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斌
作品数:
2
被引量:35
H指数:1
供职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葛宏力
福建农林大学
蒋芳市
福建农林大学
林金石
福建农林大学
黄炎和
福建农林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指纹
1篇
泥沙
1篇
泥沙来源
1篇
侵蚀产沙
1篇
侵蚀泥沙
1篇
花岗岩
1篇
产沙
机构
2篇
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2篇
张旭斌
1篇
黄炎和
1篇
林金石
1篇
蒋芳市
1篇
葛宏力
传媒
1篇
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2篇
2012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南方花岗岩区典型崩岗侵蚀泥沙来源研究
崩岗侵蚀是一种特殊的侵蚀形式,了解崩岗侵蚀产沙过程是研究崩岗侵蚀机理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3条典型崩岗,在每条崩壁上从下到上采集土样,分析其在不同粒径下的元素含量,筛选出含量显著差异的元素作为最佳...
张旭斌
关键词:
泥沙来源
文献传递
南方花岗岩区典型崩岗侵蚀产沙来源分析
被引量:35
2012年
研究分析了典型崩岗泥沙源地的31种土壤理化性质,利用Kruska-Wall无参检验结合多元回归分析筛选指纹因子体系,通过多元混合模型得出侵蚀泥沙来源。结果表明:该典型崩岗筛选出的8种指纹因子累积正确判别率达到96.87%,可以组成指纹因子体系。多元混合模型结果表明崩积堆泥沙样品超过60%来源于红土层,但在冲积扇中的沉积泥沙仅有10%左右来源于红土层,其余90%的泥沙都来源于砂土层和碎屑层。这表明红土层有较强抗侵蚀能力,崩塌后会残留在崩积堆上。但由于红土层细颗粒含量较多,在二次侵蚀作用下红土层泥沙大都被径流带出崩岗。组合指纹法在崩岗中的成功应用,为高效、定量研究崩岗侵蚀泥沙来源提供可能。
林金石
黄炎和
张旭斌
葛宏力
林敬兰
蒋芳市
关键词:
花岗岩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