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萍
- 作品数:12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超微珍珠粉产品开发
- 陈书勤覃朝望洪宇何忠平吴宏启莫冬李华南张志民潘立宁孟宪福黄力黄巧萍王龙杨乃斌张湘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属于海洋生物制品的深加工和中药现代化领域,来源于2007年度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任务书编号:桂科攻0718003-1-2。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肌、防治心脏血管疾患等作用...
- 关键词:
- 关键词:珍珠粉中成药
- 反溶剂重结晶法制备无定形依贝沙坦微粉被引量:6
- 2008年
- 采用反溶剂重结晶法对疏水性药物依贝沙坦了进行微粉化研究。实验考察了依贝沙坦的质量浓度、体系温度、溶液与反溶剂的体积比以及搅拌转速等因素对微粉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优的微粉化条件为:溶液中依贝沙坦的浓度0.01 g/mL,体系温度15℃,溶液与反溶剂体积比1∶20,搅拌转速1000 r/min;鼓风干燥后得到的依贝沙坦微粉粒度分布在1~2μm。红外分析显示所制得的样品与原料药化学结构基本相同;XRD分析结果表明微粉化产品的晶型为原料药的结晶形转变为无定形;溶剂残留检测结果表明微粉化后的依贝沙坦中甲醇的残留量符合药典标准;溶解速率实验表明微粉化后的依贝沙坦微粉溶解速率显著提高。
- 王志富黄巧萍王洁欣邵磊陈建峰
- 关键词:依贝沙坦微粉化溶出
- 吉非罗齐超细药物粉体的制备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结晶法制备吉非罗齐超细粉体,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复分解反应温度和搅拌转速对药物颗粒形态和粒径的影响。通过光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热重及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比表面积分析和溶出试验表征产品性质。所得颗粒形貌规则,粒径分布范围为0.5~2μm,比表面积为9.2263m2/g,120min时体外溶出速率是原药的4倍。
- 黄巧萍王洁欣陈桂子陈建峰
- 关键词:吉非罗齐结晶法超细粉体
- 一种甲维盐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甲维盐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4步反应,即5-位羟基保护&4″-位羟基氧化反应、氨化还原反应、脱保护反应和成盐反应,其中5-位羟基保护所选用的保护剂选自对甲氧基苯酚甲基、对甲氧苄基、对甲氧基苯酚甲...
- 陈书勤黄巧萍李有志孟宪福张敦河龙先进
- 文献传递
- 一种亚微米级吉非罗齐药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亚微米级吉非罗齐药物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难溶性药物微粉化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将吉非罗齐药物溶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再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酸水溶液进行中和及置换反应,得到吉非罗齐药物悬浮液。将所得的吉非罗齐药物悬浮液过滤...
- 陈建峰黄巧萍陈桂子王洁欣
- 文献传递
- PET瓶不同灭菌方法对珍珠明目滴眼液pH值稳定性影响研究
- 2015年
- OTC类中成药珍珠明目滴眼液为无菌药品,其盛装PET瓶须经灭菌处理。主要研究并探讨经不同灭菌方式的PET瓶对珍珠明目滴眼液p H值稳定性的影响。分别用经环氧乙烷灭菌的PET瓶、经气化过氧化氢灭菌的PET瓶、未经灭菌的PET瓶灌装珍珠明目滴眼液,于不同贮存时间测定珍珠明目滴眼液的p H值。结果表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PET瓶盛装的珍珠明目滴眼液质量有明显变化;经气化过氧化氢灭菌的PET瓶对珍珠明目滴眼液p H值稳定性无影响,可作为瓶灭菌方法。
- 梁晓琪李有志黄巧萍吴宏启陈书勤
- 关键词:H值珍珠明目滴眼液
- 一种含有纳米甲维盐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纳米甲维盐颗粒混悬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药制剂领域。本发明通过将甲维盐溶于一种溶解性很好的溶剂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在搅拌的条件下,将该药物溶液中快速加入到含有表面活性剂的不良溶剂中,降低了原溶...
- 陈书勤黄巧萍李有志孟宪福黄燕群何忠平覃朝望彭家安
- 文献传递
- 金枪鱼皮明胶制备技术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采用酸碱法制备一种可食用的金枪鱼皮明胶。方法:通过不同条件下所生产明胶的质量来确定明胶提取的最佳方法。结果:经过筛选,确定了先用0.2%~0.3%(w/v)NaOH溶液处理,再用0.3%~0.4%(v/v)H2SO4溶液处理后提胶的方法。结论:该方法可应用于制备食品级金枪鱼皮明胶。
- 孟宪福陈书勤莫冬何忠平黄康宁黄伟雄黄巧萍
- 关键词:明胶
- 一种亚微米级吉非罗齐药物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一种亚微米级吉非罗齐药物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难溶性药物微粉化领域。本发明是通过将吉非罗齐药物溶解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再加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盐酸水溶液进行中和及置换反应,得到吉非罗齐药物悬浮液。将所得的吉非罗齐药物悬浮液过滤...
- 陈建峰黄巧萍陈桂子王洁欣
- 文献传递
- 难溶性调血脂药物超细颗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在众多的药物剂型中,口服制剂是最流行的一种,因为对于患者来说,口服给药方式最为方便;而对于生产商来说,口服制剂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口服药物能够被机体吸收的首要前提是在胃肠道内的溶解。然而,目前约有40%正在研发中的药物和...
- 黄巧萍
- 关键词:超细颗粒工艺参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