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红燕

作品数:20 被引量:96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4篇血管
  • 4篇血管病
  • 4篇血清
  • 4篇胰岛
  • 4篇胰岛素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4篇肺疾病
  • 3篇血管病变
  • 3篇患者血清
  • 3篇NOD样受体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病变

机构

  • 11篇上海市第一人...
  • 9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作者

  • 20篇倪红燕
  • 10篇王海峰
  • 9篇顾慧玲
  • 7篇王玉环
  • 7篇袁晓红
  • 7篇谢璇
  • 7篇杨文林
  • 6篇戴信刚
  • 5篇徐静
  • 3篇王丽华
  • 3篇王俊宏
  • 3篇张春虹
  • 2篇张静
  • 1篇张春红
  • 1篇丁汉伦
  • 1篇吴海琴
  • 1篇李晓华
  • 1篇郭绍文
  • 1篇孙济川
  • 1篇田清海

传媒

  • 3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选择90例糖尿病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根据血管并发症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中Lp(a)水平,采用酶法测定其血清中TC、TG、HDL、VLDL的水平。结果 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各种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同时,还发现有血管并发症组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血清Lp(a)水平与常见的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 Lp(a)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徐静王玉环吴海琴张春红倪红燕戴信刚谢璇
关键词:并发症血管病
经鼻高流量氧疗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序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HFNC组(n=36)和经鼻无创正压通气(NPPV)组(n=36),分别给予HFNC和NPPV。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痰液、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通气后2 h,HFNC组pH、PaO 2、SpO 2明显升高,且PaO 2、SpO 2明显高于NPPV组(P<0.05);两组通气后12 h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PPV组比较,HFNC组每日吸痰次数、痰痂形成比例明显减少,痰液黏稠度也明显缓解(P<0.05)。与NPPV组比较,HFNC组序贯治疗时间均显著缩短,气漏、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亦显著降低(P<0.05)。结论:HFNC在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方面接近于NPPV,但可促进痰液排出,缩短序贯治疗时间,降低感染等并发症。
杨文林倪红燕王海峰
关键词: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早期肾损伤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COPD患者,其中COPD稳定期45例,COPD急性加重期45例,同时选择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缺氧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亚组(60 mmHg〈PaO2≤80 mmHg,48例)、中度亚组(40 mmHg〈PaO2≤60 mmHg,30例)、重度亚组(PaO2≤40 mmHg,12例).检测各组血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时采用心脏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比较血清Cys-C [(104.5±20.9、133.9±15.4、147.8±21.2) μg/L]、β2-MG[(1.5±0.3、2.4±0.4、2.8±0.4) mg/L]、Scr[(74.4±10.7、81.1±17.5、90.4±20.3) nmol/l] 、eGFR[(97.2±14.8、89.9±18.6、78.3±17.8) ml/min·1.73 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18、4.97、7.39、8.16,P均〈0.05);且与对照组比较,COPD稳定期组、急性加重期组Cys-C、β2-MG、Scr均明显升高,而eGFR则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加重期组各早期肾功能指标与COPD稳定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不同亚组COPD患者血清Cys-C、β2-MG均明显升高,且随着缺氧程度的增加而增加[Cys-C: (104.5±20.9、122.8±22.5、136.7±31.6、150.8±39.7) μg/L;β2-MG:(1.5±0.3、1.9±0.3、2.4±0.5、2.9±0.4) mg/L;Scr:(74.4±10.7、78.6±12.4、82.1±13.4、94.8±17.3) nmol/L;eGFR:(97.2±14.8、93.8±15.3、88.6±12.2、74.4±10.7) ml/min·1.73m2](P均〈0.05);与对照组、轻度亚组比较,中度、重度亚组Scr明显升高,eGFR明显降低(P均〈0.05).CRP 与Cys-C、β2-MG均呈显著正相关(r=0.407,0.379),LVEF与Cys-C、β2-MG、Scr均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88、-0.391、-0.306�
倪红燕顾慧玲王海峰杨文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急性大面积肺栓塞早期介入治疗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急性大面积肺栓塞(MPE)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3月ICU收治的MPE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测组(n=53)和对照组(n=53)。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溶栓,监测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超声心动图评估溶栓疗效,并适时转行介入治疗。比较2组患者介入治疗疗效,溶栓后不同时间的血流动力学、血气指标及28 d病死率。结果监测组29例12 h转行介入治疗,对照组23例24 h转行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82.6%(x^2=2.87,P>0.05);与0 h比较,2组溶栓后12 h、24 h MAP、CVP、RVEF均有明显升高,PASP明显降低(P<0.05),溶栓后12 h、24 h,监测组R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AS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0 h比较,2组溶栓后24 h PO_2/FiO_2、PO_2、PCO_2均有明显改善(P<0.05),监测组溶栓后12 h PO_2/FiO_2及溶栓后24 h PO_2/FiO_2、PO_2、P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2组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动力学监测评估药物溶栓效果并指导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有助于缓解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室功能。
