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楠
- 作品数:28 被引量:121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MS-275阻断STAT3信号通路诱导U251细胞凋亡
-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促凋亡机制.方法:以不同药物浓度梯度和U251细胞分别共培养24、48、72h后,应用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瑞氏一姬姆萨染色法观...
- 冀保卫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刘宝辉郭振涛纪振刚朱晓楠
- 关键词:胶质瘤STAT3
- 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研究进展
- 2024年
-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发生于大中动脉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导致的心脑血管并发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小鼠模型不仅广泛用于As的机制研究,还运用于临床前药物的转化研究。常用的小鼠模型包括ApoE^(-/-)小鼠、LDLr^(-/-)小鼠等转基因小鼠。此外,一些基于手术或操作的新兴动物模型(如部分颈动脉结扎、AAV8-PCSK9-D377Y注射小鼠)也逐渐应用于As病理生理机制的探究。但由于A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一种模型可完全复制人As的形态及病理生理过程。
- 李臻刘骏辉朱晓楠刘志春徐海涛黄书岚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E
- 奥卡西平单药治疗癫痫间疗效及耐受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系统评价奥卡西平(OXC)单药治疗癫痫间的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医学电子数据库中筛选相关的RCT文献,参照Cochrane癫痫间组制定的检索策略,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用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和Review Manager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采用癫痫间总有效率、控制率、无效率、副作用退出率,副作用发生情况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共检索到7个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包括849例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本次分析,所有治疗时间均超过6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奥卡西平组和添加组在癫痫间发作总有效率(OR=3.89,95%CI 2.82~5.63,P<0.000 01)和控制率(OR=2.85,95%CI 2.10~3.86,P<0.000 01]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XC单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两组患者均有严重副作用而退出,奥卡西平组患者因副作用退出率较添加组明显减少(OR=0.20,95%CI 0.06~0.64,P=0.007;两组患者均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但OXC单药治疗组比添加治疗不良反应要少(OR=0.41,95%CI0.27~0.64,P<0.000 1)。结论癫痫间患者单药应用奥卡西平在控制癫痫间发作方面比常规添加组有显著差异,总有效率较高,且较添加组显示出较好的耐受性。两组均显示出较高比例的神经系统及全身不适的事件发生率,但奥卡西平单药治疗不良发应较低。可见癫痫间首次单药选用奥卡西平的疗效肯定,且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使用安全性。
- 陈其钻陈谦学郭振涛杨吉安朱晓楠
- 关键词:奥卡西平药物疗效药物耐受性META分析
- RhoE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Ras鸟苷酸结合蛋白超家族的新成员E(RhoE)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Myc-N1、Myc-RhoE质粒分别转染人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与Western blot法测定对照组、N1-U251、RhoE-U251 3组细胞株中RhoE和细胞周期素(Cyclin) D1的mRNA与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和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变化.结果 RhoE-U251组中RhoE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RhoE-U251组中Cyclin Dl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未转染组和转染空载体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胶质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RhoE可能是一种抑癌基因,瞬时高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瘤细胞株U251生长,其机制是通过下调细胞调控蛋白Cyclin D1促进细胞凋亡.
- 陈其钻郭振涛刘宝辉喻军华张申起朱晓楠杨吉安邓钢田道锋陈谦学
- 关键词:胶质瘤脱噬作用RHOE细胞周期素D1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背景与目的: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胶质瘤是神经肿瘤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对脑胶质瘤细胞株U25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药物浓度梯度与U251细胞分别共培养24、48和72h后,应用CCK-8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Transwell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Annexin V-FITC/PI法经流式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PCR检测IκB-α的RNA含量,免疫印迹检测IκB-α蛋白、磷酸化IκB-α蛋白和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结果:MS-275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MS-275药物浓度40nmol/mL,与U251共培养72h,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9.0±1.7)%;经药物作用72h后,U251细胞凋亡率为(29.000±2.306)%;实时定量PCR检测IκB-α的RNA含量随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免疫印迹检测提示IκB-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IκB-α蛋白磷酸化被抑制,PARP被剪切。结论:MS-275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机制是通过抑制IκB-α蛋白磷酸化诱导凋亡实现的。
- 冀保卫陈谦学田道锋吴立权刘宝辉郭振涛王龙朱晓楠张申起
-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胶质瘤IΚB-Α
