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周欣

周欣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记...
  • 1篇肿瘤
  • 1篇肿瘤标记
  • 1篇肿瘤标记物
  • 1篇晚期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晚期非小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肺癌
  • 1篇小细胞
  • 1篇小细胞肺癌
  • 1篇吉非替尼
  • 1篇吉非替尼治疗
  • 1篇非小细胞
  • 1篇非小细胞肺癌
  • 1篇肺癌
  • 1篇标记物

机构

  • 1篇青岛大学

作者

  • 1篇周欣
  • 1篇于壮

传媒

  • 1篇山东医学高等...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血清肿瘤标记物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断抗原(Cyfra21-1)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例临床IIIB~IV期NSCLC患者经过3个月的吉非替尼治疗前后血清CEA、CA125、Cyfra21-1以及NSE水平的变化,并根据治疗前后肺部CT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吉非替尼治疗后控制组CEA、CA125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未控制组则显著升高(P<0.05);血清Cyfra21-1及NSE水平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CEA升高的比例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有助于判断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血清CEA的水平对疗效有预测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周欣于壮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肿瘤标记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