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双双
- 作品数:24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浙江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脑微血栓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利用正置双光子显微镜系统和荧光探针标记技术,构建脑深部微血管血栓动物模型。麻醉小鼠,制作活体小鼠颅骨开窗样本,尾静脉注射血浆标记物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dextran(FITC-dextran),通过z序列扫描检测脑内血管系统的三维分布;通过飞秒激光定点照射脑内目标血管建立微血栓动物模型;利用线扫描测量目标血管形成血栓后的血流速度,评价微血栓形成的效果。通过双光子显微镜可以探测到脑内500μm处的血管分布和走向,图像清晰且信噪比高;通过光刺激能够在脑内形成稳定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后血流速度明显变慢。利用双光子显微镜诱导微血栓技术初步建立,为基础研究和医药应用提供了微血栓动物模型。
- 刘双双尹伟肖桂凤宣君丽
- 关键词:微血管血栓血流速度
- 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共享使用与维护被引量:5
- 2015年
- 为给科研人员和仪器管理者提供系统、直观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方法,介绍了Olympus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活细胞工作站(IX81-FV1000)的配置、软硬件组成和技术参数,样品制备要求,单光子、活细胞图像采集常用操作规程,共享成效、日常维护和管理等方面。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的倒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行开放共享,近三年来使用率高,共享效果好。根据仪器使用经验总结出了一些获得高分辨率图像的方法,供大家探讨。
- 尹伟肖桂凤刘双双吴航军孙启才
- 关键词:共聚焦显微镜
- 拉曼光谱成像在牙本质粘接界面研究中的应用
- 2025年
- 采用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以黏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为研究对象,探究非均相体系的化学组成与空间分布。对牙本质与黏接剂分别进行拉曼光谱采集,识别两者的特征峰。对粘接界面某一区域进行拉曼光谱扫描,采用单变量拉曼成像分析法,揭示粘接界面中牙本质矿物质、牙本质胶原成分和黏接剂特征官能团的空间关系与分布;采用多变量拉曼成像分析法,由基于随机森林特征选择的加权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高维光谱数据集进行聚类分析,区分粘接界面中牙本质、部分脱矿牙本质、裸露胶原基质、混合层与黏接剂并进行可视化展示。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成像技术能够无损、高分辨率地揭示黏接剂-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为评估和优化牙本质粘接修复效果提供一种手段。
- 毕超刘双双洪晓黎许佳佳李英娘杨晨
- 关键词:牙本质黏接剂共焦显微拉曼光谱
- 研究生大型仪器操作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被引量:4
- 2022年
- 文章以浙江大学医学院公共技术平台为例,从制度建设和组织保障、综合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阐述如何推动和实施研究生的大型仪器操作能力培养,如何实现共享平台大型仪器的高效利用和研究生培养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提升研究生的大型仪器操作能力,不仅显著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效率和开放共享水平,而且助推研究生高水平科研产出,促进科研高水平和高质量发展。
- 方三华杨丹刘丽黄莹莹刘双双肖桂凤
- 双光子显微镜技术在脑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双光子显微镜突破传统光学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局限,应用双光子吸收理论,采用飞秒脉冲激光技术,深入组织内部非线性激发荧光。双光子显微镜具有穿透能力强和光毒性小的特性,可实现活体动物脑内微循环系统的长时程可视化观测,对研究动物大脑皮层微循环网络结构以及血流灌注和血氧代谢特征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双光子显微镜技术不断迭代发展,其应用不断拓展,利用双光子显微镜可实现软脑膜下单根微血管血流信号的检测及光化学操控,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辟了有价值的微循环检测窗口。从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成像原理入手,介绍其技术特点和进展,并从量化血流动力学变化、测量氧分压、检测白细胞-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和建立脑中风模型4个方面概述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 刘双双王君尹伟娄绘芳沈逸
- 关键词:脑微循环
- 随机光学重构超高分辨显微镜的使用研究与共享管理
- 2021年
- 随机光学重构超高分辨成像技术(STORM)采用基于光控荧光分子的单分子定位算法,横向和轴向分辨率分别达到~20 nm和~50 nm。本文结合使用和管理经验,对超高分辨STORM显微镜的原理、软硬件组成和技术参数、样品制备方法、超高分辨图像采集的常用操作流程、环境要求、日常维护、共享平台管理、STORM显微镜的应用等方面加以介绍,并对进一步提高STORM时空分辨率进行展望。
- 尹伟刘双双方三华
- 关键词:共享管理
- 基于双光子技术的脑血管结构和功能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
- 2021年
- 双光子显微镜是结合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双光子激发技术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探测能力强、光漂白小的特点,在活体动物脑血管研究中具有特殊优势。该文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并从仪器开机、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双光子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详细阐述了双光子显微镜在脑血管研究中检测方法的建立和注意事项。具体包括观察脑血管立体分布和增值,量化血流速度,检测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相互作用,构建脑血栓动物模型。建立了利用双光子显微镜检测活体动物脑血管平台,为脑疾病基础研究和创新药物开发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 刘双双方三华尹伟娄绘芳陈晓娟
- 关键词:脑血管血流速度血栓
- 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机制综合创新探析被引量:6
- 2023年
- 大型仪器不仅是高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物质基础,也是高校研究生实验技能培养的重要载体。推进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机制创新是服务于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文章以浙江大学医学院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为例,阐述平台在组织构架、大型仪器调研和论证、研究生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安全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创新举措。该校通过综合创新,建立高效、安全的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运行体系,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平台内涵式发展,为高校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和社会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 方三华李艳伟黄莹莹刘双双
- 蔡司Axio Scan.Z1全自动数字玻片扫描系统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全自动切片扫描技术优势大,应用范围广,已逐步成为形态学和病理学研究的一种变革性辅助手段。本文介绍了蔡司AxioScan.Z1切片扫描系统的配置参数(光学系统、物镜、分辨率、扫描速度、相机等)和成像特点,阐述了蔡司AxioScan.Z1在大批量全组织扫描、组织病理学、神经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要应用。总结了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共享服务。
- 尹伟刘双双郑艳榕张翔南
- 构建一流公共仪器平台的关键与对策被引量:9
- 2015年
-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当前各高校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的主流趋势,也是确保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医学院结合公共技术平台近3年来仪器共享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就有效管理组织和机构、信息化开放预约管理系统、开展培训工作、实验队伍建设等,对构建一流大型公共仪器平台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争取稳定的投入资金及项目支持、完善效益评价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对全国公共技术平台的建设可供参考。
- 尹伟肖桂凤刘双双周小峰赵月琴
- 关键词:共享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