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松

作品数:85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出国留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文化科学
  • 1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经济管理
  • 10篇哲学宗教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社会学
  • 4篇历史地理
  • 4篇理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文学
  • 2篇艺术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0篇生态
  • 6篇哲学
  • 6篇生态文明
  • 6篇文化
  • 6篇理学
  • 6篇科学主义
  • 6篇工业文明
  • 5篇物理学
  • 5篇伦理
  • 4篇社会
  • 4篇生态伦理
  • 4篇科学哲学
  • 4篇环境问题
  • 4篇机械自然观
  • 3篇道德
  • 3篇心理
  • 3篇学史
  • 3篇学术
  • 3篇人类学
  • 3篇社会学

机构

  • 66篇北京师范大学
  • 18篇北京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73篇田松
  • 11篇刘华杰
  • 6篇刘兵
  • 5篇苏贤贵
  • 1篇刘芙
  • 1篇李大光
  • 1篇詹琰

传媒

  • 10篇绿叶
  • 7篇社会学家茶座
  • 7篇新知客
  • 4篇自然辩证法研...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科学对社会的...
  • 3篇科技中国
  • 3篇科学与社会
  • 2篇哲学研究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思想战线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民主与科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自然科学史研...
  • 1篇当代经理人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1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洁能源不清洁被引量:1
2008年
清洁能源是目前正在流行的一个神话。所谓清洁能源或者可再生能源,是与不可再生能源和不清洁能源相对立的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本身也在变化。火电,因为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不清洁。核电,因为核废料无法清除,会成为永久性的地球毒瘤,不清洁。
田松
关键词:不可再生能源能源开发排放污染物替代能源
末日之霾
2013年
2012年过去了。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也随之结束。虽然并不见得有谁真地盼望“末日到来”,因为没谁能确保那只是世界的末日而非自己的末日,但如此悄无声息的结束,还是弄得人有些怅然所失。毕竟,过往的一年,“世界末日”是一个热闹话题。电视、报纸、网络,各类媒体轮番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不要上当,世界末日是邪说,是反科学,但还是架不住有人当了真。如此闹哄哄地折腾了一溜十三招,连个扑哧都没有,难免有空落感。
田松
关键词:世界末日人民群众反科学
大地非洲之二
2005年
黑人是快乐的。我们到彭巴的时候是晚上,一进院子,就听到很有非洲特色的鼓点。这个曲子一直响到很晚,仿佛只有这么一支曲子翻来覆去地放。似乎在彭巴期间,院子里一直响着这个舞曲。也许是我对音乐过于无知,不具备分辨能力吧。
田松
关键词:曲子
我民间,但是我科学
2004年
在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大量的民间科学爱好者,一有机会,就会露出头来,引起媒体和公众的注意。他们的活动遍及具有公众知名度的一切科学领域,有人致力于推翻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有人热衷于研制永动机,有人试图建造新的宇宙论或者进化论体系,也有人提出的理论框架宏大无比,包罗万有,不可以以某一学科规范之。
田松
关键词:科学爱好者业余爱好
经验技术与科学之技术,兼论中西医之差异
经验与科学是技术的两个来源。经验技术重视技能,科学之技术重视工具。相对而言,中医是经验技术,西医则致力于成为科学之技术。本文以中医和西医为例,阐释了两种技术的差别;反过来,通过对两种技术的界定,阐释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别。...
田松
关键词:中医西医
文献传递
低碳不可能拯救工业文明
2010年
用"低碳"这个药方来拯救工业文明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文明的整体理念,与"低碳"有着根本性的冲突,尽管作为一个有五年素龄的素食者,我明确表示赞成"低碳"。关于"低碳"我们存在方向性的偏差:其一,在观念层面上,大多数"低碳"策略,都试图保留工业文明的整体框架,只在局部进行修修补补的调整,对于当下的生态危机,注定起不到实质作用;其二,在操作性层面上,大多"低碳"条款都有避重就轻的嫌疑,即把社会结构层面上的问题,转化为个人行为或者道德问题,又如缘木求鱼,隔靴搔痒。若真想要实行"低碳"生活,最重要的是要促使整个文明结构发生方向性的改变。
田松
关键词:工业文明低碳生态危机社会结构道德问题
阅读对思维方式的改变
2011年
如今,图书已经占据了我家里相当大的一部分空间,客厅连着阳台的一面最长的墙已经完全看不见墙体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我收藏的图书,客厅成了我的工作室。这些书大多都与我现在的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相关,其中不乏我从国外带回来的一些与环境保护、生态伦理相关的图书,
田松
关键词:思维方式科学哲学环境保护生态伦理图书
高度专业化之于哲学:升华还是死路?被引量:1
2019年
分析哲学运动后,曾经以宏观反思、批判为主的哲学,借用逻辑符号、语言分析等工具,逐渐走向专业技术化道路,且与日俱增、与时俱进,这体现在哲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上。不过,从其本源意义上说,哲学应该承担对于当下生活提供总体概括、进行全面反思的职能。但在哲学专业高度细分的趋势下,可能会出现无人思考、无力思考世界整体的情况。人文学科若失去了对世界整体的思考,便只能延续那些默认的、给定的流行答案。哲学工作确实应当使用更为精确的语言和逻辑,但不能背离本源,遗忘对大尺度问题的关注,疏于利用价值分析讨论知性科学层面未能充分讨论的问题。当哲学过分谦卑地学习科学并冒充科学之时,当哲学忘却了反思的重要使命时,哲学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对哲学的专业化而言,一则需要突破专业细分的界限,反思总体问题,二则需要具备哲学的专业研究能力,适当划界,避免陷入民科民哲的论辩。实现这两点,对于在此背景下的哲学研究者而言,并非易事。
刘华杰田松
长寿的科学迷思--从端粒、端粒酶到TA65的科技产业污废链
"科-技-产-业链"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运行机制,覆盖几乎所有领域。长寿这个人类古老的梦想也被纳入"科-技-产-业"的运行链条,表现为从端粒-端粒酶的衰老假说;到端粒激活剂TA-65的发明、应用。从自然观的角度进行分...
田松
科学迷失与“后五四”中国知识分子
2009年
今天讨论“五四”,旨在文明反思。近现代中国的目标是进步、赶超,标志是对物质世界的掌控。为此中国文明彻底重构:学科学,抛弃传统,对世界重新解释;追求现代化生活,建设大工厂发展新技术。在今天的工业中国,科学与技术成了主义,人与人的矛盾转变为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未来怎么走?科学与入文如何关联?由此而思考中国的前景,这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后五四”任务。
田松
关键词:中国知识分子学科学迷失中国文明近现代中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