顾慧玲倪红燕王海峰王丽华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监测介入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危险因素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致病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3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3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其危险因素进行临床研究。结果阳性家族史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因素,另外中等以上体力劳动、居住环境潮湿、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感染疾病史亦可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结论避免类风湿关节炎不利因素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
倪红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强化药物方案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研究强化药物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治疗,观察组加用噻托溴铵吸入剂(强化药物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6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深吸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6MWT结果、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及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相近(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AT和mMRC得分低于对照组,6MWT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可以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顾慧玲王海峰倪红燕杨文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噻托溴铵肺功能炎症因子
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与西安汉族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在中国西安汉族人群的分布情况,并探讨该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分析中国西安地区汉族人305例(正常对照组80例;2型糖尿病组125例;高血压病组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52例)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52、0.201、0.212);等位基因分布分别与正常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1.002、0.199、0.124);2型糖尿病组Gln51等位基因携带者的BMI、FINS、HOMA-IR均高于野生型(P值分别为:0.045、0.003、0.041)。结论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相关,Ghrelin基因Arg51 Gln多态性与高血压病无相关性。
谢璇张静王玉环张春虹王俊宏袁晓红倪红燕
关键词:GHRELIN多态性单核苷酸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0例COPD患者(稳定期30例、急性加重期30例)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分析NLRP3炎性小体水平与诱导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的相关性。结果稳定期、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及IL-1β、IL-18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且急性加重期患者诱导痰和血清中上述指标较稳定期升高(P<0.05)。稳定期患者巨噬细胞百分比与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诱导痰、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诱导痰和血清中NLRP3炎性小体、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NLRP3炎性小体水平升高,与肺组织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杨文林顾慧玲倪红燕王海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变化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名健康对照,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尿白蛋白排泄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经眼科专人眼底镜检查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结果①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②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时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且血清IGF-1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IGF-1水平可以反映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并可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的新靶点。
徐静王俊宏张春虹戴信刚倪红燕张随芳王学良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
西安地区汉族人群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关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Ghrelin基因Arg51Gin多态性与西安汉族心血管高危人群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检测303例40~69岁汉族人Ghrelin基因Arg51Gin多态性,观察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Ghrelin基因Arg51Gin位点AA、AG、GG基因型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中为0.975、0.025、0、00,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组中为0.956、0.040、0.004。等位基因A、G频率在正常对照组中为0.987、0、013,在心血管高危因素组中为0.976、0.024。心血管高危因素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及各心血管疾病高危亚组组内不同基因型的血脂比较,Arg/Gin基因型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同组Arg/Arg(P〈0、05)。结论中国西安汉族人群中存在由Ghrelin基因Arg51Gin多态性所致的A、G两种等位基因,3种组合基因型AA型、AG型、GG型。Ghrelin基因Gln51基因携带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同组Arg纯合子,提示Ghrelin基因Arg51Gin突变与低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有关。
谢璇张静王玉环王俊宏张春虹倪红燕袁晓红
关键词:汉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