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云昌

作品数:98 被引量:74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6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机械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气象
  • 20篇水汽
  • 18篇卫星
  • 18篇北斗
  • 17篇导航
  • 17篇降水
  • 16篇可降水量
  • 16篇降水量
  • 13篇大气可降水量
  • 12篇GPS
  • 11篇探空
  • 10篇导航卫星
  • 9篇GNSS
  • 8篇遥感
  • 7篇导航卫星系统
  • 7篇地基GPS
  • 7篇卫星系统
  • 7篇廓线
  • 7篇MET
  • 6篇导航系统

机构

  • 87篇中国气象局
  • 17篇南京信息工程...
  • 14篇国家卫星气象...
  • 8篇成都信息工程...
  • 7篇北京航空航天...
  • 7篇武汉大学
  • 5篇香港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市气象局
  • 3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广东省气象局
  • 2篇山东省气象信...
  • 2篇天津市气象科...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家基础地理...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98篇曹云昌
  • 31篇涂满红
  • 27篇梁宏
  • 21篇王海深
  • 18篇胡姮
  • 10篇雷勇
  • 8篇方宗义
  • 8篇夏青
  • 7篇王晓英
  • 6篇张恩红
  • 6篇李昌兴
  • 5篇尹聪
  • 5篇朱彬
  • 5篇李黄
  • 5篇陈永奇
  • 4篇邵楠
  • 4篇李峰
  • 4篇沙奕卓
  • 4篇马舒庆
  • 4篇王洪

