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勇
- 作品数:81 被引量:219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杰出人才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EHECO157∶H7志贺样毒素Ⅱ结合亚单位Stx2B的基因克隆、表达与纯化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Shiga liketoxin2B,Stx2B),并对其初步纯化。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 O157∶H7基因组扩增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的编码基因stx2b,T-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2b(+)-stx2b,经测序鉴定后转化E.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以Tricine-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目的蛋白的表达,并采用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结果扩增的stx2b基因约210bp;原核表达质粒pET-22b(+)-stx2b经酶切和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并在E.coliBL21(DE3)中得到高效可溶性表达,蛋白表达率约30%;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Mr)约7×103;经固相镍离子亲和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1%。结论EHEC O157∶H7志贺样毒素B亚单位的高效表达与初步纯化,有利于进一步的生物学性质研究。
- 马颖毛旭虎邹全明易勇程建平曾明张卫军
- 关键词:基因克隆原核表达纯化
- 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特性,为减少其发病率及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01-2014-12我院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统计感染菌株的分布及耐药特性。结果:本次研究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共249例,发生CRBSI共75例,感染率为30.1%,千导管CRBSI日发病率为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采取股静脉置管、导管留置时间≥15d、APACHEⅡ评分为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75例CRBSI患者共检出90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35株(38.9%),对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抗菌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相对敏感,而对其余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G+球菌共检出31株(34.4%),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均敏感;真菌共检出24株(26.7%),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较敏感。结论:减少股静脉置管及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可以减少CRBSI的发生率;G-杆菌、G+球菌、假丝酵母菌属均为CRBSI常见致病菌,临床经验性治疗时可首选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并尽快获取致病菌,根据药敏结果更改抗生素。
- 易玲娴张长春易勇贾晓君张淑敏高洁
-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耐药率
- 采血管与检验质量保证被引量:2
- 2010年
- 敬华易勇陈兴明肖敏李丹许丽艳贾莉萍刘春雷
- 关键词:采血管
- EHEC O157:H7紧密粘附素胞外区的晶体结构及功能研究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是一种重要的新发传染病病原菌。自1975年被首次分离、1982年被确认为致病菌以来的20多年中,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都有不同规模的暴发流行。EHEC O157:H7感染可使人患腹泻、...
- 易勇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晶体结构蛋白质
- 文献传递
- 一种高效融合表达载体
- 本发明利用EspA(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III型分泌蛋白A)作为融合伴体,构建一种高效原核融合表达载体。此载体含有T7强启动子、编码EspA伴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区(包括柔韧区、6组氨酸纯化位点、肠激酶切割...
- 毛旭虎邹全明刘艳青王庆旭余抒顾江杨琴易勇杨珺张卫军程建平马颖童文德
- 文献传递
- 失重环境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失重环境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失重组和对照组,每组又分别设1~7d共7个时相点,每时相点失重和同步对照各6只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建立失重动物模型,应用TUNEL法原位检测失重大鼠肝组织中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PV一6001法检测大鼠肝组织p53表达。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各组悬尾大鼠肝组织中均可见阳性染色细胞,细胞核呈黄棕色颗粒,少数细胞质淡染;失重1~5d组凋亡细胞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77.608,P〈0.05),失重6d和7d组细胞凋亡指数与对照组接近。p53阳性染色颗粒均位于细胞核内,呈颗粒状、弥漫性或混合型等多种表现,悬吊早期大鼠肝组织中p53表达阳性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F=113.063,P〈0.05),失重1d组最为明显,悬吊后期和对照组标本中见少量阳性染色细胞。结论肝细胞凋亡和p53表达变化与失重应激反应和失重耐受有密切关系。
- 崔彦董家鸿周金莲张铭李成林刘子沛易勇张建中
- 关键词:失重肝脏细胞凋亡P53
- 一种高效融合表达载体
- 本发明利用EspA(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Ⅲ型分泌蛋白A)作为融合伴体,构建一种高效原核融合表达载体。此载体含有T7强启动子、编码EspA伴体蛋白的核苷酸序列、连接区(包括柔韧区、6组氨酸纯化位点、肠激酶切割位点...
