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庆

作品数:5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青年发展研究基金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提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细胞
  • 8篇疫苗
  • 8篇热原检测
  • 8篇注射
  • 8篇活性
  • 8篇核细胞
  • 7篇注射液
  • 6篇体外
  • 6篇胃泌素
  • 6篇细菌内毒素
  • 6篇红花
  • 6篇红花注射液
  • 5篇毒性
  • 5篇热原检查
  • 5篇热原检查法
  • 5篇酶联
  • 5篇酶联免疫
  • 5篇家兔热原检查...
  • 4篇单个核细胞
  • 4篇单核

机构

  • 47篇中国食品药品...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上海市食品药...
  • 2篇中国药品生物...
  • 2篇天津药品检验...
  • 1篇北京市药品检...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食品药...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省食品药...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山东省食品药...
  • 1篇宁波人健药业...
  • 1篇上海丽珠制药...

作者

  • 49篇贺庆
  • 42篇高华
  • 23篇张媛
  • 23篇刘倩
  • 14篇王军志
  • 13篇谭德讲
  • 11篇陈晨
  • 11篇吴彦霖
  • 7篇张横
  • 4篇胡晓茹
  • 4篇裴宇盛
  • 4篇蔡彤
  • 4篇戴忠
  • 3篇秦媛媛
  • 2篇杜颖
  • 2篇李冠民
  • 2篇芮菁
  • 2篇霍艳
  • 2篇唐黎明
  • 2篇钱德明