- 胶质瘤细胞株化疗敏感性与骨形成发生蛋白4之间的关系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骨形成发生蛋白4(BMP4)与胶质瘤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构建布有各级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标本的组织芯片,评估BMP4与锰超氧化物岐化酶(MnSOD)、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2(bcl一2)表达的相互关系。构建替莫唑胺(TMZ)耐药细胞株,检测BMP4表达变化。转染BMP4质粒体进入多药耐药细胞株,检测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变化。结果BMP4蛋白在标本中的平均吸光度(A)值于WHOI级中为0.3320±0.0065,WHOII级中为0.2485±0.0066,WHOHI级中为0.1701±0.0083,WH01V级中为0.0831±0.0077,其表达强度随肿瘤级别的增高存在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P4表达强度与MnSOD表达呈负相关(r=-0.821,P〈0.05),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r=-0.711,P〈0.05)。TMZ耐药细胞株成功构建,其BMP4表达明显降低(P〈0.05)。将BMP4质粒体转染人耐药细胞株后,TMZ对空白组(耐药细胞株)的抑制率为(2.10±0.04)%,TMZ对转染组的抑制率为(45.7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P4与肿瘤的化疗敏感性相关,它与TMZ引起的胶质瘤细胞耐药有关。
- 刘宝辉陈谦学纪振刚郭振涛冀保卫朱晓楠董慧敏吴立权田道锋蔡强
- 关键词:胶质瘤化疗敏感性
- 胶质瘤中miR-383与其靶向circ_001634相互调控机制及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脑胶质瘤中circ_001634的表达以及与miR-383的相互调控关系及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circ_001634的表达情况,及分别过表达circ_001634与miR-383后对相互的影响,非锚定依赖性生长实验检测转染circ_001634后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iR-383下游基因CC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irc_001634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升高;过表达circ_001634能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且能下调miR-383表达,并抑制CCND1表达;同时过表达miR-383,也能够抑制circ_001634表达。结论胶质瘤特异性circ_001634表达升高是miR-383表达下调和功能受抑制重要调控机制,circ_001634与miR-383的相互调控很可能是胶质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 许州陈谦学李明昌刘宝辉王龙张申起冀保卫朱晓楠
- 关键词:胶质瘤U251细胞
- 烟雾病联合血运重建术术后高灌注综合征非手术技术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成年烟雾病患者(MMD)联合血运重建术后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行联合脑血运重建术的成年MMD患者81例(92侧)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并发CHS将患者分为CHS组(31侧)和非CHS组(61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CHS的危险因素。结果:81例患者的92侧脑联合血运重建术均成功,术中及术后显示桥血管均通畅。术后31侧(33.70%)出现CHS,且2周内经保守治疗症状完全恢复。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手术侧别、术前红细胞比积、术前相对脑血容量(rCBV)、术中最低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术后第1日总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侧手术(OR=4.586,95%CI:1.484~14.167,P=0.008)、术中最低PaCO_(2)较低(OR=0.756,95%CI:0.616~0.928,P=0.007)、术前rCBV较高(OR=1.045,95%CI:1.007~1.085,P=0.022)和术后第1日总蛋白较低(OR=0.791,95%CI:0.666~0.938,P=0.007)是MMD患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并发CH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左侧手术、术中最低PaCO_(2)较低、术前rCBV较高和术后第1日总蛋白较低是MMD患者联合血运重建术后并发CHS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吴明洪李臻朱晓楠耿荣鑫刘骏辉徐海涛黄书岚
- 关键词:烟雾病手术后并发症高灌注综合征
- SSRP1表达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其基因集富集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SSRP1和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SSRP1对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预测SSRP1影响乳腺癌进展的方式。方法:收集NCBI的基因表达汇编(GEO)中的编码基因表达谱数据集,对乳腺癌肿瘤样本表达谱资料及其对应的临床信息进行病理指标的回顾性分析(卡方检验)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利用GSEA方法分析预测SSRP1高表达样本中富集的基因集。结果:在乳腺癌中,SSRP1呈现高表达;高表达SSRP1的乳腺癌样本与患者年龄、p53突变及缺失、雌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孕激素受体表达水平及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SSRP1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P<0.05);SSRP1高表达的乳腺癌样本富集了与DNA复制、有丝分裂、细胞周期和DNA损伤修复相关的基因集。结论:SSRP1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癌基因,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并可作为乳腺癌的诊疗靶点。
- 陶祥丁千山张文斐吕翰林张申起刘宝辉朱晓楠陈治标王军民陈谦学
-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预后
- 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13例诊疗体会及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部位小脑出血的临床表现、发生机制、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12月发生的13例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病例,分析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预后及发生机制。结果13例患者术后表现为头痛10例,神志恍惚3例,呕吐5例,一侧肢体肌力降低2例,昏迷3例,麻醉苏醒延迟2例。13例患者中,有6例发生于双侧,7例发生于单侧,3例因出血多(超过10mL),神志昏迷,行二期或者三期手术(颅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脑室外引流术),10例经保守治疗出血全部吸收,13例经积极治疗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分析倍例手术记录发现,术中均释放脑脊液降低颅内压操作。结论头痛、呕吐、麻醉苏醒延迟、意识水平下降及肢体肌力降低为动脉瘤显微夹闭术后远隔小脑出血的常见表现。一旦发生远隔部位小脑出血,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术中颅内压的骤然改变可能是远隔部位小脑出血发生的机制。
- 刘宝辉王军民田道锋张申起陈治标徐海涛李明昌蔡强吴立权王龙冀保卫朱晓楠邓刚陈谦学
- 关键词: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