- 毛旭虎邹全明刘艳青王庆旭余抒顾江杨琴易勇杨珺张卫军程建平马颖童文德
- 文献传递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黏附素免疫保护性片段的基因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 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EHEC)O1 5 7∶H7紧密黏附素 (intimin)免疫保护性片段 (intiminC30 0 )。方法 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O1 5 7∶H7基因组扩增紧密黏附素及其免疫保护性片段的编码基因eae与eaeC30 0 ,T 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 2 8a(+) eae及pET 2 8a(+) eaeC30 0 ,经测序鉴定后转化E .coliBL2 1 (DE3) ,IPTG诱导表达 ,PAGE检测。结果 PCR法自EHECO1 5 7∶H7基因组扩增出了约 2 80 0bp和 90 0bp的目的片段 ;原核表达质粒pET 2 8a(+) eae及pET 2 8a(+) eaeC30 0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转化E .coliBL2 1 (DE3)后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约 2 5 %和 30 %;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 96× 1 0 3和 35× 1 0 3,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均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结论 EHECO1 5 7∶H7紧密黏附素免疫保护性片段经基因克隆后获得了较高的表达量 ,为进一步的生物学性质及免疫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 易勇邹全明程建平毛旭虎曾明朱永红童文德
-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免疫保护性片段BL21(DE3)EHEC蛋白表达率
- 综合ICU多重耐药产气肠杆菌流行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了解笔者医院综合ICU病房多重耐药产气肠杆菌的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笔者医院2014年5月1日~7月30日综合ICU病房内检出产气肠杆菌的患者,统计其相关临床资料,并对检出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24例患者共检出33株产气肠杆菌,其主要来源为呼吸道标本,占72.7%(24/33).其中多重耐药菌株(multi-drug resistant,MDR)检出32株,占97.0%,广泛耐药(extensive-drug resistant, EDR)菌株检出7株,占21.2%.产气肠杆菌除对替加环素全部敏感外,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复合制剂及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7.0%、78.8%、93.9%及90.9%.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厄他培南及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93.9%、90.9%和100%.结论 多重耐药产气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具有很高的耐药率,临床工作者应予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降低其耐药率.
- 易玲娴张长春易勇贾晓君张淑敏高洁王嵩姜生茂
- 关键词:肠杆菌属产气肠杆菌耐药性
- EHEC0157:H7紧密黏附素及突变体与受体Tir的结合特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表达纯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的紧密黏附素(intimin)及突变体intiminN916Y,并构建其转位紧密黏附素受体(translocatedint intin receptor,Tir)结合片段(intiminbinding domain,Tir-IBD),通过BIACore技术检测紧密黏附素及突变体intiminN916Y与Tit.IBD蛋白质相互作用特性的变化,探索特定氨基酸的突变对其黏附结合功能的影响。方法设计引物采用PCR法自EHEC0157:H7基因组扩增Tir—IBD的编码基因tir-~d,TA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1a(+)-tir—ibd,经测序鉴定后转化最coliBL21(DE3),IPTG诱导表达,PAGE检测。目的蛋白经Ni.NTA亲和纯化后,再用阴离子交换柱ResourceQ和分子筛柱Superdex200进行纯化。同时按包涵体复性后纯化的方案制备紧密黏附素及突变体intiminNgl6Y,将所得高纯度目的蛋白Tir-IBD适当稀释后耦联BIACore3000配套的NTA芯片,在25℃和37℃条件下分别以紧密黏附素及突变体intim.inN916Y作为流动相进行BIACore检测。结果EHEC0157:H7基因组扩增出了约270bp的目的片段;原核表达质粒pET-21a(+)-tir-ibd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设计序列一致。转化EcoliBL21(DE3)后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率约15%;PAGE初步测定目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肘,)约10x103,破菌后电泳证实目的蛋白为可溶表达。Ni-NTA亲和纯化和阴离子交换纯化效果明显,高纯度的Tir-IBD蛋白耦联NTA芯片,在25℃和37℃条件下对紧密黏附素及突变体intiminN916Y与'Fir.IBD相互作用的BIACore检测结果显示,intiminN916Y特定氨基酸的突变对其结合能力有明显影响并呈温度依赖性。结论EHEC0157:H7的紧密黏附素、突变体intiminN916Y及Tir-IBD经基因克隆后获得了较好的表达,纯化后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蛋白相互作用的BIACore检测体系,证明intiminN916Y特定氨基酸的突变对其结合能力有明显影响并
- 易勇肖敏罗萍樊峥贾莉萍魏平陈兴明李丹刘春雷高峰王贵华司少艳毛旭虎邹全明敬华
-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