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永毅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对比剂肾病
  • 1篇心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室
  • 1篇心室率
  • 1篇心衰
  • 1篇心脏病
  • 1篇心脏不良事件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小板

机构

  • 6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作者

  • 6篇胡永毅
  • 4篇冯力
  • 3篇冯涛
  • 2篇韩莹
  • 1篇李明星
  • 1篇秦亚飞
  • 1篇邓志华
  • 1篇吴惠玉
  • 1篇邱健
  • 1篇向定成
  • 1篇袁勇
  • 1篇胡兵
  • 1篇董建廷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参松养心胶囊与螺内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螺内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心率变异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电图指标(QTD、QRS波、QTcd)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率变异性指标(PNN50、r MSSD、SDANN、SDN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5.09±1.16)mg/L]、NT-proBNP水平[(567.52±96.33)pg/ml]均低于对照组[(6.29±1.27)mg/L、(716.25±132.6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59.29±5.16)%]高于对照组[(53.02±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联合参松养心胶囊与螺内酯治疗可有效改善心电图与心率变异性指标,降低CRP与NT-proBNP水平。
胡永毅冯力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参松养心胶囊螺内酯
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 分析利伐沙班与华法林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入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DVT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P <0.05=.对照组化验/检测费用、返院复查路费高于观察组,但药物费用及治疗总费用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随访就医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胃肠道出血率、皮肤及鼻黏膜出血率与总出血率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颅内出血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伐沙班治疗下肢DVT的效果优于华法林,但从经济性角度分析,华法林的治疗成本相对较低,且效果尚可,临床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用药方案.
冯涛邓志华胡永毅刘通
关键词:利伐沙班华法林深静脉血栓形成
伊伐布雷定在心衰易损期控制心室率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析伊伐布雷定在心衰易损期控制心室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87例心衰易损期且均为窦性心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43)采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观察组(n=44)采用伊伐布雷定控制心室率,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室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住院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心衰易损期用伊伐布雷定治疗可控制好患者的心室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治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冯涛胡永毅刘通
关键词:伊伐布雷定心室率
替格瑞洛对冠心病血小板药物抵抗患者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研究替格瑞洛对冠心病( CHD)血小板药物抵抗的治疗作用。方法2013年1~12月收集该院CHD合并阿司匹林抵抗( AR)患者98例,予联合应用替格瑞洛30 d后,比较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CHD合并AR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30 d后血小板聚集率采用二磷酸腺苷(ADP)与花生四烯酸(AA)诱导均明显下降(ADP:79.2%±8.1% vs 58.2%±11.9%,t=6.241,P=0.011;AA:41.1%±12.3%vs 21.3%±9.7%,t=4.222,P=0.032)。合并 AR 的 CHD 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有效率为73.5%(72/98),其中治疗有效者男性比、体重指数(BMI)、吸烟等与治疗无效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者应用替格瑞洛可以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韩莹冯力李明星胡永毅冯涛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阿司匹林抵抗氯吡格雷
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胱抑素C在早期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前瞻性研究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胱抑素C(CYSC)在早期预测和诊断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CIN)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360例接受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资料.用酶法测定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12 、24 及48 h血清肌酐(Scr)值 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术前及术后12及24 h血清CYSC值 用ELISA方法检测所有入选患者术前、术后2及24 h血清NAGL值 对比剂肾病以传统方法定义.将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病例与未发生对比剂肾病的病例进行比较.结果 360例患者中,发生CIN的患者12例(发生率为3.33%).CIN组与非CIN组的血NGAL水平在术后2 h 及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组内,术后2 h血NGAL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 术后24 h血NGAL水平较术后2 h也有明显升高(P<0.05).CIN组中,术后24 h CYSC值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IN组术后24 h CYSC值与非CIN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组内,血NGAL值及CYSC值均与Scr值呈正相关.血CYSC与血NGAL正相关.ROC分析证实,血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以102.29 ng/mL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75.0%及82.4%.血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78,以1.925 mg/L为诊断截点时,其在CIN诊断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是91.7%及91.4%.结论 血清NAGL、CYSC均是较好的CIN早期预测指标,其中血NGAL是能最早发现肾功能受损的指标,血清CYSC是预测CIN准确率最高的指标.
冯力胡永毅袁勇邱健向定成董建廷吴惠玉
外周血NLR、PLR、MLR联合血清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s to lymphocytes ratio,P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s to lymphocytes ratio,MLR)联合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oluble growth ST imulation expressed gene 2,sST2)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方法纳入2018-12/2020-06月医院收治的156例ACS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并在术后24 h检测外周血NLR、PLR、MLR、B型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血清sST2水平。术后随访至2021-01月,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PLR、MLR及血清sST2对ACS患者预后的评价价值。结果截至随访时间,156例患者中4例失访,113例预后良好,39例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外周血NLR、PLR、MLR、BNP水平、血清sST2水平、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lobal register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Killip分级Ⅳ级占比均较预后良好组升高,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预后良好组降低(P<0.05)。Logsi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NLR、PLR、MLR、血清sST2及GRACE评分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MLR及sST2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的灵敏性为90.27%、特异性为64.10%、准确度为87.63%、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71,4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性、准确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外周血NLR、PLR、MLR及血清sST2均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4项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评价价值。
胡永毅冯力韩莹刘通秦亚飞胡兵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