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斌
- 作品数:43 被引量:2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甘肃省康复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甘肃省医务人员对脑卒中后患者情感障碍及心理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
- 目的 调查甘肃省医务人员对情感障碍是否影响肢体恢复以及心理治疗的认识.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的省市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520例进行调查.结果 情感障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占97.26%,脑卒中后心...
- 姚惠侠冯海霞何君芳李亚斌
- 关键词:情感障碍肢体功能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治疗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治疗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02—2020-03于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神经康复科住院的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51例,按照随机数表分为2组,观察组26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MNST-V1.0)治疗,对照组25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贝克抑郁量表(BDI)、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疗效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4周后HAMD、SDS、BDI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HAMD、SDS、BDI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11.4±5.3)分、SDS(42.1±6.5)分、BDI(10.7±3.9)分及MBI(75.15±12.91)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颅脑损伤后青年抑郁患者的疗效显著。
- 李姣冯海霞李亚斌王红霞杨佳丽马中睿曹志刚刘忠
- 关键词:颅脑损伤抑郁日常生活能力
- 肉毒毒素在肢体痉挛及其它神经源性过度兴奋性疾病领域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
- 李亚斌冯海霞
- 甘肃省医护人员对脑卒中后患者情感障碍及心理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调查甘肃省医护人员对情感障碍是否影响肢体恢复以及心理治疗的认知状况。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的省市县级医院的医护人员520例进行调查。结果:情感障碍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占97.26%,脑卒中后心理治疗的需要占94.91%。结论:甘肃省医护人员认为情感障碍对肢体功能恢复有影响,并且非常需要心理治疗。
- 姚惠侠冯海霞何君芳李亚斌
-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镜像神经元康复训练系统对重型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
- 李亚斌冯海霞
- 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1年
- 目的探索整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后偏瘫抑郁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及康复治疗,干预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12周采用改良巴氏日常生活能力量表(MBI)、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SDS、MBI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合性心理治疗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偏瘫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 姚惠侠刘立冯海霞何君芳徐弢李亚斌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心理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脑卒中患者家属对负性情绪及心理治疗的认识状况调查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调查甘肃省脑卒中患者家属对负性情绪是否影响肢体康复以及心理治疗的认识。方法对甘肃省10家不同级别的省市县级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2010年收治的110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认为负性情绪对肢体功能恢复有影响的患者家属占77.17%,认为脑卒中后需要心理治疗的患者家属占83.46%。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家属认为负性情绪对肢体功能恢复有影响,并且非常需要心理治疗。
- 姚惠侠冯海霞何君芳李亚斌曹宏泰白佳佳徐涛
- 关键词:脑卒中家属负性情绪肢体功能心理治疗
-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初步观察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加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强化运动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对2组患者进行MAS(改良Ashworth量表)、IEMG(肌表面肌电积分值)、PROM(被动关节活动度)、10m MWS(10m最快步行速度)、FMA(Fugl-Meyer运动功能)、PCI(生理消耗指数)评分。结果治疗4周及8周后,2组MAS、IEMG、PROM、10m MWS、FMA、PC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PROM(4.39±1.25)°、10 m MWS(18.12±3.47)m/s、FMA(25.16±2.55)分、PCI(0.51±0.21)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S(1.54±0.48)分、IEMG(37.95±4.48)分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PROM(4.42±1.01)°、10m MWS(14.11±2.83)m/s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S(1.63±0.57)分、IEMG(46.94±8.17)分、FMA(26.44±2.12)分、PCI(0.47±0.15)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结合强化运动治疗可改善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 李亚斌冯海霞白佳佳苏明莉韩丽媛包爱强梁学镖乔小红
- 关键词:下肢痉挛A型肉毒毒素
- 颈外静脉与四肢静脉穿刺置管抢救重型颅脑损伤康复期休克患者的效果比较:系统评价/Meta分析
- 李亚斌冯海霞
-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依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下肢痉挛肌群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加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 w对两组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MAS)、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10 m最快步行速度(MWS)、Berg平衡量表(BBS)、肌表面肌电积分值(IEMG)、生理消耗指数(PCI)评分。结果治疗后4 w,两组MAS、FMA、10 m MWS、BBS、IEMG、PC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多点注射结合下肢康复机器人综合训练可改善卒中后下肢痉挛患者的步行能力,可作为一种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
- 李亚斌冯海霞李姣王红霞马中睿梁学镖杨佳丽包爱强王彦臣
- 关键词:下肢痉挛A型肉毒毒素下肢康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