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起航

作品数:70 被引量:48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影像
  • 13篇CT
  • 10篇支气管
  • 9篇造影
  • 9篇气管
  • 9篇肺部
  • 9篇CT表现
  • 8篇淋巴
  • 7篇影像学
  • 7篇X线
  • 6篇肿瘤
  • 6篇间质性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6篇HRCT
  • 6篇病变
  • 5篇动脉
  • 5篇胸部
  • 4篇动脉造影
  • 4篇血管

机构

  • 65篇北京医院
  • 3篇卫生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房县人民医院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67篇陈起航
  • 19篇潘纪戍
  • 18篇周诚
  • 16篇刘甫庚
  • 9篇吴国庚
  • 6篇张旻
  • 6篇孙铁英
  • 5篇杨明
  • 4篇方芳
  • 4篇李惠章
  • 4篇于经瀛
  • 3篇李威
  • 3篇柯会星
  • 3篇许小毛
  • 3篇许贤豪
  • 3篇韦嘉瑚
  • 3篇潘纪戌
  • 2篇李波
  • 2篇吕骅
  • 2篇陈悦

传媒

  • 12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华医学会呼...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气管CT轴位形状的探讨
2006年
目的:研究儿童气管腔CT扫描轴位形状。材料和方法:≤3岁婴幼儿7例,4-14岁女孩7例、男孩6例。13例4-14岁按“吸气憋住”指令,4例1-3岁用镇静药后平均呼吸下,3例2-10个月在睡眠状态下进行扫描。按颈段、胸段、喉正下方、胸廓入口和隆突上等层面的气管形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例颈段和胸段气管均为圆形,气管起始部均有食管压迹,在气管分叉正上方气管呈类椭圆形。在胸廓入口处13例4岁以上儿童气管呈圆形,7例3岁以下呈不规则形。偶有主动脉弓压迹,但横轴面受压面积很小。结论:儿童气管CT轴位由颈部到胸部,其形状几乎没有变化,与性别无关。
徐官珍陈起航耿洪跃
关键词:气管CT
正常成人胸内气管动态CT扫描被引量:6
1998年
目的研究正常成人胸内气管在用力呼吸时的横断面面积、径线及形态的改变。材料与方法用电子束CT对25例正常男性主动脉弓上方2cm处的胸内气管做了动态扫描。在被检者用力做深吸、呼气的5.5秒钟内做10次扫描,每次100毫秒,间隔500毫秒,层厚3mm。结果气管的平均横断面面积、矢状径及冠状径在吸气末和呼气末时分别为228.36mm2、18.28mm、16.97mm和191.24mm2、15.62mm、16.19mm。横断面面积于呼气末时较吸气末减少15.48%±9.6%。气管形态在吸气末呈圆形、卵圆形,至呼气末时可呈马鞍形。结论动态CT是在呼吸状态下研究气管的形态和径线的理想工具,在中国人中,若呼气末时气管横断面面积较吸气末时减少50%以上时,可考虑有气管软化。
潘纪戍杨明陈起航
关键词:气管摄影测量法CT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像诊断策略
陈起航
直肠癌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
1998年
本文回顾并比较31例直肠癌术前CT分期与手术后病理分期。CT分期Ⅰ和Ⅱ期的准确率为85.7%,Ⅲa期为45.5%,Ⅲb期是75%,Ⅳ期为100%,总的准确率为67.7%。结果提示CT能较准确估计直肠的厚度,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否远处转移,但对直肠周围脂肪侵犯及淋巴转移的估计欠佳。
李波陈起航吕骅陈悦
关键词:CT直肠癌
全文增补中
多层CT的HRCT运用体会
HRCT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是目前肺部无创性检查技术中最敏感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人们在活体上发现和鉴别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能力。多层CT自1998年开始运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与单层螺旋CT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Z轴的空间分...
陈起航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CT弥漫性肺病
文献传递
直肠癌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研究直肠 CT分期与手术中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 :回顾 31例直肠癌术前 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 , 和 期的准确率为 85 .7% , a期为 45 .5 % , b 期是 75 % , 期为 10 0 % ,平均 6 7.7%。结果提示 CT能较准确估计直肠的厚度 ,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否远处转移 ,但对直肠周脂肪侵犯及淋巴转移的估计欠佳。结论 :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具有一定意义。
李波陈起航吕骅陈悦
关键词:CT直肠癌病理外科手术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CPFE)的临床特点,并与COPD及IPF进行比较,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分析...
谭晓明孙铁英陈起航张曼
关键词: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综合征肺纤维化
肺气肿的诊断:CT和肺功能检查的比较被引量:19
1995年
作者比较了117例的CT扫描(其中50例同时加作了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在检出肺气肿上的能力。结果显示CT和肺功能检查对肺气肿的检出率分别为78.26%和47.82%,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66.67%(16124)肺功能检查无肺气肿的病例,CT都发现了肺气肿征象,说明CT在检出轻度、早期肺气肿上较肺功能检查敏感。在50例常规CT和HRCT的比较中发现35.8%常规CT正常的病例,在HRCT上都检出了肺气肿。20.1%常规CT诊断为轻度肺气肿的病例中,HRCT上为中度肺气肿,说明在肺气肿的诊断上HRCT较常规CT敏感。
潘纪戍吴国庚陈起航李果珍
关键词:肺气肿CT呼吸功能试验
支气管扩张的螺旋CT动态扫描——空气潴留与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指数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空气潴留、支气管扩张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方法 对 33例临床和HRCT检查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病人 ,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潴留分别进行评分。 2 8例病人做了肺功能检查。结果 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潴留分别在 98/ 198和 112 / 198个肺叶中见到 ,两者平均积分高度相关 (r =0 .94;P <0 .0 0 1)。空气潴留积分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如下 :FEV1、FVC、FEV1/FVC不相关 ,FIF2 5相关 (r =- 0 .5 1;P <0 .0 5 ) ,FIF50 (r=- 0 .77;P <0 .0 1)、RV(r =0 .75 ;P <0 .0 1)高度相关。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病人中空气潴留与支气管扩张。
刘甫庚陈起航潘纪戍杨明胡小芳周诚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空气潴留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主动脉弓左侧先天性静脉异常的CT鉴别诊断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分析 41例主动脉弓左侧先天性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CT平扫 ,其中 36例行增强扫描 ,5例另做MR或超声检查确诊。 6例做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和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结果 永存左上腔静脉 2 4例 ,其中双上腔静脉 2 3例 ,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 1例。异常左头臂静脉 11例 ,其中 6例合并主动脉弓畸形 ;左上叶的部分异常肺静脉引流 4例 ,其中 1例并双上腔静脉畸形 ;左头臂静脉与奇静脉异常连接 2例。它们的共同表现是在主动脉弓左侧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 ,但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血管行程 ,可加以区别。结论 熟悉这些少见的先天性异常有助于避免误诊 ,高质量的CT增强扫描对这些先天性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陈起航潘纪戍杨明刘甫庚周诚
关键词:CT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