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齐飞

作品数:72 被引量:395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手术
  • 14篇外科
  • 11篇胸腔
  • 11篇胸外
  • 11篇胸外科
  • 11篇细胞
  • 8篇胸腔镜
  • 8篇食管
  • 8篇不育
  • 7篇精子
  • 7篇肺癌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食管癌
  • 6篇小细胞
  • 6篇基因
  • 5篇切除
  • 5篇静脉
  • 4篇胆管
  • 4篇切除术

机构

  • 72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2篇陕西省肿瘤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宝鸡市中医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72篇吴齐飞
  • 31篇付军科
  • 26篇张广健
  • 22篇张勇
  • 14篇邢俊平
  • 14篇王哲
  • 12篇刘昌
  • 12篇李海军
  • 11篇贾卓奇
  • 9篇陈南征
  • 7篇薛炜
  • 7篇温小鹏
  • 7篇王新阳
  • 7篇曲凯
  • 6篇唐开发
  • 5篇王瑞涛
  • 5篇李新举
  • 5篇吕毅
  • 5篇陈健
  • 5篇李硕

传媒

  • 10篇现代肿瘤医学
  • 4篇临床外科杂志
  • 4篇现代泌尿外科...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胸外科肋骨骨折正位固定装置
本发明属于肋骨正骨固定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胸外科肋骨骨折正位固定装置,包括一号主体板和二号主体板,以及设置在一号主体板和二号主体板一侧的固定带,一号主体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一号限位板,二号主体板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二号限位板,...
吴齐飞陈南征
小细胞肺癌的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与免疫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病人的基因突变特征和免疫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2020年收治小细胞肺癌病人155例,使用目标基因捕获测序方法对病人的基因突变情况进行检测,并检测部分病人的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和PD-L1表达情况。结果在病人中共检测到了326种基因突变,其中最显著的突变基因是TP53和RB1。在突变频率高于15%的8种基因中,KMT2D、KMT2C、FAT1、NOTCH1发生突变的病人TMB高于未突变病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细胞肺癌病人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TP53和RB1。KMT2D、KMT2C、FAT1、NOTCH1可能成为判断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效果的潜在标志物。
吴炫澎贾志坤姜涛薛飞张广健付军科刘希吴齐飞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基因突变PD-L1TMB
一种胸外科用腔镜双排式血管缝合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用腔镜双排式血管缝合器,包括主手柄、腔管、I固定轴、副手柄、I通道、推杆、II固定轴、压板、II通道、滑杆、U型卡板、固定板、避让孔,首先通过对血管狭窄间隙分离设计,能够方便对血管狭窄间隙区域进行分...
吴齐飞陈南征李海军杨晓琪范晓东
西北地区单中心汉族人群食管鳞癌病人基因分布状况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西北地区单中心汉族人群食管鳞癌病人基因分布状况。方法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西北地区汉族人食管癌病人的病例标本,采用Iuminer液相芯片和FISH法检测。结果病人的18个食管癌相关基因分别为ERCC1、BRCA1、TYMS、RRM1、TUBB3、STMN1、TOP2A、EGFR、PDGFR、VEGFR1、VEGFR2、VEGFR3、KIT、HER2、IGF1R、PTEN、PD-L1及21基因,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的关系,结果阳性表达为10个(阳性率55.2%),为ERCC1、BRCA1、TYMS、RRM1、TUBB3、STMN1、TOP2A、VEGFR1、HER2、PTEN,在阳性表达基因中,ERCC1、TUBB3、HER2、PTEN表达情况与肿瘤病理无关,并且低表达TYMS基因病人肿瘤淋巴结转移率和肿瘤分期显著高于中高表达者(P<0.05),RRM1基因表达与是否吸烟显著相关(P<0.05)。结论西北地区汉族人群食管癌基因分布呈现差异性表达特征。
李晓蔡琳张勇王哲张广健付军科吴齐飞
关键词:食管癌基因检测靶向治疗
血清GGT,GGT/ALP及CA19-9检测在恶性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GGT/ALP)及糖类相关抗原199(CA19-9)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07/2007-07收治的36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诊断分成恶性梗阻性黄疸组、结石伴炎性梗阻性黄疸组及结石不伴炎性梗阻性黄疸组3组;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术前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A19-9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GGT和ALP水平.结果:梗阻性黄疸各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梗阻性黄疸病例中,恶性梗阻性黄疸组GGT,CA19-9水平显著高于结石性梗阻性黄疸组(P<0.05),恶性梗阻性黄疸组GGT/ALP比值显著低于结石性梗阻性黄疸组(P<0.05);结石伴炎性梗阻性黄疸组GGT水平显著高于结石不伴炎性梗阻性黄疸组(P<0.05),两组间CA19-9水平及GGT/ALP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GGT和CA19-9单独检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分别为81.56%和72.63%,GGT联合CA19-9检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为92.74%,GGT联合CA19-9检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显著高于GGT及CA19-9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GGT,GGT/ALP及CA19-9检测可辅助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鉴别诊断,GGT联合CA19-9检测能够提高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率.
