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锦昌
- 作品数:67 被引量:17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蝉类用于声通讯的鸣声特性及其飞行趋声范围的估计
- 蒋锦昌杨新宇
- 关键词:鸣声通信声学飞行
- 电刺激鸣禽高级发声中枢诱发叫声的声谱分析被引量:3
- 2001年
- 栗巫鸟每侧高级发声中枢 (HVC)均有发出简单音节的能力 ,并决定正常鸣啭的音节时间和能量特征 .电刺激两侧HVC均可以诱发简单的叫声 .与正常的鸣啭音节相比 ,声学特征上表现为音节时程长、频率幅度变化小、能量不集中且极少有复杂音节和陪音的出现 .刺激左侧HVC所诱发的叫声 ,其基本音的频带起止均明显高于右侧诱发叫声 ,暗示左侧HVC控制频率较高、较复杂的音节 ,也为左侧优势理论提供了声学上的证据 .
- 李东风赵静蒋锦昌
- 关键词:电刺激鸣禽HVC声谱图
- 鸣禽惊吓叫声与刺激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诱发叫声的比较被引量:2
- 2001年
- 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 (DM )是发声的基本中枢 .刺激DM核团诱发叫声的语图表现为单柱状 ,频率可高达 1 2 0 0 0Hz以上 .在语图中表现出具鸣肌特性的噪音与乐音相混合 .刺激左、右侧DM诱发的叫声 ,各项声学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不同种类的鸟之间在波形、频带范围上则有不同 .惊吓叫声的语图也表现为柱状、各个频带所在的范围较宽、乐声与噪声共存等特点 ,但不同种类的鸟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这表明惊吓叫声与刺激DM核团诱发的叫声具有种属差异 ,但同种之间有相似性 .
- 赵静李东风蒋锦昌
- 关键词:鸣禽
- 古纹状体粗核损毁对燕雀鸣声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0年
- 古纹状体粗核(RA)损毁对燕雀常用短叫声的声学特性基本无影响,但对习得性长叫声的时域和声学特性产生显著的失控性影响.RA损毁可导致单音调长叫声的基本音主频率约提升500音分,并失去2个陪音.RA损毁不仅导致变音调长叫声的高潮声和尾声的声长分别平均增长13.4%~22.1%和缩短21.2%~24.2%,而且高潮声的偶次谐分音的频率提升系数平均下降18.5%~25.8%,递升速率随频率增高平均下降22.7%~24.0%.进而表明,RA对习得性发声时域和频率特性的调控是相互匹配的.同时,双侧RA损毁可引起发声模式混乱,所产生的长叫声具有单音调和变音调长叫声的双重特性,前奏呈频率提升,高潮声为单音调声.
- 蒋锦昌李东风李杰杨新宇
- 关键词:燕雀古纹状体粗核鸣声
- 切断支配鸣肌的运动神经(NXⅡtS)对金翅雀鸣声语图的影响
- 切断支配鸣肌的舌下神经气管亚支(NXIIts)造成金翅雀鸣声语句缩短,提示正常状态下金翅雀双侧鸣管接替发声;双侧切断NXIIts,导致金翅雀伴随呼气发出单音节鸣声,提示失去神经支配的情况下,发声成为完全的被动发声,语图谐...
- 李杰李东风汪大伟蒋锦昌
- 关键词:金翅雀鸣禽发声控制
- 地震前虎皮鹦鹉(Melopsittacus undelafus L.)叫声的模式识别被引量:4
- 1991年
-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震动物观察站(SAOS)监测虎皮鹦鹉(BG=budegerigar)的叫声频度与地震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观测结果。但是,所用的声记录仪未能考虑BG叫声的声学特性,而不能分辨BG不同的叫声和进一步提取震兆性叫声模式(EPCP),并易受到环境噪声的干扰而产生误计数。 据此,分析了BG不同声行为叫声的声学特性。BG叫声大致上可分为单次叫声(SC)、变音调叫声(VTC)、单音节和多音节抗议叫声(MoSPC和MuSPC)。由此,进一步研制了它们的模式识别系统。该系统是以单片机为核心的微处理机,对BG叫声进行预处理、编码、分析、显示和打印输出。 观察结果表明,在高声场旅游飞机噪声(TAN)干扰下,该系统的BG叫声识别率(CRR)为66.7%,而对TAN没有误计数。在含10次不同声强的TAN干扰(432秒)的30分钟内,该系统记录了588次叫声(SC、VTC、MoSPC和SPC分别为377、22、20和169次),仅丢失65次叫声,其CRR平均为90%。但是,SAOS目前使用的声记录仪,这10次TAN干扰所产生的误计数可能约为BGU叫声的2.6—13倍。 由此可见,这种模式识别系统不仅可满足于BG不同叫声的识别,且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功能。这就使之可为地震前BG声行为观测提供更有用的信息。不仅可给出BG叫声频度的昼夜节律变化与地震的关系,并可为揭示BG的EPCP提供一定的依据。
- 陈浩徐慕玲张弘蒋锦昌
- 关键词:地震虎皮鹦鹉叫声
- 日龄雏鸡的学习记忆模型及其分子机制和药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日龄雏鸡一次性被动回避学习和厌恶性条件化学习模型被广泛用于学习记忆机制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上纹体和旁嗅核是参与雏鸡学习记忆的主要脑区.结合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药理学实验发现了多种能影响不同记忆阶段的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对长时记忆有增强和调控作用.由于鸟类和哺乳动物与记忆相关的脑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可比性,上述工作可为了解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提供重要参考.
- 肖颖李兵蒋锦昌
- 关键词:日龄雏鸡分子机制药理学研究
- 不同地区蟪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被引量:8
- 1997年
-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性。但是高潮声的基频和主频率的品质因数(Q3dB)等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地区性种下差异。BX、SX和SE的基频相同(550Hz),都为高Q3dB,即无明显的地区差异。SW和FF的基频分别为450Hz和650Hz,Q3dB都明显降低,即呈一定的地区差异。SY不仅呈节奏变化的单次声-高潮声-尾声的特有模式,而且基频增高为800Hz,即地区差异更明显。
- 雷仲仁蒋锦昌李莉周尧
- 关键词:鸣声
- 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3年
- 近年来有关极低频磁场致癌效应的细胞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多数研究表明,极低频磁场本身对正常的动物细胞并没有诱发癌变的效应,但它可作为促进因子或协同促进因子使具有癌变倾向的、以及已经癌变的细胞加快癌变的进程。这种影响可发生于细胞生理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如细胞信号转导、第二信使、基因修改、转录及翻译、酶的活性、自由基产生以及与细胞增殖有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等。
- 王学斌李东风蒋锦昌
- 关键词:极低频磁场致癌作用细胞学研究
- 鸟类发声中枢对叫声的调控模式
- 高级发声中枢(high vocal center,HVC)是鸣禽鸟发声控制通路中的最高级中枢;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nucleus dorsalis medials of ICo,DM)是鸣禽与非鸣禽的基本发声中枢。分...
- 赵静蒋锦昌李东风
- 关键词:鸣禽鸟HVC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