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雷鸣

作品数:3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植物
  • 2篇浑善达克
  • 2篇不同植物
  • 1篇叶片
  • 1篇叶片含水量
  • 1篇植物功能
  • 1篇植物功能型
  • 1篇渗透势
  • 1篇生境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水分利用特征
  • 1篇水分生理
  • 1篇气孔调节
  • 1篇气体交换
  • 1篇浑善达克沙地
  • 1篇含水量
  • 1篇分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2篇李永庚
  • 2篇高雷鸣
  • 2篇刘美珍
  • 2篇蒋高明
  • 2篇牛书丽
  • 1篇姜闯道
  • 1篇崔红霞
  • 1篇彭羽
  • 1篇丁莉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浑善达克沙地三种生境中不同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特征被引量:17
2004年
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丘间低地和湿地 3种生境中 83种植物的叶片渗透势 (Ψs)和含水量 (L WC)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 :各生境下植物Ψs之间差异显著 (P<0 .0 1 )。固定沙丘的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Ψs最低 ,为 - 6 .5 4 MPa;湿地的湿车前 (Plantago cornuti)最高 ,为 - 0 .6 3MPa。 4 3%的植物 Ψs变化于 - 1 .0 0至 - 1 .99MPa之间 ,33%的植物变化范围为 - 2 .0 0至 - 2 .99MPa。 L WC变化也很大 ,小叶锦鸡儿最低 ,为 2 6 % ;而碱蓬 (Suaeda glauca)和钝叶瓦松 (Orostachysmalacophyllus)的则很高 ,分别为 98%和 97%。统计表明 ,85 %植物 L WC变化于 6 0 %至 89%之间。就生活型而言 ,灌木 Ψs最低 ,乔木次之 ,草本植物最高。在不同生境中 ,植物Ψs随生境土壤水势 (Ψsoil)升高而增加 ,其中乔木和灌木Ψs变化趋势为 :固定沙丘 <丘间低地 (P<0 .0 1 ) ;草本植物为 :固定沙丘 <丘间低地 <湿地 (P<0 .0 1 )。叶片含水量随生活型及生境的变化与渗透势相似。植物叶片渗透势与根系分布深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P<0 .0 0 1 ) ,而叶片渗透势与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 (P<0 .0 1 )。
刘美珍蒋高明李永庚牛书丽高雷鸣
关键词:渗透势叶片含水量生境浑善达克
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植物功能型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特征的比较(英文)被引量:12
2005年
为了比较不同植物功能型在沙地生境下光合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测定了浑善达克沙地3种功能型的代表种的气体交换特征来比较它们的光合碳固定能力和水分利用状况。3个代表种的气体交换日变化结果表明乔木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比草本和灌木的低,而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较高,经过中午的光合午休后,乔木的光合速率在下午没有恢复,而草本和灌木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在所测定的所有代表物种中,研究地全部的乔木(3种)和灌木(6种)以及典型的草本(2 5种) ,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另外,在同样的叶片水势情况下,乔木植物的气孔导度最低,在同样的蒸腾速率情况下,乔木植物的光合速率最低。这些结果表明乔木在CO2 同化和H2 O蒸腾平衡上具有低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们认为在对沙地进行恢复时。
牛书丽蒋高明高雷鸣李永庚姜闯道刘美珍崔红霞丁莉彭羽
关键词:浑善达克沙地气体交换植物功能型气孔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