刘栋吴齐飞刘昌张晓刚王博刘学民于良吕毅
关键词:GGTALP
肺移植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总结:附7例报告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总结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病的围手术期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肺移植受体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行双肺移植3例,单肺移植4例。观察肺移植受体的围手术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7例受体肺移植手术时间为(344±133)min。4例单肺移植的冷缺血时间为(236±74)min,3例双肺移植的两侧冷缺血时间为(480±120)min。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为21(13~25)d,住院时间为101(64~117)d。术后前3 d中每日的出量均大于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肺移植受体术后前3 d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肺移植受体术后均出现肺部细菌感染,其中3例合并真菌感染;1例受体术后因胸腔活动性出血行剖胸探查止血术,1例受体术后出现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4例受体行二次气管插管。术后死亡2例,其中1例死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败血症;1例死于自行停用免疫抑制剂后的排斥反应;其余5例均顺利出院且恢复良好,最长生存期为3.1年。结论肺移植围手术期管理中,手术适应证的把握、术后精细化液体和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管理、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肺移植受体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具有重要意义。
林婷吴齐飞冶春娟付军科张广健张勇王哲王铮刘昌
关键词:肺移植围手术期动脉氧分压液体出入量体外膜肺氧合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M1、GsTT1和GSTP1基因多态性与精子DNA损伤的关系
目的: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T1、GSTM1和 GSTP1基因的多态性和其精子 DNA 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6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病例组,30例正常生育力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提取血 D...
薛炜邢俊平唐开发吴齐飞王新阳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不育GSTM1GSTT1GSTP1基因多态性
人精子体外氧化损伤对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活性氧(ROS)对人类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氧化损伤。方法: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筛选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精子,作为正常精子模型,并分为损伤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加入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或不予处理,37℃有氧环境中孵育60min。分别提取精子DNA,以Fpg酶切损伤碱基并采用接头介导PCR(LM-PCR)检测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的氧化损伤。采用Rhodamine(Rh123)荧光探针标记精子,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观察精子的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损伤组精子孵育后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116.27±11.72)%vs(64.00±4.88)%,P<0.05]。Fpg酶切和LM-PCR显示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损伤。结论:ROS可能通过对精子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氧化损伤而影响精子功能(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从而引起不育。
孙建华邢俊平吴齐飞薛炜王新阳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
单孔胸腔镜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在孤立性肺结节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施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niportal VATS)组21例,传统胸腔镜手术(conventional VATS)组27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进行比较。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比传统胸腔镜组手术时间短(P<0.05),术后24h、72h疼痛程度减低(P<0.05),术中出血及术后1周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结节安全、可靠,能够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值得推广。
张勇张广健张勇付军科吴齐飞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 (EPS8)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被认为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及迁移中起到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通路底物8 (EPS8)是一种分子量为97KDa的衔接蛋白,以二聚体形式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近膜域结合,是EG...
孟凡迪刘昌吴齐飞台明辉魏吉超曲凯周磊张靖尧宋燕州
关键词:生长因子受体肿瘤细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