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罡丞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6
供职机构:许昌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植物
  • 3篇植物区
  • 3篇植物区系
  • 3篇区系
  • 3篇种子植物
  • 2篇毒性
  • 2篇毒性研究
  • 2篇遗传毒性
  • 2篇遗传毒性研究
  • 2篇区系分析
  • 2篇微核
  • 2篇急性毒性
  • 2篇斑马
  • 2篇斑马鱼
  • 1篇蛋壳
  • 1篇道路边坡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化学
  • 1篇野生
  • 1篇植被

机构

  • 14篇许昌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4篇姜罡丞
  • 6篇董东平
  • 2篇郑敬刚
  • 1篇袁志良
  • 1篇鞠志宇
  • 1篇孙艳丽
  • 1篇田洪阵
  • 1篇盛淑玲
  • 1篇朱俊阁
  • 1篇李青雨
  • 1篇李京忠
  • 1篇王轩
  • 1篇刘沁萍
  • 1篇叶永忠
  • 1篇单广福
  • 1篇沈宁娟
  • 1篇李荷香
  • 1篇赵莹
  • 1篇张朋松
  • 1篇甘鹏

传媒

  • 4篇许昌学院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科学
  • 1篇广东化工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生态学特性及应用被引量:3
2012年
为查清河南省禹州市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种群的生态学特征,解决其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采用植物群落野外调查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了大鸿寨山野生黄栌的种群类型、生态特性。结果表明,大鸿寨山野生黄栌有3个变种;有5种植被型,其中1种为纯林,4种为混生灌丛,经种群数量特征量化分析,属于大鸿寨山山地旱生生境的优势生态类群大多分布于山顶、缓坡上,具有耐土壤干旱、耐寒、种子萌发力强等特点,既可以做山地次生林改造时的保留树种,又可以当园林绿化观赏、药用、化工原料等资源型植物,具有较大的综合开发应用价值,应加快其野生引种技术的研究,兼顾保护与合理利用。
董东平姜罡丞
关键词:黄栌种群生态学特性
植物地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及改革措施被引量:1
2013年
结合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的原则,构建了"2+4"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习教学的组织与管理,积极推动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提高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质量.
姜罡丞孙艳丽
关键词:植物地理学实践教学
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大鸿寨位于河南省禹州西北,属暖温带区域.经调查,有种子植物121科、558属、1159种.经研究发现大鸿寨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共有15种典型分布和15种变型,植物区系特点:以温带成分为主,兼有一定热带成分,具有暖温带与北亚热带过渡交替的特征;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具有原始性特点;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它植物区系有一定的联系.
董东平姜罡丞
关键词:种子植物植物区系
城市化进程中的植物响应Ⅰ.城市化对葎草分布的影响——以许昌市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由此带了很多生态问题。通过样方法,对许昌市郊区葎草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表明:许昌市东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大,高达(93.4±14.8)%,西郊葎草分布频度最小,仅为(46.6±18.6)%;公路旁、农田路旁、林地、废弃地、河流(湖泊/池塘)两岸5种生境中,河流(湖泊/池塘)两岸生境中的葎草分布频度明显较小(33.3%~66.7%);此外,葎草密度对其伴生种的数量和长势也具有显著影响,在葎草密度为2株/25 m2的样方内,伴生种密度高达73株/25 m2,且长势良好;在葎草密度为17株/25 m2并呈成群分布的样方中,其伴生种的密度仅为28株/25 m2,且多表现出营养不良。
姜罡丞郑敬刚张朋松
关键词:城市化葎草生境类型
禹州大鸿寨种子植物资源调查及其数据库建立
董东平姜罡丞朱俊阁田洪阵王轩刘沁萍李荷香李京忠沈宁娟李青雨
该课题组自2004年5月~2006年10月对大鸿寨景区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深入的野外调查研究。课题组采用植物群落野外样方调查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参阅有关文献,对大鸿寨的种子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分析,归类,清理出大鸿寨...
关键词:
关键词:种子植物数据库
大鸿寨植物资源及其生态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大鸿寨现有种子植物121科,558属,1159种.植物资源有如下特点:种类组成丰富,优势现象明显;植物区系复杂多样,以温带成分为主,但兼有一定热带成分;大宗植物资源以药用植物、淀粉植物、纤维植物和野菜植物为主.在全面分析大鸿寨植物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开发的合理化建议。
董东平姜罡丞袁志良叶永忠
关键词:植物资源植物区系生态旅游
Study on the Acute Toxicity and Genetics Toxicity of Bensulfuronk-methyl on Danio rerio被引量:11