传媒

  • 9篇气象科技
  • 5篇气象
  • 4篇气象水文海洋...
  • 3篇测绘学报
  • 3篇气象学报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地震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2篇全球定位系统
  • 2篇气象与环境科...
  • 2篇气象科技进展
  • 1篇测绘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9篇2024
  • 3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7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GNSS/MET电源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GNSS/MET电源监控装置,包括主控制器系统模块和与主控制器系统模块电连接的供电单元、供电信号监控单元、显示器模块、温湿度子机、4G全网通模块、数据通信接口模块,4G全网通模块通过RJ45/4G模块...
梁静舒梁宏曹云昌涂满红王海深胡姮赵盼盼邵楠雷勇胡学英刘金城
文献传递
山基和地基GPS联合探测大气折射率廓线的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通过在河北省雾灵山及其周边地区开展的山基 GPS 掩星观测和层析试验,利用掩星和层析反演大气折射率的方法,共获取575条山基掩星的折射率廓线和120条 GPS层析的湿折射率廓线。比较山基掩星和探空获取的大气折射率表明,二者系统偏差在1%左右,标准差为2%~3%,不同接收机反演的折射率符合精度优于1%,表明所选用的接收机在地面试验中基本可以满足对大气掩星观测的需求;山基掩星、GPS 层析和探空三种方法获取的大气湿折射率比较表明,三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从另一个方面进一步验证了山基掩星观测的效果;试验表明在低层山基掩星具有很好的垂直分辨率和精度,可以和 GPS 层析对整个对流层的探测互为补充,在大气探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曹云昌胡雄符养杨光林毕研盟
关键词:大气折射率GPS气象学
一种积雪深度探测芯片
本公开涉及气象探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积雪深度探测芯片,包括:处理器;两个高密度连接器,分别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分别用于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其中高密度连接器为双排对置排列的100针连接器;其前端至后端设置有多个功能接口...
梁静舒梁宏曹云昌赵盼盼涂满红王海深胡姮雷勇张本志刘达新贾小芳
北斗探空仪在气象探中的应用
北斗GPS探空仪研究是北斗导航系统气象应用的重点项目之一,而探空仪测风性能是整个探空仪研究重点技术问题。本文利用中国气象局组织国内相关厂家联合研制的北斗导航探空仪,通过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种方式进行了测风性能的研究和分析...
张恩红曹云昌李黄
关键词:测风国产化
文献传递
利用地基GPS数据分析北京“7·21”暴雨水汽特征被引量:12
2015年
基于北京"7·21"暴雨期间北京地基GPS网全天时全天候观测数据,利用水汽反演软件得到大气可降水量(PWV:Precipitable Water Vapor)时空变化序列,通过与探空对比,显示出地基GPS技术探测对流层大气水汽具明显的高时空分辨率优势;与FY2D卫星探测的云图变化序列对比,充分反映了利用GPS观测数据反演的PWV的可靠性与一致性;与实际降雨量对比,两者高度相关性显示了地基GPS技术对暴雨监测和预警的积极意义。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来临之前的24~36h的PWV值持续在较高(〉40mm)的位置,已有出现暴雨征兆。在暴雨之前的几个小时PWV持续性爆发性发展(每小时PWV增加10~20mm),已充分具备了产生暴雨的必要条件。因此,有效地利用GPSMET技术对天气预报的准度和精度将有很大改善。
张恩红曹云昌王晓英王洪
关键词:地基GPS暴雨可降水量加权平均温度
地基GPS与常规探空所测可降水量的比对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文章介绍了常规探空和地基GPS遥感两种方式测量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原理及解算方法。通过对全国4个不同台站2011年8月至2011年11月实际探测结果的比对分析,说明两种测量方法所得结果具有一致性,两种数据可以联网使用。地基GPS遥感水汽探测可以弥补常规探空探测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足,而用常规探空结果可以对地基GPS遥感水汽进行监测和校准。地基GPS探测的可降水量的连续增大和快速变化信息结合常规探空数据,对强降水的可能性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指引。
胡姮李伟曹云昌
关键词:可降水量
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与局地降水关系的初步分析被引量:86
2005年
该文利用 2 0 0 2年“973”项目安徽GPS外场试验和 2 0 0 0年北京GPS/VAPOR试验积累的资料对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与局地降水之间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降水前后 ,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有很大的变化 ;在 2 0 0 2年入梅前后 ,其变化甚至大于 30mm ;在海拔高的山区台站 ,2h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增量和本站是否发生降水关系密切 ;多数情况下 ,降水出现在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迅速增加的 3~ 4h内 ;每小时降水量峰值和GPS遥感的大气可降水量增量的大小有关。
曹云昌方宗义夏青
关键词:可降水量遥感降水关系台站
基于气象要素内插的GPS水汽反演方法研究与精度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准确获取测站气压和温度对GPS水汽反演至关重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较大,我国GPS气象站网有部分站点未布设气象传感器,无法准确获取测站的气压和温度,其对测站上方水汽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提出一种增加高度订正的反距离加权法,并利用全国113个GNSS气象站(包括25个实验站点,88个插值站点)的连续3个月的气象数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内插得到的气压和温度的均方差为1.53 hPa和1.18 K,平均偏差为0.94 hPa和0.82 K。精度随着内插站点与实验站点之间高差的增大,偏差随之增大。最后将内插得到的气压和温度应用于GPS水汽解算,并与GPT-2模型的精度对比。内插气象数据得到的PWV(Precipitale Water Vapor)的均方差和平均偏差为0.59 mm和0.38 mm,精度明显优于GPT-2模型。
涂满红许九靖曹云昌王晓英赵兴旺柯福阳
关键词:GPS气象要素可降水量
GNSS/PWV在一次梅雨期暴雨中的模式预报应用
2024年
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监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一种连续获取大气水汽信息的有效手段,对于区域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观测与预报有重要作用。基于长三角GNSS应用示范网,开展GNSS/PWV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三维变分同化应用试验,通过设计5个试验方案对2010年7月的一次梅雨期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考查区域地基GNSS/PWV资料在梅雨期降水过程中对初始场和预报结果的改进能力。通过预报分析表明:本次梅雨期暴雨数值模式预报加入GNSS/PWV的同化方案相比于常规资料同化方案24小时降水预报效果改善超过20%,48小时后也可提高约12%。可见GNSS/PWV资料可以很好改进观测区域内的水汽分布,提供与暴雨天气紧密联系的水汽信息,有效改善了数值天气模式中的中尺度系统移动速度的48小时预报结果,进而提高降水落区预报。
杜明斌曹云昌朱佳蓉王晓峰戴建华梁宏储海史军
关键词:数据同化梅雨TS评分
水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公开的实施例公开了水汽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获取观测站点对应的水汽相关信息和对应水汽相关信息的地面气象信息,其中,水汽相关信息包含大气延迟,地面气象信息包括地面气压、...
王海深刘玉宝刘月巍曹云昌梁宏胡姮梁静舒涂满红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