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维普•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昕
作品数:
1
被引量:30
H指数:1
供职机构: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药物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张旭
河南大学药学院中药研究所
韩光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药物研...
赵芬琴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药物研...
刘蕾
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药物研...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生物学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学成
1篇
桦褐孔菌
1篇
抗炎
1篇
抗炎活性
1篇
化学成分
1篇
活性
1篇
ACID
机构
1篇
河南大学
作者
1篇
刘蕾
1篇
赵芬琴
1篇
高昕
1篇
韩光
1篇
张旭
传媒
1篇
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1篇
2010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抗炎活性
被引量:30
2010年
本实验研究了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方法是采用溶剂法和柱色谱法提取分离桦褐孔菌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鉴定,然后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和二甲苯致小鼠腹膜炎模型对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考察。最终从桦褐孔菌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羊毛脂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羊毛甾醇(1)、inotodiol(2)和trametenolic acid(3)。化合物1、2、3在10 mg/kg均显著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化合物1和2在10 mg/kg时显著降低血管通透性。由此得出化合物1~3均有抗炎活性,其中trametenolic acid(3)的抗炎活性最强。
张旭
赵芬琴
韩光
刘蕾
高昕
关键词:
桦褐孔菌
化学成分
ACID
抗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