传媒

  • 20篇药物分析杂志
  • 6篇中国生物制品...
  • 3篇中国药事
  • 3篇中国药理学会...
  • 2篇科技导报
  • 2篇2013年《...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第3届全国药...
  • 1篇第四届药物毒...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第二届(20...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8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的研究
目的:针对现有热原检测法存在的问题,研究建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方法:新方法依据人体发热机理设计,即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分泌内致热原(主要为细胞因子,如IL-1β、IL-...
贺庆高华谭德讲张嫒陈晨王军志
关键词:细菌内毒素细胞因子
3Rs质控方法在WHO生物制品指导原则中的实施进展和挑战
2024年
世界卫生组织(WHO)生物制品和疫苗指导原则目前在五大质控领域(内毒素/热原、神经毒性、外源性因子、效价和免疫原性、特异性毒性)全面整合并实施以替代、优化和减少(replacement,refinement and reduction,3Rs)实验动物使用的3Rs质控方法。目前3Rs质控方法在内毒素/热原领域已取得较大进展,全球药品监管机构和制药企业均在开发应用内毒素/热原的非动物检测技术[如单核细胞活化法(monocyte activation test,MAT)、重组C因子细菌内毒素检测法(recombinant factor C bacterial endotoxin test,rFC BET)],且在其他领域也均取得一定进展。3Rs质控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正面临某些共同挑战,如缺少国际统一的监管、标准及技术验证指导原则、如何科学评价不同检测技术间的可比性和相关性、如何全球推广和普及先进检测技术等问题。
贺庆谭德讲马霄郑逸阳刘思含张羽王军志
关键词:生物制品疫苗
一种新型抗胃泌素17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抗胃泌素17疫苗的体液免疫原性与抗原性.方法:疫苗以方案(0.5 mg·只-1×免疫1次.2周-1×免疫3次,i.m)对新西兰大白兔(雌性,n =6)进行免疫,以酶联免疫吸...
贺庆高濛戚胜美高华王军志
关键词:疫苗抗原性抗体
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用于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考查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适用性,选取不同厂家共10批供试品,使用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采用加样回收干扰实验考察供试品是否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品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IL-6法干扰实验的回收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研究表明,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可用于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热原检测。
蔡彤张媛贺庆刘倩杜颖陈晨高华
红花注射液有效成分的确定及不同厂家中量效关系的比较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确定红花注射液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红花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采用体内、体外方法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含量和总黄酮含量不同的红花注射液进行活性测定。结果:当总黄酮含量基本一致时(0.57 mg.mL-1),随着HSYA含量的降低,抗小鼠体内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随之降低;当HSYA含量基本一致时(0.17~0.21 mg.mL-1),随着总黄酮含量的降低,抗血栓形成的保护率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也随之降低;而当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均低于另一红花注射液中HSYA和总黄酮的含量时,其抗血栓形成保护率和血小板抑制率也随之降低。结论:红花注射液主要活性成分为HSYA和总黄酮,二者在生物活性上具有协同作用,含量与生物活性成正相关。
刘倩陈晨戴忠张媛贺庆胡晓茹高华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羟基红花黄色素A保护率
兔全血法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体外兔全血法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将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阴性对照)、3种来源的热原质溶液[革兰氏阴性菌:细菌内毒素(0.0625,0.125,0.25,0.5,1.0 EU.mL-1);真菌:酵母多糖(2.0 mg.mL-1);革兰氏阳性菌:脂磷壁酸(0.5μg.mL-1)]加入兔全血,在CO2培养箱(37℃,5%CO2)内孵育8 h,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孵育体系中细胞因子(IL-6)的浓度,以IL-6浓度指示热原质的含量。结果:家兔热原检查法对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及脂磷壁酸的最低检测限为0.5 EU.mL-1、2.0 mg.mL-1及0.5μg.mL-1,体外兔全血法的最低检测限均大于家兔法。结论:以细胞因子(IL-6)为检测指标,体外兔全血法不适用于热原质的检测。
高华贺庆何开勇周素文
关键词:热原检测可行性家兔热原检查法酶联免疫分析法细胞因子
RGA法检测热原生物学活性
本发明公开了RGA法检测热原生物学活性,所述RGA法是基于转染NF‑κB报告基因的RAW264.7单核细胞系所建立的热原生物活性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方便的检测多种类热原。本发明同时公开了检测热原生物活性的单克隆细胞株...
王军志贺庆于传飞王兰高华
文献传递
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在生物活性测定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利用数学模型拟合生物反应与药物浓度的S曲线关系,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效果。方法:分别利用logistic模型与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对目前常见体外生物活性测定中反应液吸光度与药物浓度的S曲线关系进行拟合。结果与结论: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要优于传统的logistic模型,R2分别为1.000和0.9975,误差均方根分别为0.00968和0.1030。在拟合S型曲线方面,四参数log-logistic模型比logistic模型拟合效果更优,且其4个参数更具现实意义,即D和A分别代表S曲线的下限和上限,C代表半数反应浓度,B代表吸光度增长速率参数,相当于S曲线的斜率。
冯国双谭德讲刘韫宁贺庆
关键词:LOGISTIC模型S曲线吸光度
生物测定法替代研究中统计学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适用于生物活性测定法替代研究的相关统计学概念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进行介绍。方法:以生物测定中热原检测法的替代研究为例,采用各种热原检测方法对规定样品进行检测,对所获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与结论:4种新的体外热原检测方法(人全血白介素6法、人全血白介素1法、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介素6法、MM6细胞白介素6法)及家兔热原检查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8.9%,96.6%;72.7%,93.2%;92.5%,95%;95.5%,89.8%;57.9%,88.3%。ROC曲线表明新方法的诊断效率均优于家兔法。ROC曲线法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说明各种热原检测法的优劣性,是一种可用于生物测定法桥接研究或替代研究中的实用方法。
贺庆曹秀堂谭德讲高华李冠民
猪全血法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猪全血法体外检测热原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猪全血,与不同浓度的各类热原[细菌内毒素(LPS)、脂磷壁酸(LTA)、酵母多糖]共同孵育20 h(37℃、5%CO2),以细胞因子(IL-1β、IL-6)为检测指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孵育体系中相应细胞因子的含量,进行猪全血-IL-1β、IL-6法体外热原检测的方法研究。结果:猪全血经一定比例稀释后(猪全血:RPMI1640为1∶3),猪全血-IL-1β、IL-6法对LPS可检测到0.25 EU獉mL-1,对LTA可检测到0.5μg獉mL-1,对酵母多糖可检测到16.0μg獉mL-1;且在该孵育体系下,猪全血-IL-1β法对LPS的最低检测限为0.125 EU獉mL-1,线性范围为0.125~0.5 EU獉mL-1,r=0.9515;猪全血-IL-6法对LPS的最低检测为0.0625 EU獉mL-1,线性范围为0.0625~0.5 EU獉mL-1,r=0.9926。结论:初步研究认为,猪全血-IL-1β、IL-6法适用于检测热原。
张横秦媛媛贺庆高华
关键词:热原检测酵母多糖酶联免疫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