2009年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bensulfuron-methyl herbicide on acute toxicity and genetics toxicity of Danio redo. [ Method]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was calculated by acute toxicity test, and analyzing the herbicide whether existing in potential toxicity to aquatic organisms or not. Based on the study of acute toxicity, genetics toxicity was carried out, by calculating the micronucleus rate to judge bensulfuron-methyl herbicide whether existing in potential toxicity or not. [ Result ] The LD5o (24 h and 48 h) of bensulfuron-methyl herbicide are 0.698 ml/L and 0.637 ml/L respectively, the safe concentration was 0.159 ml/L. The results on the effects of micronucleus (MN) in erythrocytes of Danio redo induced by bensulfuron-methyl at different time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showed that the MN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0.010 3%, the highest MN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reached to 0. 372%, it also indicated that bensulfuron-methyl herbicide had genetics toxicity to Danio redo. At the same detection time, there was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of MN rate in erythrocytes between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In the same treatment group, the MN rate in erythrocytes reached to peak value at 24 h, and decreased at 48 h and 72 h with the infection time was prolonged. [ Conclusion ] The study provides some basis for scientifically selecting and reasonably using herbicide.
姜罡丞
关键词:BENSULFURON-METHYLMICRONUCLEUS
道路边坡的植被防护能力模拟试验
2013年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进行室内冲刷试验,对比分析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1∶1)、高羊茅+黑麦草(Lolium perenne)(1∶1)、黑麦草+狗牙根(1∶1)3种植被配置模式在30°、45°和60°坡度下的坡面径流量、径流泥沙含量及产流时间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1.5 mm/min降雨强度下,当边坡为30°和45°时,建议采用黑麦草+狗牙根配置模式,其在试验过程中的总含沙量分别为0.044和0.062 g/mL,径流量为594和688 mL,产流时间为197和121 s。当边坡为45°时,3种植物配置模式中黑麦草+狗牙根模式最先产流。当边坡为60°时,建议采用狗牙根+高羊茅配置模式,其在试验过程中的总含沙量为0.117 g/mL,径流量为775 mL,其产流时间为78 s,在3种植物配置模式中产流最迟。
姜罡丞郑敬刚赵莹甘鹏
关键词:植物防护植物配置模式坡度
制药工程专业《药物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实践探索被引量:12
2020年
目前国内高等教育体系面临着学生思想教育引领不足的问题,有效利用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手段。《药物化学》作为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不仅要完成专业知识的传授,更要通过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实现学生人格、家国情怀、文化道路自信、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思政教育,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的相统一。
谢智宇李佳琪姜罡丞鞠志宇
关键词:药物化学制药工程课程改革
许昌市城郊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及危害风险评价被引量:9
2009年
对许昌市城郊的外来入侵植物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外来入侵植物共有46种,隶属18科;其来源地有南北美洲、欧洲、西亚等地区;入侵途径主要包括人为有意引入、人类活动无意引入和自然侵入;成灾机制则主要受植物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适宜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据作者建立的许昌市城郊外来入侵植物危害风险评价指标分析:在46种外来入侵植物中,其中有21种属于高风险危害植物,10种属于中风险危害植物.
姜罡丞王珂董东平
关键词:外来入侵植物入侵机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