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桢干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8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地震后的蚊虫初探被引量:1
- 2008年
- 曹敏陈建宁田桢干易建平李平
- 关键词:蚊虫地震卫生防疫病媒生物防疫工作
-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在快速检测炭疽芽胞杆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旨在建立适合国境口岸现场应用的生物恐怖防控快速检测方法,从而保障口岸安全。针对生物恐怖炭疽芽胞杆菌,选择目标菌种特异性基因片段,设计引物,运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一套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并模拟生物恐怖炭疽芽胞杆菌可能存在的基质条件,评价LAMP技术在快速筛查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LAMP技术排查生物恐怖炭疽芽胞杆菌简便、快速、特异,检测灵敏度为102~103CFU/ml;且能有效检出在偏酸、偏碱及黏稠基质中的炭疽芽胞杆菌。而高盐环境对该反应影响较大,有必要采用能有效去除盐分的核酸抽提方法。
- 段圣亮陆晔田桢干王桂江
- 关键词:生物恐怖环介导等温扩增炭疽芽胞杆菌
- 上海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沙门氏菌调查分析被引量:13
- 2008年
- 对上海口岸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群检测沙门氏菌4 856人次,鉴定出沙门氏菌29株,阳性检出率为0.597%,其中以8月份最高,为1.339%。检出的沙门氏菌6个菌群和10个血清型,菌群检出以B群为主(占44.8%),菌型以鼠伤寒(24.1%)、山夫登堡(20.7%)、阿贡纳(17.2%)为多。
- 朱锦德张晓航田桢干方筠阎俊章琪赵冰沈小明
- 关键词:沙门氏菌健康携带者
- 上海口岸输入的蚊虫
- 掌握上海口岸蚊虫输入情况。方法 蚊虫形态鉴定。结果 上海口岸输入的蚊虫有7属30种。这些蚊虫来源地域广泛,以欧洲和美洲为主,占输入蚊虫总数的80.0%,其中18种为上海无分布种类,6种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结论 上海口岸...
- 曹敏何宇平李平田桢干
- 文献传递
- 世博保障的蚊虫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
- 目的:开展浦东机场蚊虫监测和携带病原体,为世博会蚊媒传染病的预警和蚊虫控制,提供技术保障。方法:CO2法、刺叮法、集卵器、捞勺法和RT-PCR。结果:CO2法监测,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是候机楼周边的优势蚊种,活动为4至11...
- 曹敏田桢干何宇平张冠楠李平
- 关键词:蚊虫监测病原体
- 上海口岸入出境人员检疫查验'三×三'新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 目的 为进一步保障出入境人员健康安全,建立上海口岸检疫查验"三×三"新模式。方法 通过专业队伍建设,建立专家队伍建设机制、重要岗位准人机制、集中的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队伍机制;通过技术保障体系建...
- 李平贾巍卢钟山田桢干王俐王桂江史方娄亚婷赵睿陈宜
- 关键词:入出境人员检疫查验
- 航空器上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卫生检疫措施被引量:3
- 2010年
- 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发现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疑似病例,然后快速传播到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地区,并在2个多月的时间内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作为输入性传染病,其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跨地区传播是其主要特点,同时由于航空业的飞速发展造成国际间旅行时间的大大缩短,导致现有的口岸卫生检疫措施难以发现处于潜伏期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1],因而有必要对入境航空器上疑似病例和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管理和采取必要的卫生检疫措施,这对于我国疫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上海口岸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况,对航空器上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卫生检疫措施界定的范围和依据进行了探讨.
- 章琪田桢干何宇平卢钟山李平贾巍高勇史方王桂江娄亚婷金浩
- 关键词:口岸卫生检疫密切接触者入境航空器疑似病例流行性感冒输入性传染病
- 国际邮轮相关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5年
- 随着我国经济、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和居民旅游消费的升级转型,邮轮旅游已成为居民休闲度假的新选择。国际邮轮环境相对封闭、人员密度高、人员组成复杂、饮食卫生及医疗条件有限,为疾病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该文对历年文献加以分析,综述了国际邮轮相关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种类及相关风险因素,并对相关国际政策法规进行整理,以期为邮轮相关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
- 李俊韩晓辉秦佳张奕王俐周楠华张玉红田桢干阎俊史方
- 关键词:邮轮呼吸道传染病疾病控制
- 世博保障的蚊虫监测及携带病原体检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开展浦东机场蚊虫监测和携带病原体检测,为世博会蚊媒传染病的预警和蚊虫控制提供技术保障。方法 CO2法、刺叮法、集卵器、捞勺法和RT-PCR。结果 CO2法监测,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是候机楼周边的优势蚊种,活动为4-11月,有6月和10月2个高峰,工作区周边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活动高峰在8月,其次为白纹伊蚊,活动高峰为9月;用人诱停落法监测成蚊,白昼为白纹伊蚊,刺叮为0~8次/(人.30 m in),夜间为库蚊和按蚊,8月刺叮高达50次/(人.30m in);诱卵器法,工作区周边阳性率高于候机楼周边,最高为9月份,诱卵指数为16.6,候机楼周边诱卵指数为2~10;蚊幼孳生地监测,候机楼周边10月最高,阳性率为33.3%,工作区周边阳性率为10.0%~56.8%;采用RT-PCR技术,开展了蚊虫携带西尼罗热、流行性乙脑、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病原体的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CO2法、刺叮法、集卵器和捞勺法的应用,对机场口岸常见蚊虫的出现、数量、种群趋势和潜在危害起到了监测和预测的效果,克服了蚊虫单一监测方法带来的影响,使蚊虫的预警在既要预知不同控制措施和策略所得到的效果,也为控制决策和虫媒病的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 曹敏田桢干何宇平张冠楠李平
- 关键词:蚊虫监测方法病原体
- 一种新型细胞反应栏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细胞反应栏,所述细胞反应栏设置有盖子,所述细胞反应栏的上表面设置有标记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反应栏设置有若干个大小一致的腔室,所述腔室的边长为8.5毫米、高度为10毫米,所述腔室的底部由隔板平均分...
- 李深伟张子龙杨柳汪习陈磊田桢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