸广告更偏好比喻手法。中国比喻倾向以大喻小,而美国比喻倾向以小喻大。美国人在比附逻辑上较“写实”,倾向于客观和准确地描述,而中国人较“写意”,倾向于主观的感觉投射。美国人不认同隐含集体主义价值倾向的比喻,而中国人则同时接受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价值倾向的比喻。美国人接受平等取向的比喻,而中国人接受阶层取向的比喻。
- 林升栋伍静周小宇
- 关键词:比喻写实集体主义阶层
- “水墨广告”概念刍议暨广告效果的实证初探被引量:1
- 2018年
-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和中国元素被广泛借鉴到广告创作中,出现了不少经典之作。但是学界对该趋势的研究明显滞后于业界。通过厘清中国风广告、水墨风广告、中国元素广告等目前被混淆使用的名词,首次提出"水墨广告"概念。水墨广告,即充分运用中国水墨画的艺术特色进行创作的广告,具有明显的水墨画特征,画面协调,所用元素有机浑成而不是违背水墨画艺术特征的简单组合。这与宽泛的中国风等广告类型具有根本差异。水墨广告受水墨画深层艺术机制的影响,而中国风广告依靠传统文化符号产生意义。以水墨广告产品大小感知和购后不协调感两个广告效果为题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水墨画诸如"三远"、平静、余韵等艺术特色,对广告具有根本性影响。
- 侯凡跃林升栋
- 关键词:水墨画广告效果
- 属性/关系分类思维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
- 品牌延伸是企业使用已有品牌从原产品领域延伸到一个新产品领域。本研究证实:如果这两个产品领域(X和Y)功能属性相关但使用情境不相关,对于属性分类倾向者而言,无论从X产品延伸到Y产品,还是Y产品延伸到X产品,延伸评价无显著差...
- 林升栋柯学
- 关键词:品牌延伸
- 传播的艺术:中美比喻说服的逻辑间距
- 2017年
- 比喻是传播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艺术。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中美文化不同的思维方式。相对而言,中国比喻典型为直觉推理,美国比喻典型为形式逻辑。对中美大学生施测的结果,对两种比喻类型,整体思维高的中国大学生更易理解直觉推理比喻;分析思维高的美国大学生更易理解形式逻辑比喻。对中国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启动实验表明,思维方式可以通过相关材料启动,并可以影响到广告中比喻的说服效果。启动整体思维的材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 林升栋刘霞吕娇燕
- 关键词:传播艺术比喻说服文化差异
- 20世纪初全球广告的中国化:一个符号学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18年
- 20世纪初期跟当今一样,全球品牌倾向于将它们的全球广告本地化来迎合当地消费者,但全球广告商一直面临着该如何在不同文化中传达不同信息等问题。本研究分析了特选配对的中英广告,探讨广告是如何在文案中构建中国消费者和相对应的当代美国消费者的。在这些广告中我们发现除了文字和图片元素的翻译外,往往还有很多细微的顺应。我们有必要对这些广告进行符号学重构式的文化解读,从而揭示这些顺应是如何引起广告在中国消费者文化系统内的解读的。如果美国广告原文案属信息型或者仅体现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转换型,其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通常会被重新设计,以产生跟中国社会价值相关的转换型的解读。如果原文案已经能够提供跟中国价值相关的解读,则只需要细微的顺应。本研究阐述和证明了对广告的深入文化解读重构的必要性,这种方法可以解释那些虽然细微却通常引起跟原广告非常不一样解读的顺应。
- 林升栋保罗·范登侯汶张艺琼
- 关键词:符号学信息型
- 谁影响我们?我们又影响谁?——我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内与学科间互引的网络分析
- 2019年
- 本研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先对我国新闻传播学15本核心期刊学科内互引网络进行分析,探究新闻传播学科内部的知识交流结构与动向,分析发现新闻传播学科内部期刊之间互引较为普遍,但每本期刊的自我引用率与国际期刊相比偏低,这可能与我国期刊在研究主题上偏综合化而非特色化有关;此后,本文根据这15本核心期刊与其他学科核心期刊的互引网络,探寻新闻传播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产出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出版、教育综合、戏剧电影与电视艺术是与新闻传播学期刊互动最为频繁的几个学科,它们共同形成了一个双向高频互引群体,其他学科在与新闻传播学科互动的过程中则形成了主题单一的聚类。
- 苗榕何怡杨祎纯林升栋
-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网络分析聚类
- 网络社区中商业谣言的传播研究——以汽车之家网站上朗逸汽车的谣言为例
- 2010年
- 本研究通过对汽车之家网站上一则朗逸汽车的谣言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相对于口传谣言,网络谣言较易溯源,且转贴过程中变动较小;网络谣言貌似客观,暗藏态度倾向;网络谣言发布者可精心选择传播环境;网络谣言的回贴者态度倾向于不信任或审慎,利益相关的回贴者更倾向于不相信谣言;网络社区谣言的传播过程具有可断裂性,高潮出现在末尾;网络社区谣言的传播一开始就有“钝化”现象,但钝化过程较慢;网络受众的批判能力强,随时间推移,斗争性增强;国内商业领域“网黑”和“网托”的现象很严重,需要各方努力共建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 张垠洁伍静林升栋
- 关键词:网络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