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景贵

作品数:61 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湖南省医药卫生科研计划课题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卒中
  • 16篇脑卒中
  • 14篇康复
  • 9篇磁刺激
  • 7篇抑郁
  • 7篇日常生活活动
  • 7篇重复经颅磁刺...
  • 7篇卒中后
  • 7篇经颅磁刺激
  • 7篇老年
  • 6篇脑梗
  • 5篇蛋白
  • 5篇再灌注
  • 5篇再灌注损伤
  • 5篇帕金森
  • 5篇脑梗死
  • 5篇急性
  • 5篇梗死
  • 4篇血管
  • 4篇日常生活活动...

机构

  • 46篇湖南省马王堆...
  • 15篇湖南省人民医...
  • 11篇中南大学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长沙市中心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沙市第四医...
  • 1篇上海市宝山中...

作者

  • 61篇邓景贵
  • 23篇陶希
  • 20篇刘佳
  • 17篇宋涛
  • 13篇蔡华安
  • 10篇方翠霓
  • 8篇李辉萍
  • 7篇宋涛
  • 5篇宋延民
  • 5篇宋红
  • 5篇刘佳
  • 5篇唐雪琴
  • 5篇卢伟
  • 5篇吴亚岑
  • 4篇周文胜
  • 4篇胡治平
  • 4篇何娟
  • 4篇刘楚娟
  • 3篇唐北沙
  • 3篇肖波

传媒

  • 5篇中华物理医学...
  • 5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3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按摩与康复医...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1998
  • 1篇1996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碍及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功能障碍和抑郁情绪的治疗效果。方法 50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评分、UPDR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作为一项无创性物理治疗帕金森病的措施。
唐雪琴邓景贵宋涛刘佳张长杰吴亚岑桂一莎
关键词: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帕金森病抑郁
梅罗综合征一例
<正>患者,男性,66岁,双侧闭眼不能、面部麻木伴口唇肿胀1月。专科查体:神清,言语含糊,无嗅觉异常及减退,粗侧视力视野正常,双侧眼睑闭合不能,双侧眼球向各方向活动可,无眼震及视物双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
黄靓邓景贵蔡华安
文献传递
脑卒中患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2008年
目的探讨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性与脑卒中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技术检测149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41例脑出血患者和120例健康对照者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多态的分布,并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对照组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G4A 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GG基因型亚组,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P<0.05)。男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男性脑出血组GA+AA基因型亚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同组GG基因型亚组。女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和女性脑出血组不同基因型亚组体质指数和血脂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基因G4A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与男性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脂蛋白代谢有关。
莫丹衡许宏伟邓景贵刘佳肖波杨晓苏杨期东
关键词:神经病学血脂
腔隙性脑梗塞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探讨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塞(CLI)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的问题。方法:测定35例CLI患者与3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空腹葡萄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CLI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之一。
王淼霞胡治平周文胜邓景贵宋涛
关键词:脑梗塞胰岛素血糖
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踏车运动训练对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1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踏车运动组(68例)和对照组(7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药物治疗,踏车运动组进行踏车运动和常规药物治疗,疗程4个月。试验过程中监测心率及血压变化,记录达到目标心率或者心绞痛的人次,比较试验前后心率血压有无差异,并对比两组试验结束后1个月内心绞痛的发生率和试验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结果踏车运动组有2人因不能耐受退出研究。试验过程中,达到目标心率的有2 855人次,发生心绞痛的有561人次。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率、血压、QO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踏车运动组和对照组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QOL评分〔(112±9)分〕较对照组〔(106±8)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进行随访1个月,治疗组(7.58%,5/66)较对照组(21.92%,16/73)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踏车运动训练能明显降低社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发生率,提高QOL,适当强度的运动训练是安全的。
陶希卢伟何娟刘佳邓景贵宋红陈美娟
关键词:踏车运动稳定型心绞痛老年安全性
脊髓损伤患者早期康复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以及并发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该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发病时间进行分组治疗,对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相关功能及能力进行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ASIA运动评分、ASIA感觉指数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与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项目治疗后同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情况均提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异位骨化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并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唐雪琴邓景贵宋涛吴亚岑李辉萍
关键词:脊髓损伤早期康复
血脂与血流变指标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1998年
目的:研究血液脂质(LDLC、HDL-2、HDL3-C、TC、TG)与血液流变9项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将55例血流变指标正常者和65例血流变指标异常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除LDL-C、TC、两组差别非常显著外(P<0.01),其余各项与血流变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LDL-C、TC是影响血流变指标的重要因素。
贺善东邓景贵张银桃
关键词:血脂血流变中风脑血管疾病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探讨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86例脑卒中失语症患者纳入临床研究,将其按照就诊时间编号并采用单双号法分作两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共43例采取语言康复训练,双号为观察组共43例采取tDCS联合语言康复训练,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02%和6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67,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语言能力评分分别为(176.60±13.23)分和(144.62±10.29)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553、7.919,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ADL评分分别为(85.86±6.87)分和(68.76±5.88)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t=6.879、8.472,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92,P<0.05).结论 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语言康复训练治疗脑卒后语言功能障碍可取得较理想效果,能改善患者语言功能,恢复其日常交流能力,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方翠霓方碧兰刘佳邓景贵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脑卒中语言障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NF)技术训练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KOA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接受PNF技术锻炼,包括等张组合、节律性稳定和动态逆转技术;对照组接受规范的患侧股四头肌肌力训练。采用膝关节再成角试验评估本体感觉,采用单腿站立测试(OLS)和5次坐立试验(FTSST)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 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30°、60°、110°主动成角误差与被动成角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各角度主动成角误差与被动成角误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膝关节各角度主动成角误差及被动成角误差明显小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OLS与FTSST时间亦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治疗后的OLS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SST时间明显短于组内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OLS与FTSST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 结论 PNF技术可显著改善KOA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及平衡能力。
李辉萍宋涛邓景贵江妮张篪
关键词:本体感觉
双侧电刺激对脑梗死运动功能及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一种成熟的康复治疗技术,它是指利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周围神经或肌肉引起肌肉收缩,以提高肌肉功能或治疗神经肌肉疾患的治疗方法。
李辉萍宋涛徐伟邓景贵吴亚岑桂一莎
关键词: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神经肌肉电刺激脑梗死康复治疗技术脉冲电流刺激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