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宏
- 作品数:65 被引量:294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变应性疾病患儿皮肤变应原试验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及IgG4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变应性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患儿常见的变应原与血清尘螨特异性IgE(sIgE)和IgG4水平的关系。方法对310例4~13岁变应性疾病儿童进行12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同期采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变应性疾病儿童皮肤变应原检测阳性100%(310/310例),≥3种变应原阳性者占35.8%(111/310例)。引起变应性疾病的变应原主要为吸入物,阳性率最高的变应原是粉尘螨。变应性疾病儿童血清尘螨sIgE和IgG4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t=14.253、12.314,Pa<0.01)。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皮肤变应原试验阳性种类的多少无相关性(r=-0.004 3,P>0.05);粉尘螨变应原阳性强度与血清尘螨sIgE水平呈正相关(r=0.219 8,P<0.05);血清尘螨sIgE水平与IgG4水平呈一定正相关(r=0.173 0,P<0.05)。结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有助于发现变应性疾病儿童的变应原及了解机体免疫状态强度,提供应尽可能避免接触的变应原,有条件者可进行脱敏治疗。监测血清sIgE和IgG4水平对儿童变应性疾病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 谢庆玲甄宏胡琼燕谭颖温志红李柳青梁珍花
- 关键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免疫球蛋白G4
- 婴幼儿大肠埃希菌性肺炎17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婴幼儿大肠埃希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药敏情况,指导临床肺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77例住院婴幼儿大肠埃希菌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细菌耐药情况及治疗预后。结果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的症状为咳嗽、咳痰、发热,容易出现呼吸困难。X线主要表现为片状影或间质渗出。大肠埃希菌多数菌株对泰能、美平、头孢他定、丁胺卡那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高,对大多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33例,阳性率为18.6%。痰液培养细菌阳性转阴比较慢,治疗主要以经验疗法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病程迁延,预后尚好。结论婴幼儿大肠埃希菌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临床诊治相对容易。但大肠埃希菌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需引起重视。
- 谢庆玲唐晓燕甄宏庞智东梁卓信李伟伟包增兰陈泓伶贺海兰
- 关键词:肺炎大肠埃希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婴幼儿
- 南宁市3~14岁儿童睡眠打鼾及相关情况调查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调查南宁市学龄前及早期学龄儿童打鼾和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应用由家长完成的问卷调查表对南宁市12所幼儿园、8所小学和6所初级中学的3~14岁儿童进行调查,确定打鼾和习惯性打鼾及相关症状的发生情况。实际发放调查问卷总数为9000份,应答8150份,回收率为90.6%,剔除>14岁的儿童问卷,有效问卷6999份。结果本组儿童打鼾现患率32.7%。其中男童打鼾发生率(44.22%)显著高于女童(28.58%)(P<0.01)。儿童打鼾现患率以3~5岁儿童相对较高,打鼾儿童相关症状发生率分别为注意力不集中65.66%,夜间多汗51.61%,口干咽痛45.07%,食欲减退37.09%,张口呼吸36.21%,夜醒及夜惊34.21%,慢性咳嗽31.81%,体质量不增27.44%,呼吸恶臭23.56%,白天困倦23.04%,生长迟缓22.95%,遗尿17.98%。睡眠打鼾儿童相关疾病中以扁桃体肥大(31.02%)最常见,其次反复呼吸道感染29.89%,过敏性鼻炎16.19%,体质量超标13.61%。2292例睡眠打鼾儿童有家族史占26.79%,家庭中有吸烟者(父或母)47.77%,喜好毛绒玩具者32.02%,睡眠中喜好抱枕者23.56%。仅0.19%家长认为儿童打鼾可能是一种病症。结论学龄前及早期学龄儿童睡眠打鼾是较常见现象,睡眠打鼾儿童存在较多影响生长发育的情况,对有睡眠打鼾的儿童家长应引起重视。
- 谢庆玲甄宏谭颖唐晓燕胡琼燕温志红朱曦怡邓寅业刘建红韦彩周李东云
- 关键词:打鼾流行病学儿童
- 儿童三聚氰胺结石8579例筛查结果回顾性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服用三聚氰胺污染配方奶粉的儿童泌尿系结石以及肾积水的发生率,评价三聚氰胺对儿童泌尿系统的影响。方法 2008-09~10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筛查三聚氰胺结石的儿童8 579名,每例筛查儿童均有服用配方奶粉史。常规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观察是否发生泌尿系结石和肾积水。对超声检查阳性病例进行尿常规及血清BUN/Cr检测。结果超声检查发现阳性病例274例,其中泌尿系统结石173例,肾积水53例,肾盂分离49例,肾囊肿17例。重度肾积水5例住院治疗,其中1例发生肾功能衰竭,经治疗5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三聚氰胺容易在婴幼儿泌尿系统形成泥沙样结石,造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进而导致肾积水,严重者可影响肾功能。大量饮水可促进结石排出,解除梗阻情况;严重梗阻病例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来缓解长期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阳性病例建议超声随访,以利于监测病情变化。
- 洪梅甄宏韦玲华
- 关键词:三聚氰胺泌尿系统结石肾积水肾功能衰竭
- 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胃肠功能障碍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337例早产小于胎龄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情况,并与早产适于胎龄儿比较,分析二者的易感性。方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337例早产儿,根据小于胎龄儿及适于胎龄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292例,比较两组患儿NEC及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结果:观察组发生NEC 3例,发病率为6.67%;胃肠功能障碍15例,发病率为33.33%。对照组发生NEC 1例,发病率为0.34%;胃肠功能障碍42例,发病率为14.38%。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963 2,P=0.001 6),NEC发病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4509,P=0.003 6)。结论:早产小于胎龄儿是胃肠功能障碍及NEC的高危因素,对于出生体重低于1 500 g的早产小于胎龄儿应严密观察,一旦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应注意其发展为NEC的可能。
- 洪梅甄宏李柳青
- 关键词: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
