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晁爱军

作品数:63 被引量:52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7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骨质
  • 24篇骨质疏松
  • 18篇骨折
  • 15篇老年
  • 12篇髋部
  • 10篇髋部骨折
  • 10篇细胞
  • 9篇骨细胞
  • 8篇老年髋部
  • 6篇破骨
  • 6篇破骨细胞
  • 6篇骨质疏松症
  • 5篇代谢
  • 5篇老年髋部骨折
  • 4篇血糖
  • 4篇血压
  • 4篇造血
  • 4篇造血系统
  • 4篇去卵巢
  • 4篇去卵巢小鼠

机构

  • 55篇天津医院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吉林大学
  • 2篇江苏大学附属...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体育学院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62篇晁爱军
  • 9篇刘洁
  • 7篇杨福军
  • 7篇王莉
  • 6篇李雨民
  • 6篇崔秀丽
  • 5篇孙元明
  • 5篇曹虹
  • 4篇王莉
  • 4篇刘高华
  • 3篇宋倩
  • 3篇于卫红
  • 3篇朱珊
  • 3篇马健
  • 3篇胡玮
  • 3篇程静
  • 2篇吴岩
  • 2篇张智海
  • 2篇齐宝庆
  • 2篇陈妍

传媒

  • 8篇中国骨质疏松...
  • 4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华骨质疏松...
  • 2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内...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天津护理
  • 1篇开卷有益(求...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去卵巢小鼠造血系统的改变对骨细胞的影响实验研究
孙元明杨福军晁爱军李雨民
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常规部分参数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入院后血常规中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及白细胞/血红蛋白(Hb)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75例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血常规、生化常规等临床资料,并按年龄及标本采集时间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抽取275例健康查体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 WBC、NT、N%、WBC/Hb水平,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各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0~12 h组与其他各组比较,12~24 h组与48~60 h组及60~72 h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由于机体应激反应,WBC、NT、N%、WBC/Hb明显升高,骨折12 h后开始有下降趋势,48 h后下降更明显。此时少数患者上述指标无下降趋势甚至持续升高时,需进一步评估应激反应及合并感染等不良情况的可能性以指导诊疗。
崔秀丽晁爱军杨燕
关键词:骨质疏松髋部骨折
老年髋部骨折非手术患者肌肉减少症发生机制的探讨
2021年
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近年将肌肉减少症定义为随年龄增加,骨骼肌量、肌力及其功能下降的一种综合征[1]。人体骨骼肌数量50岁后以每年1%~2%递减;约35岁始,肌肉量、肌强度和肌力都开始下降,而后二者的下降程度又远大于前者[2-3]。不同人种之间也表现出同样趋势,巴西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4],成年人在不同身体功能测试中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宋倩晁爱军
关键词:髋部骨折骨质疏松发病机制
不同性别体重指数与身体成份构成及脂肪分布的关系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 研究不同性别人群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Hologic QDR4500W型骨密度仪对188名受检者的身体成份进行测量,计算出身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矿物质含量、躯干脂肪百分比及躯干脂肪占全身总量百分比。同时测量体重及身高,计算出体重指数。采用线性相关分析研究身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矿物质含量、躯干脂肪百分比及躯干脂肪占全身总量百分比与体重指数间的相关关系,计算回归方程系数。结果男女性间体重指数不存在差别,但身体成份构成存在明显不同。男性中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和矿物质含量均呈中等相关关系,而在女性矿物质含量与体重指数不相关。回归方程中在男性身体脂肪含量、肌肉含量和矿物质含量三个指标均进入方程,而女性仅脂肪含量一个指标进入方程。结论男女两性间身体成份构成存在着明显差别。体重指数与身体脂肪含量及分布呈一般相关关系。相比男性,体重指数更适合于描述女性脂肪代谢情况。
晁爱军朱珊胡玮孙志明王莉
关键词:体重指数身体成份脂肪代谢体脂分布
非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变化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2001年
目的 了解心功能不全的恶化 ,对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97例冠心病住院患者 ,根据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标准分为四组 ,检测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 (Holter) ,分析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及其类型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功能 I级组中 1 8例 (4 1 .86%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 1 4例 (3 2 .5 6% ) ,频发室性心律失常 4例 (9.3 0 % ) ;心功能 级组中 68例 (5 5 .74%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 45例 (4 4 .2 6% ) ,频发室性心律失常 45例 (3 6.89% ) ;心功能 级组中 3 3例 (5 5 %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 2 0例 (3 3 .3 3 % ) ,频发室性心律失常 1 3例 (2 1 .67% ) ;心功能 级组中 42例 (5 8.3 3 % )发生室性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 2 5例(3 4.72 % ) ,频发室性心律失常 1 7例 (2 3 .61 % ) ,由多格表 x2检验结果看 ,各级别心功能不全组中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除联律和持续或非持续性室速二组外并无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非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数量与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无关 ,但联律和持续性或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在重度心功能不全患者发生率增加。
晁爱军陈妍于卫红
关键词: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
肾脏钙的调控及高尿钙的临床诊治
2021年
