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锁春
- 作品数:62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 St·Jude 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疗效的初步观察(附16例随访报告)
- 1993年
- 报告16例St·Jude 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病人,术后死亡1例,余15例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病程较短。短期随访(10~31个月)多数病人胜任轻、中度体力活动,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4例;心功能改善Ⅱ级或Ⅲ级的11例(占15例的73%);未发现出血和栓塞报告。本文还就St·JudeMedical人工机械瓣膜的设计、制作特点,结合临床加以讨论。
- 许锁春孙立黄庆恒
- 关键词: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血液动力学
-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与疗效观察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总结28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全组病例均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脏直视手术,瓣膜替换24例,室缺修补和三尖瓣成形3例,Bental术1例。其中植入机械瓣17例,同种瓣7例。结果早期死亡2例,晚期死亡4例。术后轻度瓣周漏和反流各1例。存活22例,心功能改善。结论内外科联合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后长期生存率与预后均明显优于单纯抗生素治疗;影响其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是感染复发或再感染、严重心力衰竭等;炎症静止期手术治愈率较高。
- 许锁春李兆志黄庆恒黄庆恒孙立
- 关键词:心内膜炎感染性外科手术疗效
- 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总结巨大心脏瓣膜疾病瓣膜置换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巨大心脏瓣膜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心胸比(CTR)>0.80,根据左心室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LVEDd大小分为三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小左室(LVEDd<45mm)6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或左室轻度扩大(LVEDd45~69mm)17例,型为左右心房扩大及右心室扩大伴有左室重度扩大(LVEDd≥70mm)6例。术前心功能(NYHA)III^IV级者28例,曾行二尖瓣闭式扩张分离术3例,二次换瓣手术者2例。均采用胸部正中纵劈胸骨,二尖瓣置换(MVR)+三尖瓣成形术(TVP)19例,MVR+主动瓣置换(AVR)+TVP10例。结果: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为17.2%。低心排10例,心律失常25例。随访3月至6年,晚期死亡4例。型低心排发生率高(P<0.05),型术后重度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小左室和大左室的远期效果差。结论:巨大心脏瓣膜疾病并非都是危重病人,但是小左室(型)和大左室(型)手术风险更大,围手术期处理至关重要,尤其是术后加强正性肌力药物使用,对于此两类患者是否换瓣值得术前充分考虑。对于型的大心脏患者手术结果令人鼓舞。
- 祁科乐郑建杰耿希刚许锁春李兆志
-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术
- 外科治疗的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短期生存率与复发率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对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active infective endocarditis,AIE)患者的短期生存率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AI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血培养阳性率、生存率、复发率,比较治愈出院和死亡患者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 94例患者中,血培养阳性率为76.60%。9例患者死于术前,术后30天85例患者中的生存率为90.48%(77/85)。此外,心内膜炎的复发率为3.90%。治愈出院和院内死亡患者的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白细胞总数、肌酐组间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IE患者围术期合理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掌握合适的外科治疗时机可明显提高其短期生存率,降低术后病死率与复发率。
- 李勇新闫炀许锁春张永健郝军军
- 关键词:手术治疗生存率复发率抗生素
- 多功能心血管内径测量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 2000年
- 本文报告我们研制的多功能心血管内径测量器,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多功能心血管内径测量器结构 测量器材料选择稀有金属钛,由连杆及测量探头两部分组成。连杆由直径2.5mm,长150mm的可任意弯曲金属钛丝组成,其两端分别焊接直径不同的测量探头,测量探头共有10个,分别焊接在5根钛丝的两端,其直径分别为19、20、21、23、25、27、29、31。
- 耿希刚樊亚萍郑建杰许锁春
- 心室双入口合并肺动脉狭窄的分隔手术
- 2001年
- 许锁春耿希刚王海晨任沪平李明
- 关键词:并发症肺动脉狭窄
- 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单向活瓣补片矫治先心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伴双向分流的效果及预后。方法:65例CHD+PH患者,采用单向活瓣技术修补畸形。观察术后疗效并随访。结果:术后24h内死亡3例,1周内死亡1例。随访3~120个月,远期死亡3例;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p[65.2±5.1mmHg]较术前Pp[80.3±7.6mmHg]明显降低(P〈0.05),术后动脉血气PO2[71.4±3.8mmHg]较术前PO2[58.2±4.6mmHg]明显升高(P〈0.05);术后心功能及6min步行实验(6MWT)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应用单向活瓣补片技术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伴双向分流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 李勇新许锁春王海晨陈强郭锋伟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 腹主动脉瘤累及肾动脉的外科治疗
- 2001年
- 1996年3月以来,我们收治了3例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取得近、远期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 郑学琪李亚莉徐升许锁春耿希刚孙立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肾动脉外科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远期
- 双腔右心室的外科治疗
- 2002年
- 目的总结双腔右心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手术 ,右房右室双切口 45例 ,右室单切口 6例 ,探明三尖瓣及右室流出道 ,彻底切除异常肌束 ,疏通右室流出道 ;用心包片加宽右室流出道 (本组 12例 ) ,同期处理室间隔缺损等合并畸形。结果 5 1例均治愈 ,随访 2个月~ 2 0年 ,症状消失 ,均能参加正常活动。结论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正确辨认并彻底切除异常肌束或狭窄环 ,避免损伤三尖瓣结构以及处理合并畸形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崔广晖许锁春张志东李兆志耿希刚
- 关键词:双腔右心室室间隔缺损心脏外科手术
-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8例临床报告
- 2001年
-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即微创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且限于心前部位 1~ 2个分支的病人施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通过左前胸小切口行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4例 ;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施行该手术 ,同时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与右冠状动脉架桥 4例。结果 术中没有一例变更手术程序 ,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 ,亦无一例需输血治疗。随访 2~ 6 0个月 ,8例病人均存活 ,且未再有心绞痛发作。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治疗某些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 许锁春郑学琪耿希刚李兆志刘建林李明
- 关键词:非体外循环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