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政

作品数:99 被引量:38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26篇哲学宗教
  • 6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4篇新兵
  • 24篇心理
  • 15篇积极心理
  • 13篇心理品质
  • 13篇积极心理品质
  • 10篇心理健康
  • 10篇抑郁
  • 8篇症状
  • 7篇精神分裂症
  • 7篇军人
  • 7篇分裂症
  • 6篇中介
  • 5篇信度
  • 5篇躯体
  • 5篇精神科
  • 5篇焦虑
  • 4篇抑郁症
  • 4篇中介效应
  • 4篇睡眠
  • 4篇睡眠质量

机构

  • 30篇解放军第30...
  • 26篇解放军303...
  • 20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桂林医学院
  • 11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第四军医大学
  • 6篇广西大学
  • 6篇中南大学湘雅...
  • 4篇解放军第三○...
  • 4篇解放军181...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空军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西安市高新一...

作者

  • 94篇李红政
  • 39篇陈海燕
  • 30篇雷美英
  • 17篇王创
  • 14篇周宏奎
  • 13篇赵立琼
  • 13篇王骞
  • 12篇覃梅
  • 6篇马宏丽
  • 5篇刘荣
  • 5篇苗丹民
  • 4篇李杰锋
  • 4篇王彦海
  • 4篇张晓凤
  • 4篇林汉
  • 4篇赵晓瑾
  • 3篇刘耿
  • 3篇宫媛
  • 3篇李雪荣
  • 3篇王雅琴

传媒

  • 19篇华南国防医学...
  • 9篇职业与健康
  • 7篇中华行为医学...
  • 3篇医学综述
  • 3篇中国行为医学...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神经疾病与精...
  • 3篇临床心身疾病...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第十届全国心...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心理学报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心理科学
  • 1篇广西医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25篇2015
  • 15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7
  • 1篇1995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社会变态人格倾向测验的编制与预测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本研究通过编制专用问卷,筛查反社会变态人格高危险人群,为我国征兵心理检测提供有效工具。结果,《反社会变态人格倾向问卷》由168个条目组成,为3维9因子结构,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应征人群的行为特点,预测研究证实是评价反社会变态人格倾向的有效工具。
王伟张石磊关慕桢李红政刘旭峰
关键词:反社会变态人格
单纯性肥胖成人心理状态的追踪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成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特点及其与肥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SCL 90等心理评定量表对超重肥胖人群和适宜体重人群进行为期一年的前瞻性对照追踪。结果 超重肥胖人群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但追踪期间有明显改善趋势。适宜体重人群存在的心理问题相对较少 ,追踪期间采用的消极应付方式也少 ,但经历的慢性生活事件强度较大。追踪前两组人群的心理状态与肥胖程度均无关 ,追踪期间两组人群的主观社会支持感都增强。结论 两组人群心理状态的变化特点不同 ,心理状态与肥胖程度无关。
李红政姚树桥蔡太生朱熊兆王丽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社会心理因素心理状态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疾病特征及危险行为评估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疾病特征及其危险行为。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对13家精神病院5年内住院患者的信息进行诊断归类,问卷调查疾病症状和危险行为。结果:疾病诊断主要有精神分裂症类(72.35%)和心境障碍(10.09%);精神症状主要有自知力丧失(63.52%)和被害妄想(48.72%);常见的危险行为有伤人(18.62%)、毁物(10.20%);危险行为的不良后果有物品毁坏(10.20%)、出走(9.95%);有危险行为的病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23.98%)和心境障碍(6.12%)。结论:住院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最常见且常伴伤人毁物行为;自知力丧失、被害妄想是常见的精神症状。
李红政苗丹民祝希泉雷美英
关键词:住院病人症状
应征公民心理选拔的人格评估被引量:38
2007年
应征公民人格评估的目的是对分裂样人格特征进行预测性评价。采取定性与定量两种研究方法编制征兵专用人格问卷,并对其进行指标验证。结果发现①量表应答得分区间可较好地区分正常新兵与精神分裂症被试;②二阶因子分析将人格分量表部分划分为3个维度8个因子;③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分量表分数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新兵;④总预测符合率和预测合格符合率均在98%以上,预测淘汰符合率最低为70.13%。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编制的中国士兵人格问卷(CSPQ)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我国应征公民心理检测以及我军士兵的人格测试。
肖利军苗丹民肖玮武圣君李红政
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部队心理服务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3年
2000年,SeligmanE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理论方法在美军心理卫生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及积极心理学在国外军队中的应用研究和已取得的主要成果。
雷美英李红政王创刘可愚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服务
生活事件在新兵个性、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症状关系模型中的作用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新兵心理症状的影响因素及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的作用模式.方法:采用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付方式问卷(SCSQ)、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社会支持问卷对1114名陆军新兵在集训结束时进行评定,统计分析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交互作用分析和通路分析.结果: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的影响有显著性,β绝对值为0.09~0.48,4个变量可解释心理症状总方差的64.4%;生活事件和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的直接影响有显著性(β=0.155,P<0.01),包括该交互作用在内的5个显著自变量可解释总方差的66.4%,R2的改变有显著性(FChange=13.43,P<0.01);生活事件对心理症状间接作用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和阴性应付方式,但它不直接通过客观社会支持对心理症状产生影响.结论:新兵的神经质个性、生活事件、阴性应付方式、客观社会支持、生活事件与神经质的交互作用对心理症状均有直接影响;生活事件影响心理症状的中介因素有神经质倾向、客观社会支持和阴性应付方式.
李红政雷美英刘练红李雪荣闫金方李逸鸿刘小兵赵立琼
关键词:新兵人格社会支持
浅谈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压力源
2016年
本文从工作环境、自我认知、家庭责任等方面分析了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压力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减轻精神科男护士的压力提供指导,使其能充分发挥优势,更好地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
张晓凤陈海燕李红政
关键词: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压力源
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在新兵中应用的信效度分析
目的:检验人格障碍诊断问卷(Personality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4+,PDQ-4+)在新兵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2013年10月将PDQ-4+施测于1712名新兵,276名被试间...
李红政陈海燕雷美英赵立琼周宏奎覃梅王周然
关键词:信效度分析
文献传递
度洛西汀联合舒血宁对老年抑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联合舒血宁对老年抑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0例老年抑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度洛西汀联合舒血宁)和对照组(度洛西汀)各35例,疗程7周。在治疗前及治疗7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1),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AMD总分低于治疗前(P<0.01),MoCA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研究组HAMD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MoCA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结论度洛西汀联合舒血宁对老年抑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宫媛刘荣贺纳斯李红政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抑郁舒血宁度洛西汀
成年男性抑郁、躯体化与自杀态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抑郁、躯体化与自杀态度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326名成年男性,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自杀态度问卷(questionnaire of suicide attitude,QSA)进行测评,对测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抑郁占0.9%,躯体化阳性占20.2%,成年男性对自杀行为的态度主要集中在矛盾或中立态度。不同文化程度、独生子与否、家庭月收入情况等在SDS、QSA得分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总分与躯体化、自杀态度得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结论成年男性的自杀态度与抑郁密切相关。
赵立琼王周然陈海燕雷美英周宏奎覃梅李红政
关键词:成年男性自杀态度抑郁躯体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