本文概括了肾脏钙的代谢及调节因素,有利临床诊疗中对高尿钙病因的理解;同时本文回顾了高钙尿症的原因、临床识别及治疗,尤其概括了罕见病因的概述及强调了营养、药物等影响因素及相关的治疗指导。
崔秀丽晁爱军
关键词:高钙尿症尿钙肾小管
骨代谢生化指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被引量:108
2019年
骨代谢生化指标包括钙磷代谢调节指标、骨形成标志物、骨吸收标志物、激素与细胞因子。骨代谢生化指标分别来源于骨、软骨、软组织、皮肤、肝、肾、小肠、血液及内分泌腺体等,是由成骨细胞或破骨细胞分泌的酶和激素,以及骨基质的胶原蛋白代谢产物或非胶原蛋白。骨代谢生化指标可及时反映骨转换状态,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用于骨质疏松诊断分型、预测骨折风险、抗骨质疏松治疗疗效评价,以及代谢性骨病的鉴别诊断。并且在骨质疏松流行病学、发病机制、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张萌萌张秀珍邓伟民张智海徐辉葛继荣王永福黄宏兴史晓林张东伟毛未贤马倩倩高远郭郡浩张红红张晓梅印平赵方晁爱军张岩李英华李毅中赵国阳董红宇吴岩吴涤邹军周惠琼
关键词:骨代谢激素细胞因子
金天格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被引量:17
2022年
目的 评价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9年5月,前瞻性纳入来自全国16个中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减少患者,采用分层区组随机方法,随机分配患者至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其中试验组口服金天格胶囊和碳酸钙片模拟剂,对照组口服碳酸钙片和金天格胶囊模拟剂,疗程均为52周。以干预52周时的腰椎1-4(L1-4)、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作为主要疗效指标;骨转换标志物[包括血清1型前胶原N-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清1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疼痛评分及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作为次要结局指标。安全性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肝肾功、血钙等血尿生化指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金天格胶囊+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6例及对照组(碳酸钙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168例完成了52周的治疗及随访。两组治疗24周时即观察到L1-4骨密度较基线明显升高,至52周时金天格组与对照组L1-4骨密度仍显著高于基线,分别较治疗前增加0.99%(-1.52%,3.55%)和1.46%(-0.71%,3.81%),均P<0.025。两组骨转换标志物的变化在用药12周时出现,于24周时下降至最低水平,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主要症状评分均较基线显著降低,且52周时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00,3.00)vs.3.00(0.00,5.00),P<0.001]。两组疼痛症状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治疗24、36及52周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新发骨折与跌倒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未出现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金天格胶囊联合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能够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其效果�
王鸥夏维波成志峰夏培金王亮沈洁孔西建曾玉红晁爱军闫莉梅林华孙海飚程群朱梅胡侦明章振林唐海尚美霞
关键词:金天格胶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随机对照试验骨密度
注射甲状旁腺素相关肽6个月后停药18个月骨密度随访
2019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注射6个月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随后停药18个月时,对于骨密度是否仍存在作用。方法以采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注射6个月的32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年龄匹配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2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及停药18个月时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6个月后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平均增加(1.115±3.711)%,全髋骨密度下降(0.498±2.871)%,股骨颈骨密度增加(0.127±4.912)%;对照组在腰椎下降(1.773±2.626)%,全髋下降(1.255±3.02)%,股骨颈增加(1.959±4.065)%;除腰椎外,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治疗18个月时,治疗组腰椎骨密度增加(2.210±8.171)%,全髋下降(0.734±4.266)%,股骨颈下降(1.854±4.184)%;对照组腰椎下降(2.004±5.065)%,全髋下降(3.271±3.003)%,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下降(2.704±2.659)%,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人群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应用甲状旁腺相关肽6个月,随后停药18个月时,对腰椎和全髋骨密度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刘洁晁爱军曹虹王莉
关键词:甲状旁腺素相关肽绝经后骨质疏松骨密度
医疗机构骨质疏松专科建设专家共识被引量:1
2024年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8.7%,约2.64亿人。骨质疏松症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32%,具有患病率高、治疗费用高、致残率和致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当前我国骨质疏松专科建设不足,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骨质疏松防治需求,迫切需要规范化的指导文件,进一步满足社会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要求。基于此,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组织国内骨质疏松、老年病及相关领域的专家,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及本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专业指南及共识,结合我国具体的临床实践,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撰写了本专家共识,旨在提升我国医疗机构骨质疏松专科建设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临床服务能力。
黄宏兴晁爱军程群孔西建李盛华刘康梁江声马勇沈霖史晓林万雷张志海曾玉红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疗机构骨质疏松专科建设专家共识委员会
关键词:骨质疏松专科建设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