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红

作品数:3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80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肝炎
  • 19篇乙型
  • 18篇乙型肝炎
  • 18篇慢性
  • 16篇慢性乙型
  • 16篇慢性乙型肝炎
  • 7篇病毒
  • 6篇治疗慢性乙型...
  • 6篇重型
  • 6篇重型肝炎
  • 6篇疗效
  • 6篇干扰素
  • 5篇免疫
  • 5篇肝炎病毒
  • 5篇肝炎患者
  • 4篇血清
  • 4篇干扰素Α
  • 3篇血浆
  • 3篇血浆置换
  • 3篇乙型肝炎患者

机构

  • 27篇解放军第18...
  • 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技术公司

作者

  • 36篇李旭红
  • 31篇王崇国
  • 19篇潘兴南
  • 13篇赖江琼
  • 8篇李奕鑫
  • 6篇杨红
  • 5篇张启华
  • 4篇缪松毅
  • 4篇李树清
  • 3篇黄以群
  • 3篇许正锯
  • 3篇杨红
  • 2篇李亦鑫
  • 2篇陈真
  • 2篇张建军
  • 2篇李树青
  • 2篇庄岳鹏
  • 1篇刘国安
  • 1篇刘理冠
  • 1篇陈育霞

传媒

  • 14篇实用肝脏病杂...
  • 6篇中西医结合肝...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第二届全国人...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 2篇1992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对重型肝炎患者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
<正>病毒性肝炎合并心脏损害临床并不少见,但有关重型肝炎合并心肌损伤机理及防治研究,临床报告并不多见。我们自2000年11月开展人工肝单血浆置换术(PE)治疗重型肝炎以来,对138例重型肝炎合并心电图(ECG)异常的患者...
潘兴南赖江琼陈真李旭红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
文献传递
重型肝炎血浆置换前后可溶性Fas与FasL水平变化临床研究
<正>重型肝炎病情凶险,其发病可能与 Fas-FasL 系统功能过强,或与调节 Fas/FasL 介导凋亡的机制出现障碍有关。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肝炎在临床上已取得良效,其治疗机理也在得到不断深入研究。我们自2000...
潘兴南赖江琼李奕鑫李旭红缪松毅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术
文献传递
血清前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胆固醇及白球蛋白比值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与前白蛋白(PA)、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固醇(TC)及白球蛋白比值(A/G)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A、PTA、 TC及A/G...
王崇国李旭红潘兴南李奕鑫
文献传递
重型肝炎血浆置换前后可溶性Fas与FasL水平变化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对重型肝炎血浆置换前后可溶性Fas与FasL水平变化进行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方法:对135例2000年11月至2005年1日住院的病毒性肝炎乙型重型患者进行基础治疗,血浆置换等方面的治疗并通过标本采集与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分析。结果:PE术前重型肝炎患者的血清sFas、sFasL和sFas/sFas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随PE治疗次数增多,A组的血清FasL、sFasL水平显著性下降,而B组血清FasL、sFasL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适当增加血浆置换量、延长PE治疗时间,如持续缓慢地进行PE治疗,或缩短治疗间歇期,能下调血清sFas、sFasL水平,保持sFas/sFasL合理比值,可有效提高重肝PE治愈率。
潘兴南赖江琼李亦鑫李旭红缪松毅
关键词:重型肝炎血浆置换
金灵口服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
2000年
慢性乙型肝炎(CHB)由于病毒持续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致病情迁延不愈。自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我们应用金灵口服液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64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选择 按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312例,金灵口服液组(Ⅰ组)164例,苦参注射液组(Ⅱ组)92例,齐墩果酸片组(Ⅲ组)56例;各组病例在年龄、病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白、球蛋白比例(A/G)和总胆红素(TBIL)均值经统计学比较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治疗。
李旭红王崇国潘兴南杨红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分析苦参注射液齐墩果酸片肝炎病毒免疫功能紊乱
微生态制剂对重型肝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预防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重型肝炎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预防效果。方法 104例重型肝炎患者在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肠道选择性净化联合微生态制剂;B组37例,单用肠道选择性净化;C组32例,为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均未使用。对3组患者SBP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2个治疗组较对照组SBP发生率明显下降(χ2≥13.64,P<0.05),住院天数显著缩短(t≥2.52,P<0.05),病死率显著降低(χ2≥4.38,P<0.05);在2个治疗组中,A组较B组疗效变化更显著。结论在肠道选择性净化的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降低重型肝炎的SBP发生率及病死率,缩短住院天数。
刘理冠李奕鑫陈育霞李旭红
关键词:重型肝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微生态制剂
集束射频治疗肝癌3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了解集束射频治疗 (RF)肝癌的近期疗效。检查 36例原发性肝癌 (PHC)患者接受RF治疗前后肿瘤大小、AFP值、肿瘤血供以及超声情况。超声检查提示 ,36例PHC中有 2 6例治疗一周后肿块缩小 30 %以上。一个月缩小 40 %以上。所有病例肿块内的血供消失。治疗一个月后AFP值下降 40 0ng/L以下者A组占 6 6 5 % ,B组占5 9 8%。
李旭红赖江琼潘兴南王崇国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PF疗效
125例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8年
潘兴南赖江琼李旭红苏盛李奕鑫杨红王崇国
关键词:干扰素Α免疫疗法
干扰素α-1b联合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普通干扰素α-1b(IFNα-1b)联合抗HBV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SAI)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方法292例诊断为有活动性病毒复制(HBeAg阳性、HBVDNA>1×106copies/ml),ALT≥2×ULN)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A组用IFNα-1b加SAI联合治疗;B、C两组分别用IFNα-1b与SAI单一疗法;D组作为对照组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月比较各组患者HBVDNA、HBeAg血清学转换及ALT复常,并在大部分患者比较治疗前后肝组织Knodell炎症坏死与Ishak纤维化计分情况。结果在治疗终点,A、B、C、D4组HBVDNA达到测不出水平的百分率分别为64.8%、32.4%、30.8%与2.8%;HBeAg血清转换分别为41.6%、27.0%、16.6%与5.6%;ALT复常率分别为89.2%、70.3%、83.3%与44.4%;Knodell与Ishak计分缓解率分别为45.8%、18.8%、12.9%、0.0%与39.4%、34.4%、30.4%、0.0%。结论IFNα-1b加SAI联合疗法对有活动性病毒复制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IFNα-1b或SAI单一疗法。
李旭红赖江琼潘兴南张建军李树清杨红王崇国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Α-1B
因特芬联合英路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1998年
我们自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应用因特芬(IFNα-2a)联合英路因(IL-2)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选择 病例来自我院传染病科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HBeAg、HBcAg、抗-HBc-IgM、前-S2抗原阳性者。分型诊断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随机分为三组。
李旭红王崇国黄以群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因特芬分型诊断肌肉注射传染病科
全文增补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