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江
- 作品数:29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诊断的探讨
- 1991年
- 分析了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20例,结果表明,本病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少,仅能为诊断本病提供进一步检查的线索。血、尿钙测定对诊断本病远比血、尿磷敏感。血清AKP 升高有辅助诊断意义。TRP 和CP 有较高的诊断参考价值。多发性纤维性囊性骨炎有确诊意义,但多在晚期才出现。术中自甲状腺动脉注射美蓝使肿瘤显色为较精确的定位方法。
- 孟凡江陈威尹士男赵伯钦胡绍文
- 关键词:甲旁亢
- 昆明山海棠降低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血清TMAb和TGAb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2年
- 用甲状腺片配合昆明山海棠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58例(A 组),单纯甲状腺片替代治疗HT 患者37例(B 组)。治疗前、后平均血清T_3、T_4和TSH 水平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值均>0.05)。平均血清TMAb 和TGAb 水平,A 组在治疗4.44±2.56月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值均<0.001);B 组在治疗8.27±4.99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 值均>0.05)。昆明山海棠有希望通过降低血清TMAb 和TGAb水平阻止或减轻TH 患者甲状腺的病理损害,减缓甲状腺功能减退进程和减少甲状激腺素替代治疗剂量。
- 孟凡江药剂科冯莉
- 关键词:甲状腺炎
- 皮质醇增多症临床诊断的评估
- 1999年
- 分析40例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结果表明,皮质醇增多症多见于女性,好发于青、中年。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血皮质醇水平升高和(或)24h尿17-OH、17-KS排量增多可初步诊断为本病,确诊试验为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不被抑制,大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是鉴别病因的有效方法,定位诊断应首选B超和CT扫描。
- 孟凡江
- 关键词:超声波诊断CT
- 正常人和甲亢患者桡、尺骨矿物质含量测定被引量:3
- 1990年
- 骨矿物质含量(BMC)测定方法很多,如普通X线平片、CT扫描、光子吸收和中子活化分析等,但方法复杂、价格昂贵,且不能或难以准确定量。髂骨活检虽能精确定量,但有创伤,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密度仪可准确地反映局部骨组织矿物质的含量,从而间接了解全身骨组织的情况。我们用国产骨密度仪对正常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的桡、尺骨进行了测量,以了解正常人局部的BMC和甲亢对局部BMC的影响。
- 孟凡江陈威尹士男赵伯钦胡绍文李玉珠姚明范家骏
- 关键词:正常人甲亢矿物质
- 爱维治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7年
- 爱维治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玛依努尔孟凡江赵伯钦(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内分泌内科西安710033)关键词爱维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图号R587.2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迄今仍无特效治疗方法.我科自1996年4月至...
- 玛依努尔孟凡江赵伯钦
- 关键词:爱维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方法:T2DM患者318例,按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2组,对患者尿酸、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肌酐、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多重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2DM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P<0. 001 ),其与年龄(P=0. 001 ),收缩压(P<0 .05 )是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尿酸差异经血肌酐修正后相关性消失.尿酸等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酸与血肌酐(P<0.. 001 ),颈动脉粥样硬化(P<0 .001 ),BMI(P=0 .004 ),白细胞(P=0 .001 )具有相关性.结论: T2DM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时血清尿酸水平升高,这种变化可能与肾脏对尿酸清除下降有关.
- 王莉张南雁陈非赵魁彦孙会会孟凡江李晓苗姬秋和
- 关键词:尿酸糖尿病颈动脉疾病动脉硬化
-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功能亢进症一例
- 2003年
- 李晓苗李源张南雁李德强孟凡江
- 关键词:心电图脑电图病例报告
- 甲亢和甲亢已被控制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 1992年
- 作者用国产GMY-Ⅰ型骨密度仪测定109例正常人(A组),54例甲亢(B组)和68例甲亢已被控制(C组)患者右前臂远侧端1/3处桡、尺骨的骨密度(BD).结果表明,B组的BD值均低于A组(P<0.05或P<0.01),C组的BD值(30~39岁男性组除外)虽均高于B组,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提示甲亢对BD有着重要影响,在甲亢被控制以后的短期内,其BD仅有部分程度的回升.结果还表明,C组男性的BD在50岁以前可随甲功恢复而有所回升;C组女性的BD在50岁以前并不能随甲功恢复而回升或程度很低,在50岁以后继续下降。
- 孟凡江李玉珠
- 关键词:甲亢骨密度骨质疏松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二例
- 1997年
- 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垂体功能低下,尿崩症二例何陇海王述进孟凡江[例1]男,56岁。意识不清两天急诊入院。一年前患者曾出现发热球结膜水肿,上腭、胸部出血点,尿蛋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抗体1:1280,经治痊愈。查体:T36℃P52次BP...
- 何陇海王述进孟凡江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并发症
- 甲巯咪唑每日单次小剂量治疗Graves病的观察被引量:1
- 1989年
- 作者对比研究了每日单剂量甲巯咪唑15mg(A组,34例);10 mg、3次/d(B组,33例)和20mg、3次/d(C组,35例),对Graves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治疗前各组性别、平均年龄和血清T3、T4浓度均无明显差异,A、B和C组在甲巯咪唑治疗后恢复正常血清T3,T4浓度平均所需时间(分别为5.5±3.3,5.6±2.1和5.1±2.8周)相似。但在5周内恢复正常血清T3,T4浓度者C组为68%,而B和A组分别为52%和58%;在10周内恢复正常血清T3,T4浓度者B和C组均为97%,而A组仅为85%。提示每日单剂量甲巯咪唑15mg和10或20mg,3次/d同样有效,但大剂量分次疗法可缩短疗程。
- 孟凡江赵伯钦赵彦森
-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甲巯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