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时进
- 作品数:74 被引量:20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政治法律更多>>
- 受众媒介素养:构建科学传播的基石
- 是否拥有媒介素养关系到受众是否有效地参与科学传播,从这个角度而言,受众的媒介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科学传播的实践成效是紧密相关的,是构建科学传播的基石。
- 黄时进
- 关键词:受众参与媒介素养
-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数字劳动论析——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运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逐渐形成了新型数字劳动。基于马克思劳动观的视角,深入剖析新型数字劳动在数字资本主义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劳动异化,提出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立场的前提下,重构新型数字劳动正义内涵,探索其实现路径,这对于实现人的劳动解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黄时进彭嘉宁
- 关键词:人工智能异化
- 缄默知识理论对科学传播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启示被引量:1
- 2015年
-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提出"缄默知识"这一概念,科学传播从诞生开始就与缄默知识密切相关,缄默知识理论为我们反思科学传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对科学传播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黄时进文军
- 关键词:波兰尼缄默知识
- 当代科学传播中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认知差异
- 当代科学传播因为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广泛运用,为科学共同体与公众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渠道,同时也凸显了科学共同体与公众在一系列科学热点问题的认知差异。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科学传播的顶级学术期刊例如《Science Communica...
- 黄时进
-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公众
- 技术驱动与深度交互:人工智能对科学传播的跨世纪构建被引量:9
- 2020年
- 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而突飞猛进,对社会各个层面都产生着深刻影响。对于科学传播而言,人工智能正从技术驱动和深度交互两个维度对其进行着跨世纪的构建:一方面,人工智能以技术层面的革命,驱动科学传播实现以受众需求为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性变革;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传播主体的大数据化、传播媒介的网络化、传播内容的个性化等方面实现着科学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深度交互。
- 黄时进
- 关键词:人工智能
-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提升科技馆'展示教育'功能作用分析
- 受展区面积、展示设计、展示内容以及人员编制、运行经费等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国内绝大多数科技馆在帮助公众体验科学,实践"主动学习、过程教育、科学实践"核心理念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典型的科...
- 黄时进
- 关键词:科技类博物馆大学生科普志愿者
- 建设低碳社区的基本内涵及上海创建低碳社区的思路被引量:4
- 2014年
- 介绍了低碳社区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社区的核心特征及上海创建低碳社区的思路。
- 陈永亮黄时进
- 关键词:低碳社区
- 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科学素养--苏州市平江区少年宫馆校结合开展科学教育实践探索
- 苏州平江区少年宫坚持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普及与提高并举、普及为主'的原则,结合区情实际,坚持以机器人科普教育为抓手,突出抓好科技活动、师资培训、机制保证,努力形成以学...
- 黄时进杨军
- 关键词:少年宫科普教育
- 文献传递
- 经济发达国家低碳社区案例及先进经验分析
- 2014年
- 详细介绍了英国、日本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国家在创建低碳社区工作方面值得借鉴的经验。
- 黄时进鲍林俊马雨露
- 关键词:低碳社区太阳能住宅
- 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证调研
- 2014年
- 详细介绍了黄浦区创建低碳社区的实证调研结果,并对实证调研的众多数据进行了分析。
- 黄时进郭薇马雨露
- 关键词: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