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岩

作品数:39 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风湿
  • 16篇类风湿
  • 16篇关节炎
  • 13篇类风湿关节炎
  • 13篇风湿关节炎
  • 10篇细胞
  • 7篇狼疮
  • 6篇系统性红斑
  • 6篇系统性红斑狼...
  • 6篇红斑
  • 6篇红斑狼疮
  • 4篇抗体
  • 4篇初发
  • 3篇性关节炎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抗体
  • 2篇调节性
  • 2篇新疆汉族
  • 2篇心肌

机构

  • 38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8篇孟岩
  • 23篇罗莉
  • 7篇张新玉
  • 6篇王彦焱
  • 6篇杜文静
  • 5篇李鸣远
  • 4篇贾娜
  • 4篇赵春梅
  • 3篇贾娜·沙里江
  • 3篇武云
  • 3篇古丽仙
  • 3篇吉鹏
  • 3篇刘盼盼
  • 2篇王红
  • 2篇米力克扎提·...
  • 2篇马秀敏
  • 2篇魏丽
  • 2篇张玉红
  • 1篇梁杰
  • 1篇高翠荣

传媒

  • 4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医学分子生物...
  • 2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第17次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智慧健康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南医学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目前,临床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方法主要为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物拮抗药治疗,且取得较好的疗效,但该类药物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近年来,国内外治疗AS的生物制剂主要有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和重组人Ⅱ型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它们的使用剂量、近期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
孟岩魏丽
关键词:英夫利昔单抗
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中Bregs细胞、IL-10和TGF-β的变化及其内在关系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Bregs细胞、血清中IL-10和TGF-β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鼠Ⅱ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对照组和CIA组小鼠关节滑膜和周围细胞的变化,并提取滑膜组织中的mRNA检测其中IL-10和TGF-β的变化。采用CBA法测定CIA组与对照组血清中IL-10、TGF-β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A组与对照组中Breg细胞(CD1dhighCD5+CD19high)比例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足爪关节无红肿;CIA组小鼠足跖部出现肿胀,关节明显红肿增粗。CIA组与对照组关节炎评分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小鼠滑膜细胞排列整齐,无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CIA组滑膜细胞水肿,排列不整齐,有3~5层明显增生,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出现新生血管。与对照组相比,CIA组滑膜细胞中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同时,CIA组血清中IL-10和TGF-β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IA组小鼠脾脏中Breg细胞(CD1dhighCD5+CD19high)比例明显增多(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在CIA组小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IL-10和TGF-β表达水平、脾脏中B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Breg细胞在RA发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杜文静罗莉孟岩吉鹏董旭南
关键词:小鼠动物模型IL-10
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及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Anti-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RF)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人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血清免疫学是否相似。方法 2014年11月—2015年3月,15只SPF级7~8周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10只用于建立CIA模型,最终8只造模成功(CIA模型组)。造模成功后,采集CIA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股动脉血,常规分离血清,分别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AKA,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Anti-CCP抗体和RF-Ig M抗体;分离膝关节滑膜,用40 g/L多聚甲醛固定作为病理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KA阳性5例,空白对照组均阴性。空白对照组和CIA模型组大鼠血清Anti-CCP抗体及RF-Ig M抗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清晰,组织学结构正常,未见增生,无明显炎性细胞聚集和浸润;CIA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病理HE染色可见滑膜细胞排列紊乱,毛细血管增生,滑膜增生明显,滑膜下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CIA大鼠血清中出现AKA阳性,与人类RA的血清免疫学类似,适用于RA的基础研究。
罗德梅李文红王倩杜文静孟岩李慧君闫怡冯宁马秀敏罗莉
关键词: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新疆汉族房颤患者GGCX基因rs11676382多态性及其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汉族房颤患者GGCX基因rs11676382位点多态性及其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从长居新疆地区的汉族房颤患者中,收集200例获得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病例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采集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凹)检查患者GGCX基因您11676382多态性的分布。比较不同基因型受试者之间华法林用量的差异。结果200例受试者中,GGCX基因阳11676382位点CC、CG和GG基因型的例数分别为150例(82.5%)、48例(16.5%)和2例(1.0%);C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9%、1%;所选人群GGCX(rs11676382)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aZy—Weinberg平衡(x^2=0.744,P=0.388),本组受试者稳定剂量范围是1.25,6.88mg/d,平均(3.22±1.12)mg/d。基因型为CC、CG和GG的受试者华法林稳定剂量分别为(5.93±1.33)mg/d、(3.22±0.88)mg/d和(3.16±1.40)mg/d。经秩和检验分析,GGCX(M11676382)多态位点与华法林稳定剂量显著相关(x^2=6.094,P=0.047)。结论获得了长居新疆地区汉族房颤患者的GGCX基因巧11676382多态性。同时发现基因型CC与高剂量相关,GG与低剂量相关,该位点可作为预测个体华法林稳定剂量的一项指标。
米力克扎提·吾甫尔罗莉木胡牙提·乌拉斯汉孟岩贾娜·沙里江
关键词:汉族心房纤颤华法林
