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晋东
- 作品数:59 被引量:269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美国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2.0版本的发展被引量:3
- 2021年
- 美国西海岸地区ShakeAlert地震预警系统能够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前发布地震警报,从而减轻地震造成的灾害.经过近十余年的发展,ShakeAlert系统研发已基本完成,2019年10月17日,ShakeAlert 2.0系统开始在加利福尼亚全州进行测试,正式向全州公众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本文回顾了ShakeAlert 2.0地震预警系统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台站观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数据处理与警报中心、测试与认证平台、信息发布系统和终端用户显示等情况,旨在分析ShakeAlert 2.0系统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巨大效用以及对中国地震预警系统发展的借鉴.
- 刘赫奕宋晋东李山有
- 关键词:地震预警
- 基于地震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烈度衰减关系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烈度衰减模型为椭圆衰减模型,这种烈度衰减模型在对中强地震烈度等震线形状的描述比较接近,而对于断层长度较大的强震高烈度区的描述存在较大的偏差。而大震真实的烈度等震线形状在近场接近于"跑道"形状,而在中远场又趋近于"椭圆"。如何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近似这两种模型的烈度衰减模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烈度衰减关系的建立方法。并搜集了我国38次震级(Ms)大于6级的地震,对本文提出的衰减关系建立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等震线面积和长轴半径的衰减关系能够很好地拟合实际地震等震线的形状。
- 卢建旗李山有李伟宋晋东程钰翔
- 关键词:等震线强震
- CEEMDAN-LSTM框架下的天然地震与矿震区分技术研究
- 2024年
- 准确识别矿震和天然地震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使用纯粹的天然地震目录进行活断层划分、强震预测、应力场计算等更深层的地震学研究。另一方面,确定完善的矿震目录有助于开采部门对相关行为进行监管。从矿震和天然地震的频谱特征入手,通过对数据的短周期面波进行识别,利用改进的完全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法(CEEMDAN),结合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对辽宁地区和日本的矿震与地震事件进行了区分研究。首先对矿震和天然地震的波形数据进行基线矫正、P波到时等预处理;然后使用CEEMDAN分解出不同的固有模态函数(IMFs),并通过提取IMFs的方差贡献率作为特征来识别矿震的短周期面波成分;之后将其输入LSTM模型进行分类训练,最终形成准确的分类模型。结果表明,CEEMDAN-LSTM模型能有效解决模态中噪声与短周期面波的混叠问题,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分类成功率显著提高。此外,还探讨了不同分类特征和不同分类模型的优势与局限,为未来地震事件的自动识别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新思路。这不仅增强了对矿震与天然地震特征的理解,也为地震预警与灾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指出未来研究可以更进一步从速度上优化该模型,同样也可以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更多的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分类。
- 闫昭阳朱景宝刘赫奕宋晋东李山有
- 关键词:矿震地震预警信号处理
- 一种地震震级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震震级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地震波形的位移数据;根据所述位移数据与预先构建的地震特征库获得所述地震波形基于时间窗的物理特征值;将所述位移数据输入预先构建的特征提取...
- 朱景宝宋晋东李山有
- 一种基于特征波形的地震震级估算方法和装置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特征波形的地震震级估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基于特征波形的地震震级估算方法包括:获取地震的特征波形数据;使用神经网络模型中的特征提取模块对特征波形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特征数据;使用神经...
- 宋晋东朱景宝李山有
- 文献传递
-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信号分类
- 2024年
- 以准确区分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为目标,构建了一种基于一维卷积和残差结构的神经网络模型:ResNet-1D。该模型利用不同长度卷积核的卷积层、最大池化构成的池化层和残差结构自动提取三分量地震记录特征,采用适应性矩估计方法(Adams)作为优化参数,利用线性判别函数(Linear)实现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区分。以2008—2020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编目报告的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共40000条速度记录,随机划分为6∶2∶2的比例构建训练数据集、验证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2.65%和94.30%,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比较,ResNet-1D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的测试结果均有明显提升,有效地提高了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识别的准确性。同时,震级和震中距的变化对模型分类准确率都有影响,具体表现为震级越高,准确率越低;震中距越大,准确率越低。文中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可为地震监测中的天然地震与非天然地震准确区分提供技术支撑。
- 沈婕朱景宝缪发军宋晋东李山有
- 关键词:天然地震地震监测
- 高速铁路运行控制用地震动参数及单台地震预警技术研究
- 2014年
- 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同时地震也是一种发生概率较小但对铁路行车安全危害极大的自然灾害,随着我国铁路实施了6次大提速和开行高速列车,列车运行速度和列车密度的不断提高,较小震级的地震对路基、轨道、桥梁等的冲击都可能导致危害旅客生命安全的重大事故。在这种形势下,地震时如果能在破坏性地震动到来前提早哪怕是短短的几十秒甚至几秒对高速铁路实施报警和紧急处置,将大大降低旅客生命财产损失的发生概率,因此,对中国高速铁路来说,迫切需要建设地震预警系统。
- 宋晋东
- 关键词:高速铁路地震预警
-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近海M_(j)7.3级地震震级估算被引量:4
- 2021年
- 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M_(j)7.3级地震,触发了日本气象厅地震预警系统,系统在首台触发后5.6s发出震级为M_(j)6.3级的预警第1报,首台触发后10s对公众发布警报、预警震级为M_(j)6.4级。基于多类型特征参数输入的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震级估算模型(SVM-M),利用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县近海M_(j)7.3级地震获取的日本K-net强震动观测数据,分析SVM-M模型在该次地震中首台触发初期(首台触发后1~10s)的震级估算效能。结果表明:SVM-M震级估算模型,在首台触发后1s即可给出M_(j)6.3级的震级估算结果,与日本气象厅在首台触发后5.6s发布的预警第1报震级相同;随着时间窗的增加,首台触发后5s和10s,SVM-M模型的震级估算结果分别是M_(j)6.7级和M_(j)6.6级,均大于日本气象厅首台触发后10s对公众发布警报的预警震级。该次地震的离线模拟结果表明:SVM-M模型可在地震发生初期有效提高地震预警震级确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 朱景宝宋晋东李山有
- 关键词:地震预警支持向量机
- 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_(j)7.3级地震潜在破坏区快速估计被引量:1
- 2021年
- 基于2021年2月13日日本福岛M_(j)7.3级地震加速度记录,离线模拟了阈值预警方法在此次地震中快速估计潜在破坏区的表现。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在台站P波触发后3s就快速对台站及其周边区域进行地震破坏性判断,同时估计的潜在破坏区域也基本与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ShakeMap震后实测VII度以上区域吻合,展示了该方法在此次地震中运用的可行性;然而该方法没有对处在震后实测VII度以上区域内的宫城县南部沿海以及福岛县小部分东北区域给出准确的潜在破坏区判断,这一估计偏差为该方法的适应性研究以及下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 汪源宋晋东李山有
- 关键词:地震预警
- 城市与重大工程地震预警和震害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 李山有林均岐马强杨文东宋晋东李伟武东坡
- 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国际上备受关注的防震减灾手段之一,该项目在对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强震动记录实时处理、震相自动获取、地震震级快速确定、震害快速评估等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基于递归滤波思想提...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预警震害快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