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汝虹
- 作品数:22 被引量:194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联合子宫动脉阻断术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联合子宫动脉钛夹阻断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在中山市人民医院观察分析67例子宫腺肌病资料,其中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子宫动脉钛夹阻断术36例(A组);行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术31例(B组)。术前、术后记录评价患者痛经、子宫体积、月经量及贫血情况等变化。结果两组痛经症状均有较高缓解率(分别为92.3%,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子宫体积术前为(177±30)cm3,术后3个月缩小为(132±31)cm3;B组子宫体积术前为(178±35)cm3,术后3个月缩小为(158±28)cm3,两组子宫体积大小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月经量均较前减少,术后6个月开始两组月经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挖除联合子宫动脉钛夹阻断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新方法 。
- 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李丹彦刘君
-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钛夹子宫腺肌病
- 端粒酶活性联合CA125检测与预测卵巢上皮癌腹腔化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对卵巢上皮癌术前或每次化疗前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与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合,以供评价腹腔化疗疗效。方法:收集35例术前或每次化疗前血清,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A125;并且收集其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用TRAP-PCR-ELISA银染法检测腹水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卵巢上皮癌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85.7%为端粒酶阳性;而且,端粒酶活性检测在术前为1.54 U±0.82 U,术后第1疗程化疗后为0.79 U±0.69 U,术后第2疗程化疗后为0.55 U±0.80 U,术后第3疗程化疗后为0.46 U±0.71 U(P<0.05),差异显著。(2)根据患者的临床化疗效应,得出血清CA125表达水平≥50%或<50%时,卵巢上皮癌化疗敏感和耐药的准确性分别为91%和69%;并且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下降或升高时,卵巢上皮癌临床化疗敏感和耐药的准确性分别为88%和80%;如果将其CA125与端粒酶活性表达水平下调结合判定,得出对化疗敏感或耐药的预估值达95%和100%的提高化疗疗效结果。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能较准确地预测卵巢上皮癌临床腹腔化疗疗效,它与血清CA125联合有利于提高临床化疗疗效的判定。
- 苏园园黄瑾季明芳李远明陈汝虹刘晓珊
- 关键词:端粒末端转移酶
- 323例新观念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 1999年
- 剖宫产术术式的完善是降低孕产妇、新生儿及围产期发病率、死亡率的关键。1998年我院开展新观念剖宫产术共323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8年我院初次行剖宫产者共633例,年龄23~37岁,平均25.4岁;孕周37~43周,平均39周。...
- 陈汝虹
- 关键词:剖宫产术式疗效
- 羊水过少分娩方式的探讨被引量:1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对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的 10 0例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无妊娠合并症进行对比分析 ;计划剖宫产、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分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有妊娠合并症组的剖宫产率、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合并症组 (P <0 0 5 ) ;在分娩方式中 ,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及阴道分娩组的羊水粪染、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计划剖宫产组 (P <0 0 5 )。结论 :羊水过少患者中有条件阴道分娩者应严密监测胎心、羊水及产程进展情况 ,应及时剖宫产是处理羊水过少安全而重要的措施。
- 陈汝虹苏圆圆
- 关键词:羊水过少剖宫产术分娩方式
- 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盆底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法国PHENIX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对轻度、中度SUI患者各30例进行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每周2次,12次为一个疗程,以后每周至少行Kegel训练3次,坚持10周以上。于疗程结束即时及6个月观察疗效,并填写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结果60例患者无一例失访,总满意率达86.7%。疗程结束即时及6个月两组ICI-Q-SF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轻度组有效率高于中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可有效治疗女性SUI,尤其对轻度SUI疗效更佳,同时应强调个体化、循序渐进、适时适量的治疗原则。
- 麦秀莲曹丽陈汝虹陈燕林风莲龙丽珊苏园园
- 关键词:生物反馈电刺激压力性尿失禁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26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3月,我们对26例小儿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行卵巢肿瘤剥除术或一侧附件切除术.对直径〈5 cm的肿瘤,在肿瘤的外侧缘线形电凝囊肿包膜;直径〉5 cm的肿瘤,在其中部或距基底部3 cm处环形电凝囊肿包膜,钝性分离肿瘤与囊壁,完整剥出肿瘤,残余囊壁创面彻底电凝止血,不缝合.卵巢冠囊肿切除.影响术野的大卵巢囊肿,先穿刺吸净囊液,帽状电凝卵巢囊肿包膜一周,再剥出肿瘤. 结果 所有患儿卵巢肿瘤手术都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剥除术24例,一侧附件切除2例.手术时间(50±20) min,术中出血量(30±10) ml,术后住院2~4 d,无手术并发症,无伤口感染.24例随访1年,未见复发. 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卵巢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 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黄瑾翁丽
- 关键词:腹腔镜卵巢肿瘤
- 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对不孕症病因的诊断分析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通过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 (HSG)检查 ,比较各项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38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腔镜、腹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结果 :诊断宫腔内病变 ,B超检出率为1 3 2 % ,HSG检出率为 2 6 % ,宫腔镜检出率为 39 5 % ;诊断盆腔内病变 ,B超检出率为 39 5 % ,HSG检出率为 2 1 1 % ,腹腔镜检出率为 84 2 %。结论 :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优于B超及输卵管碘油造影 ,但不能取代 ,应相互补充应用 。
- 陈汝虹苏园园刘晓珊
- 关键词:病因宫腔镜B超输卵管碘油造影不孕症
- 宫腔镜检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播散及生存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对子宫内膜癌细胞播散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3年无宫外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5例,分为术前单纯性诊刮术组68例,宫腔镜检下诊刮术组37例,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取腹腔冲洗液找癌细胞。比较两组癌细胞腹腔内播散率及3年内复发率。结果单纯诊刮术组子宫内膜癌细胞腔内播散5例,发生率5/68(7.35%),宫腔镜检下诊刮术组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内播散3例,发生率3/37(8.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诊刮术组术后3年内复发4例,复发率4/68(5.88%),宫腔镜检下诊刮术组术后3年内复发3例,复发率3/37(8.11%),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检不增加子宫内膜癌细胞腹腔内的播散的风险,也不影响患者近期的生存预后。
- 李远明苏园园陈汝虹何惠嫦
- 关键词:宫腔镜检子宫内膜癌播散预后
- 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行剔除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特点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后残留及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肌瘤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BMI值高的患者肌瘤复发率高于BMI值低的患者,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年龄比较中,>40岁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年龄<40岁的患者(P=0.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肌瘤个数比较中,多发性肌瘤患者疾病的复发率高于单发性肌瘤患者(P=0.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复发因素与手术年龄、BMI指数、月经初潮年龄等因素有关,临床应做好高危人群的术前排查工作。
- 钟锴娜苏园园韩燕华陈汝虹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剔除术
- Ligasure在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Ligasure在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Ligasure行腹腔镜下附件切除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患者中单侧附件切除38例,双侧附件切除5例。其中需行盆腔粘连分解及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处理的有6例,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53.5min,出血1-20ml,平均6.1ml,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Ligasure行腹腔镜下附件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手术方式。
- 刘晓珊刘君程娜苏园园陈汝虹黄彦
- 关键词:LIGASURE腹腔镜附件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