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霞君

作品数:41 被引量:3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老年
  • 10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9篇血浆
  • 9篇老年人
  • 7篇皮素
  • 7篇内皮
  • 7篇内皮素
  • 5篇洋地黄
  • 5篇源性
  • 4篇肾功能
  • 4篇内源性
  • 4篇患者血浆
  • 3篇地平
  • 3篇心肌
  • 3篇心钠素
  • 3篇原发性
  • 3篇自发性高血压
  • 3篇激酶
  • 2篇动态血压

机构

  • 38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中国原子能科...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北京电力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余霞君
  • 14篇范英鲜
  • 12篇曾强
  • 12篇牟善初
  • 8篇张晓英
  • 6篇郑秋甫
  • 5篇王喜群
  • 5篇郑华光
  • 5篇曾强
  • 4篇李维华
  • 4篇张丽萍
  • 4篇曹厚法
  • 4篇张笑明
  • 3篇冯长顺
  • 3篇游联璧
  • 3篇宁兆琪
  • 2篇李美花
  • 2篇黄念秋
  • 2篇李振甲
  • 2篇敖建华

传媒

  • 10篇解放军医学杂...
  • 8篇中华老年医学...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第二届全国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9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8
  • 3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 4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7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丛源性肺动脉病
1991年
丛源性肺动脉病(plexogenic pclmonary arteriopathy,PPA)是一种以肺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的肺血管病变,病因机制不明,预后不良。可发生在各种年龄、有原发、继发之分。从临床和病理角度都应增强对其认识。国内有关的资料很少,最近我们在尸检中遇到两例,在我院尚属首次报告,介绍如下。
韦立新袁孝宾游联璧牟善初余霞君耿仁义
关键词:原发性
国产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原(Pro-urokinase/u-PA)Ⅰ期临床安全性、耐受性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对国内研制的注射用基因重组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ro-urokinase,u-PA)进行Ⅰ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用于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方法:试验日期;健康受试者23例(男11例,女12例),随机分为5,20,35mg和50mg四个剂量组。静脉给药:其中1/4剂量在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3/4剂量在60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给药前和给药后2,24h取外周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凝血和纤溶指标,并随时观察受试者的全身状态和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全部受试者用药前后的血压,心率/律、呼吸等重要生命体征未见异常变化;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空腹血糖等亦未见明显变化。与溶栓有关的血液学指标(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纤维蛋白原,α2-抗纤溶酶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部分受试者有改变,但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与剂量无明显相关,无明确临床意义。全部受试者注射药物的局部皮肤,无刺激性炎症和皮下淤血、出血等变化。结论:中国健康成人受试者对于上述剂量的基因重组人尿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王禹李天德孙中华余霞君张正光胥照平
关键词:药物安全性耐受性
老年人肾脏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ransform ing growth factor,TGF) β1 在肾脏老化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 2 4例肾功能正常的老年尸体肾脏间质 TGF- β1 的表达情况。 结果 肾间质中肌纤维母细胞、单核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远曲小管和集合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和 Bowm an囊上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均有 TGF-β1 表达。 结论  TGF-β1 是肾脏老化过程的重要生长因子。
赵海潞牟善初李红芬王淑琴张晓英李维华余霞君张笑明游联璧Critchley JAJH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肾脏免疫组化技术老年人
开博通、硝苯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对24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随机分为应用升博通组及硝苯啶组,各12例,均进行14d治疗,探讨这两种药物对血浆内皮素(FT)、肾素(PRA)、皿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系统、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H患者治疗前血浆FT、PRA、ATⅡ及ALD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和P<0.05).开博通组治疗后,血浆ATⅡ、ALD、血压及心率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FT和PR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硝苯啶组治疗后血浆ET、血压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ATⅡ、ALD虽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心率平均值增加(P<0.01)。以上两种药物从不同作用机制影响血管活性物质的皿浆浓度来降低血压,提示将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呵更有效地发挥降压效果。
曹厚法余霞君范英鲜曾强张丽萍
关键词:PRAALD
尼卡地平静脉给药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1996年
目的:高血压急症患者应用尼卡地平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Ⅰ组14例患者先静脉注射2mg,继以持续静脉滴注<30 mg/h,共24小时;Ⅱ组39例患者未用负荷量,持续静脉滴注<30mg/h,共24小时。结果:两组显效率均达100%,但Ⅰ组起效及达显效时间快:分别为5分钟及10分钟,Ⅱ组为10分钟及25分钟;两组达最大效应时间均为1小时;且降压效果稳定。心率随给药速度加快而增加。两组副作用均较小,多为面红;个别患者用药数小时后出现血压降低,但停药后很快回升。结论: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副作用轻。
龙露陶萍郑德裕余霞君
关键词:尼卡地平高血压急症钙拮抗剂
内皮素研究进展
1993年
1988年3月,日本Yanagisawa等从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分离、提纯出一种新的活性多肽,它具有强大的收缩血管作用,被称为内皮素(Endothelin,ET)。研究证明,ET是迄今发现的体内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在心血管、呼吸及消化等系统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有关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一、ET的发现过程自1980年Furchgott等发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以来,血管内皮被认为是调节血管平滑肌张力的重要功能单位。1985年Hickey等分别培养猪、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发现培养液中有致血管收缩因子,经热稳定试验、蛋白酶水解、分子量测定及受体拮抗分析等证明,该因子并非已知的生物类或花生四烯酸衍生物,而是一种新的多肽。
曹厚法余霞君
关键词:内皮素
5606例老年人肾功能测定及正常值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对5606例老年人进行肾功能测定及对正常值探讨,结果显示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呈明显正偏态分布,运用百分位数估计95%正常值范围:血清BUN男性为3.77~9.79mmol/L,女性为3.53~9.35mmol/L;Cr男性为71.0~137.7μmol/L,女性为60.0~118.2μmol/L。
张晓英牟善初余霞君王喜群宁兆琪沈文梅董向群王玲李晖
关键词:老年人肾功能正常值尿素氮肌酐
200例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200例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分析姬平,牟善初,余霞君,李丽一、临床资料1978~1992年住院及随访的老年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200例,男193例,女7例;年龄60~90岁,平均73.6岁;继发糖尿病肾病共46例,...
姬平牟善初余霞君李丽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非胰岛素依赖型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水平观察
1994年
老年肺心病患者血浆内源性类洋地黄水平观察10008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曾强,范英鲜,冯长顺,余霞君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Endogenousdigi-talis-likefactor,EDLF)是体内释放的一种利钠因子,具有类似洋地黄的作用,在放射免疫测...
曾强范英鲜冯长顺余霞君
关键词:肺心病内源性血浆
苯那普利、芦沙坦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对肾功能及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内皮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为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苯那普利比较,研究新一代降压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芦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功能的影响,以及两药减轻 SHR肾损害可能的机制,设立苯那普利治疗组、芦沙坦治疗组、未治疗组及正常血压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检测肾功能、肾组织病理改变,血浆及肾组织内皮素(ET)水平和肾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显示,芦沙坦降压、延缓SHR尿白蛋白排泄率与苯那普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治疗组肾组织病理损害轻,芦沙坦组血浆、肾组织中ET及苯那普利组肾组织中ET均明显降低,两组肾组织中bFGF的表达均减弱。结果表明,芦沙坦能延缓SHR肾损害,苯那普利和芦沙坦减轻SHR肾损害与其降低ET、抑制bFGF表达可能有关。
王小丹郑秋甫余霞君刘胜曾强
关键词:自发性高血压肾功能BFGF苯那普利芦沙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