沉默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高表达的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沉默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高表达的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测定SLE-PAH患者血浆中HMGB1含量与低氧诱导PASMC内HMGB1表达的变化;siRNA沉默PASMC内HMGB1表达,MTT法与EdU实验测定细胞增殖,Boyden小室试验测定细胞迁移,胶原酶消化法与Western blot测定胶原合成能力,同时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采用siRNA-HMGB1与TLR4激活剂处理PASMC,低氧环境下培养,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受试者及SLE患者相比,SLE-PAH患者血浆中HMGB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SLE-PAH患者中处于SLE活动期与合并重度PAH血浆HMGB1含量高于非活动期与合并轻中度PAH(P<0.05);低氧诱导PASMC同样促进了HMGB1表达(P<0.05);而沉默HMGB1则能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P<0.05),同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P<0.05),但该变化能被TLR4激活剂LPS所逆转(P<0.05)。结论: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是SLE-PAH可能的治疗靶标。
李鸣远孟岩武云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高迁移率族蛋白
CD4+ CD25+ Foxp3+调节性T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与初发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研究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在初发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RA发病机制的作用。采用先标记膜表面单抗后溶解红细...
孟岩罗莉王彦焱刘盼盼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的价值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及IL-13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2及IL-13变化,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指标血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期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与血浆ESR、CRP水平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均明显升高,且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孟岩李鸣远张新玉罗莉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脂肪细胞外泌体调节NOX4/TGF-β1/Smad信号通路促进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2022年
目的 探究脂肪细胞外泌体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脂肪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透射电镜和Western印迹鉴定外泌体;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SHR组、exosome组,exosome组尾静脉注射脂肪细胞外泌体,检测各组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心肌活性氧(ROS)、羟脯氨酸、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心肌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p-细胞质果蝇蛋白质(Smad)、Smad、尼克酰胺腺嘌呤氧化酶(NOX)4、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结果 相比于SHR组,exosome组SBP、LVI显著升高(P<0.05),CVF、PVCA显著升高(P<0.05),SOD、ROS、羟脯氨酸及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TNF-α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PPARγ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NOX4、TGF-β1表达及Smad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结论 脂肪细胞外泌体能够通过影响NOX4/TGF-β1/Smad信号通路而促进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孔巴提·沙提别克孟岩王红
关键词:心肌纤维化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因子及DAS28、HAQ评分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DAS28、HAQ评分及血清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RA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5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非类固醇抗炎药和抗风湿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hUC-MSCs治疗,对比2组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CRP及B细胞和CD4^+Treg水平、DAS28评分、HAQ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的类风湿因子、抗CCP及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4、0.955、0.684,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CRP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t=6.789、16.183,P<0.05),对照组类风湿因子降低(t=2.542,P<0.05),且观察组的类风湿因子和CRP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2.918、-14.147,P<0.05)。治疗前,2组的B细胞和CD4^+Tre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61、0.172,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Treg较治疗前升高,而B细胞降低(t=-10.875、7.174,P<0.05),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9.751、-8.115,P<0.05)。治疗前,2组的DAS28和HAQ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t=-0.097、-0.276,P>0.05);治疗后,对照组的DAS28和HAQ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t=1.182、1.747,P>0.05)。观察组的DAS28和HAQ评分较治疗前降低(t=10.417、-5.905),且优于对照组(t=-5.905、-5.650,P<0.05)。结论 hUCMSCs在RA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可改善患者病情,调整免疫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玉红周俊罗莉孟岩贾娜.沙里江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类风湿性关节炎
CD11c^+CD123^-树突状细胞亚群在初发类风湿关节炎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关节液中CD11c+CD123-髓系树突状细胞(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的数量与初发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关系。方法:采集RA患者及对照组抗凝外周血、膝关节关节液,流式细胞术检测mDC的表达;将mDC数量与CCP、CRP、RF、ESR、DAS28、关节肿胀数和关节疼痛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A患者外周血中mDC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中mDC百分比与DAS28评分、CRP、ESR成负相关(P<0.05),与RF、CCP、关节疼痛数成正相关(P<0.05),与关节肿胀数无相关性。RA患者关节液中mDC的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活动度的RA患者外周血中mDC的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发RA患者体内mDC表达的变化,与免疫功能的紊乱有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这对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制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罗莉刘盼盼胡永玮吉鹏孟岩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树突状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