-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CVA患儿75例(CVA组)、健康儿童2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对照组儿童及CVA组患儿治疗前后的Fe NO水平及肺功能,对CVA组患儿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评估特异质情况,分析CVA患儿特异质严重程度与Fe N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CVA组的Fe NO水平高于治疗后水平和对照组(P<0.05),第1秒最大呼气量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后水平和对照组(P<0.05)。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呈特异质共55例(73.3%),非特异质共20例(26.7%)。治疗前,特异质CVA患儿的Fe NO水平高于非特异质CVA患儿(P<0.05),CVA患儿特异质严重程度与Fe NO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Fe NO水平与CVA患儿的特异质及其严重程度关系密切,Fe NO水平检测有助于儿童CVA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
- 谢庆玲宾博平甄宏谭颖李素芬王美春唐晓燕杨苏萍温志红徐志诚
-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呼出气一氧化氮儿童
- 早产儿生后黄金1小时救护措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1年
- 在我国,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ELBW)发生率分别为0.7%和0.2%[1],这类早产儿由于各方面极端发育不成熟,需专业的救护措施来帮助他们提高生存质量。VLBW、ELBW在三级医院进行分娩管理及出生后立即获得重症监护是其能存活、达到损伤最小化最为关键的第一步,如不能及时给予恰当的救护措施,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严重影响预后,通常把出生后的这个关键阶段称为黄金数分钟或者黄金1小时[2],这个期间包括复苏、转运、重症监护等救护干预措施,如呼吸循环支持,维持体温、血糖、内环境稳定等,尽可能避免和减少损伤,从而减少颅内出血、慢性肺疾病(CLD)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 孙艺胡琼燕甄宏唐晓燕
- 关键词:早产儿
-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支气管哮喘(哮喘)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516例年龄4~13岁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其中291例完成1 a舌下免疫治疗(免疫治疗组),非免疫治疗对照组225例。患儿均完成10种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点刺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免疫治疗组根据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尘螨过敏组80例、尘螨及蟑螂过敏组71例、尘螨及花粉过敏组74例、尘螨及狗毛过敏组66例。应用粉尘螨滴剂进行临床免疫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哮喘控制问卷(ACQ)评分、鼻炎症状评分、用药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 1.治疗12个月后,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对照组ACQ评分分别为(0.28±0.33)分和(1.07±0.68)分,与治疗前[(1.76±0.75)分和(1.55±0.62)分]比较,分别下降了(74.03±37.66)%和(29.32±44.53)%,2组AC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4.109,P<0.000 1)。2.治疗12个月,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对照组鼻炎症状评分分别为(0.337±0.479)分和(0.560±0.634)分,较治疗前[(0.899±0.667)分和(0.892±0.688)分]分别有70.8%和39.1%的患儿评分级别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49,P<0.000 1)。3.治疗12个月,免疫治疗组和非免疫治疗对照组治疗哮喘月均用药评分分别为(20.91±18.03)分和(85.22±47.84)分,与治疗初始月均用药评分[(113.41±35.02)分和(108.86±35.24)分]比较,分别下降了(75.10±28.80)%和(20.60±39.52)%。4.治疗12个月,免疫治疗组肺功能呼气峰流速(预计值百分比)[(91.38±8.82)%]较治疗前上升(8.84±9.64)%。5.免疫治疗结束,免疫治疗组粉尘螨试验阳性级别降低,与非免疫治疗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50,P<0.000 1)。6.各免疫治疗亚组ACQ评分、月均用药评分和粉尘螨皮试阳性级别降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与用药相关的皮疹、鼻咽痒和哮喘发作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7%,未出现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
- 谢庆玲甄宏谭颖温志红胡琼燕李东云李柳青梁珍花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变应性鼻炎粉尘螨滴剂
- 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医疗操作性疼痛的干预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3周以上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干预组在采血前及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而对照组无此项干预。观察两组间在哭闹时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哭闹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疼痛评分降低(P〈0.01),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减轻(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对足跟采血操作的疼痛反应。
- 唐晓燕甄宏韦玉华郑丹丹
-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疼痛反应
- 人类白细胞抗原-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儿童哮喘发病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及-G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以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为哮喘组,168名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采用Pharmacia UniCAP系统检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LA-DR的21个基因位点和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检测HLA-G的9个单核苷酸位点。结果 (1)儿童哮喘组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对照组分别为0.3%和5.95%(χ2=6.915,P<0.05;χ2=9.478,P<0.01)。优势比(OR?)分别为10.57(95%CI:1.215~91.986)和2.79(95%CI:1.429~5.449)。HLA-DRB3(52)*010X基因频率在哮喘组为7.14%,低于对照组的13.99%(χ2=5.854,P<0.05),OR?为0.429(95%CI:0.214~0.862)。(2)HLA-DRB1*15XX-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HLA-DRB1*15XX-14bp缺失-G)携带者哮喘风险比未携带者降低(Wald值为13.419,P<0.001),OR?值为0.198,95%CI为0.084~0.471;哮喘组中携带该单体型者血清IgE水平(365.0±943.1)KU/L,也较未携带者(977.8±14334.9)KU/L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070X基因和HLA-DRB1*11XX基因与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HLA-DRB3(52)*010X基因可能为保护性基因,HLA-DRB1*15XX和HLA-G的rs1704和rs1063320位点的14bp缺失-G单体型是哮喘的保护性单体型。
- 谢庆玲甄宏秦岭唐晓燕谭颖廖婷婷王敏贺海兰
- 关键词:哮喘基因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