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新疆巴里坤湖的地层剖面进行的精确定年和孢粉分析,结合现代表土孢粉数据,重建了该地区16.7cal ka BP以来的植被和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在末次冰消期及早全新世(16.7~7.9cal ka BP)研究区以荒漠植被为主,A/C值所指示的有效湿度明显偏低,气候干旱.其中在16.7~8.9cal ka BP期间,气候环境最为恶劣;8.9~7.9cal ka BP为气候环境逐渐改善的过渡期.研究区在中全新世(7.9~4.3cal ka BP)为荒漠草原/草原,有效湿度明显升高,气候环境相对最为适宜,湖泊周围高地可能有片状的桦木林地出现.在4.3~3.8cal ka BP这一短暂时期,研究区植被由荒漠草原/草原迅速转变为荒漠,有效湿度显著降低,可能是一次百年尺度的干旱气候事件.研究区在晚全新世(3.8~0.53cal ka BP)呈现出典型的荒漠草原/草原草甸景观,有效湿度相对较高,气候环境相对较为适宜;0.53cal ka BP以来,呈现荒漠植被景观.区域对比显示,该地区16.7cal ka BP以来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与东亚季风影响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末次冰消期-早全新世气候干旱,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
对位于北疆福海县的乌伦古湖Ulungur10B孔岩芯进行分析,以AMS^(14)C测年为年代框架,结合粒度、烧失量和色度指标重建了该地区12.3 cal ka BP以来的古环境演化。结果显示:12.3~11.2 cal ka BP期间,湖泊有机质含量较高,区域有效湿度较大;11.2~7.4 cal ka BP期间,沉积物平均粒径大,有机质含量低,色度a*值、b*值偏大,区域气候冷干,湖面水位较低;7.4~4.3 cal kaBP期间,沉积物平均粒径减小,有机质含量升高,色度a*值、b*值减小,区域气候暖湿,湖泊水位较高;4.3 cal ka BP以来指标在波动中变化,反映湖泊水位在波动中变化,区域有效湿度有所降低。乌伦古湖晚冰期以来古环境演化与周边环境记录一致,气候变化模式符合中亚干旱区全新世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