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晶
- 作品数:21 被引量:29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腹腔镜手术视频资料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被引量:6
- 2017年
- 第四军医大学 2012 年级、2013 年级和 2014 年级八年制学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阶段,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和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学教研室通力合作,连续三年将腹腔镜手术视频资料引入课堂教学,主要在腹腔镜下直示观察腹部脏器的解剖学要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学更具“立体、动态、逼真”的效果.
- 杨雁灵王亚云王圣明拜云虎冯宇鹏张明明陈晶寇珍珍陶开山李云庆岳树强
-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教学腹腔镜手术视频解剖学教研室《人体解剖学》
- 超声成像技术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新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人体解剖学是各专业、各层次医学生所接触的第一门基础医学课程,第四军医大学在解剖学实验教学一直坚持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 5R 式教学模式[1],同时辅助以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形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 2012 年全校毕业学生无记名投票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学生评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人体解剖学课程的实施对象是大学一年级学生,而他们的医学知识尚是空白,因此,如何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始终激励他们牢固掌握繁杂浩大的解剖学知识,是解剖教学的重要课题.超声以无创、便捷、价廉和高效等优点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为弥补解剖学实验操作局限于尸体标本的不足,我们将超声便携式超声诊断仪引入 2014 年级八年制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的人体解剖学实验课教学中,希望逐步构建超声成像应用于解剖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 王圣明王亚云冯宇鹏张明明陈晶寇珍珍李云庆杨雁灵
-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教学超声成像技术基础医学课程人体解剖学以学生为中心
- 揭示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能够模拟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特点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europathologicpain,nerveinjury”,再利用检索词spared““nerveinjury”进行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English。同时手工或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病理性痛、周围神经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痛密切相关的研究。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包括坐骨神经的松散结扎/慢性挤压、部分坐骨神经紧密结扎、腰L5~6脊神经根切断术和SNI等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SNI研究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性论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相关文献,其中与SNI直接相关的文献8篇,间接相关的文献25篇,排除重复的12篇,共21篇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及综合。综合的结果显示,SNI模型的手术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好,术后动物的行为表现能够模拟部分神经病理性痛的特点且持续时间长,不同镇痛药物对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反应作用不同?
- 陈晶周亮王亚云王文李云庆武胜昔
- 关键词:神经痛坐骨神经
- 中国中西部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危险因素调查
- 陈晶贾桂陈瑜时永全周新民尚磊郭长存崔丽娜朱疆依高正军郭冠亚王璐王静博韩者艺韩英
- 小鼠Brd2基因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为观察溴结构域包含蛋白2(bromo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2,Brd2)基因在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与分布,本研究制备了两条地高辛标记的Brd2 cRNA探针。方法:提取小鼠脑组织总RNA,设计两对Brd2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扩增得到两个Brd2的DNA片段,并将它们分别克隆到pCRⅡ-TOPO载体中。利用体外转录方法合成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最后通过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分析所标记探针的特异性及杂交效果。结果: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两个Brd2/pCRⅡ-TOPO质粒,获得了特异性的地高辛标记的Brd2cRNA探针,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中应用两条探针得到了较好的杂交信号。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可特异地检测Brd2 mRNA,为进一步观察Brd2 mRN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功能研究提供了工具。
- 武晓敏黄静魏燕燕陈晶肖培伦冯达云武胜昔刘娟
- 关键词:CRNA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小鼠
- Neurochemical features of enkephalinergic neurons in the trigeminal subnucleus caudalis of the preproenkephalin-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transgenic mouse
- 黄静陈晶王亚云魏燕燕王文汪伟李云庆武胜昔
- 小鼠脊髓内P物质和NK-1受体空间分布的发育变化
- 目的 P物质(Substance P,SP)与痛信息的调控密切相关。脊髓背角表达SP的初级传入纤维,无髓纤维(C纤维)和有髓细纤维(Aδ纤维),主要止于Ⅰ层和Ⅱ层外侧部。而作为SP的特异性受体,NK-1受体(neurok...
- 陈晶冯枫黄静韩蕊魏燕燕武胜昔
- 关键词:P物质脊髓发育小鼠
- 文献传递
- 中国中西部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危险因素调查
- 陈晶贾桂陈瑜时永全周新民尚磊郭长存崔丽娜朱疆依高正军郭冠亚王璐王静博韩者艺韩英
- 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电穿孔转染条件的优化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为研究工具,优化电穿孔转染条件。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压和脉冲时间组合等电转染条件,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shNC质粒导入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24 h后观察并比较神经元的转染效率,确定最佳电转染条件。结果:200 v电压,25 ms脉冲时间或250 v电压,15 ms脉冲时间的转染条件下,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可获得较好的转染效率,分别为(31.15±1.89)%和(29.10±1.93)%。结论:电穿孔转染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通过条件的优化,可以提高小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电转染效率。
- 詹从清黄静魏燕燕陈晶李云庆武胜昔
- 关键词:大脑皮质神经元电穿孔转染小鼠
- 强迫游泳引起的镇痛效应与脑啡肽能神经元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强迫游泳引起的镇痛效应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中脑啡肽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12只雄性前脑啡肽原-绿色荧光蛋白(PPE-GFP)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和应激组(Stress),采用热板测痛仪测定小鼠的热痛阈;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技术检测两组小鼠PAG中Fos阳性神经元、Fos/GFP双标神经元的分布模式及数量变化。结果:应激组小鼠应激后10 min,热痛阈明显升高到峰值,30 min时逐渐下降,在60 min时降到应激前时的基础值。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应激组小鼠在应激后2 h,PAG内Fos阳性神经元和Fos/GFP双标神经元明显增多,主要集中于PAG腹外侧区。结论:强迫游泳应激可在短期内引起一定程度的镇痛效应,这可能与其激活了PAG腹外侧区的脑啡肽能神经元有关。
- 孙星星姜荣先任军徐浩陈晶魏燕燕张惠武胜昔徐礼鲜
- 关键词:强迫游泳应激镇痛脑啡肽导水管周围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