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娟

作品数:29 被引量:88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中医
  • 5篇舌下
  • 5篇舌下络脉
  • 5篇络脉
  • 5篇结肠
  • 5篇结肠炎
  • 5篇教学
  • 4篇中医诊断
  • 4篇细胞
  • 4篇溃疡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脂肪
  • 3篇实训
  • 3篇小鼠
  • 3篇面诊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 3篇非酒精性
  • 2篇丹参

机构

  • 29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中医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中西医...

作者

  • 29篇王立娟
  • 12篇李福凤
  • 11篇唐志鹏
  • 9篇徐莹
  • 7篇钱鹏
  • 6篇徐鸽
  • 6篇杨帅
  • 5篇周小芳
  • 5篇张瑞义
  • 5篇张伟妃
  • 3篇徐汉辰
  • 3篇张莉
  • 3篇季光
  • 3篇刘洋
  • 3篇宋海燕
  • 3篇张亚利
  • 3篇刘旭
  • 3篇邹璐
  • 2篇吴中华
  • 2篇戴彦成

传媒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第二十五届全...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医文献杂志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云南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医教育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第二十六届全...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舌下络脉诊判读方法分析
2023年
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舌下络脉”的相关文献,对CNKI自1990年至2019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期刊或学位论文进行梳理分析。中医舌下络脉观察内容主要涵盖舌下络脉的长度、宽度、形态、充盈度、颜色、舌下细络、分支、舌下斑点(瘀点瘀斑)、结节9方面。形态主要从舌下络脉主干弯曲程度、充盈度两方面进行观察描述;长度以不超过舌系带止点(或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3/5)为正常或轻度有10种(占76.9%),以>3/5为异常或重度的有10种(占76.9%);宽度以不超过2.7 mm为正常的有5种(占38.5%),以超过2.7 mm为异常或重度的有6种(占46.2%);颜色以淡紫为正常的有5种(占38.5%)。
王立娟钱鹏李福凤
关键词:舌下络脉舌下络脉诊法
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中医诊断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中医诊断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开拓临证思维,强化临床实训,有必要在实践教学等方面加强培训,构建中医临床四诊技能训练平台实属必要和紧迫。本课题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交互技术等,采集临床真实病人的四诊资料,建立了...
王立娟张红凯张伟妃周小芳张瑞义李福凤
清肠栓对DSS诱导结肠炎小鼠脾CD4^+T细胞CD44、CD62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清肠栓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脾CD4+T细胞CD44、CD62L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129S3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模型组(M组)、清肠栓组(QCS组)、美沙拉嗪组(5-ASA组)。除正常组饮用蒸馏水外,余组小鼠采用5%DSS自由饮用制备结肠炎小鼠模型,7天后正常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7天后处死小鼠。观察指标包括小鼠的一般情况、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指数及长度、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脾脏CD4+T淋巴细胞上CD44、CD62L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明显升高(P<0.05);清肠栓组DAI评分较模型组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脾CD4+效应T细胞(CD4+CD44highCD62Llow)比例增高(P<0.01)、脾CD4+记忆T细胞(CD4+CD44highCD62Lhigh)比例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清肠栓组、美沙拉嗪组CD4+效应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1);清肠栓组脾CD4+记忆T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较美沙拉嗪组亦升高(P<0.05)。结论清肠栓可能是通过下调脾脏CD4+效应T细胞、上调CD4+记忆T细胞,从而达到改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目的。
王立娟刘旭唐志鹏马贵同
关键词:清肠栓CD44CD62L小鼠
热刺激对大鼠下丘脑神经损伤相关因子作用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热刺激后,下丘脑瞬时电位感受器阳离子通道V1子类(TRPV1)、α-CGRP、β-CGRP、生长阻滞和DNA损伤基因(Gadd45a)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m RNA含量,探讨外周热刺激状况下,神经中枢的应答状况。方法 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热刺激组,热刺激组用热的辣椒乙醇溶液灌胃及热烘饲养法饲养2周,观察大鼠活动、饮食及大小便状况,体视显微镜及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病理改变。同时用RT-PCR法检测两组下丘脑的TRPV1、α-CGRP、β-CGRP、Gadd45a及GAP43的m RNA表达情况。结果热刺激组大鼠兴奋度增高,饮食及大小便都增加,但体质量增长减缓,体视显微镜及病理切片观察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5种m RN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外周热刺激不但引发末梢感受器的组织损伤,也引发了下丘脑的神经细胞损伤,同时中枢产生活跃的组织修复活动,并增加神经递质的分泌,加强对温度调控信号的传递。
康欣欣唐志鹏王立娟刘琳琳吴中华
关键词:热刺激TRPV1CGRPGADD45A
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的治疗作用,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C)、模型组(M)、三七理血脂肝方组(Y),每组12只。C组给予普通饲料,M和Y组予高脂饲料造模,4周后继续予高脂饲料同时Y组大鼠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动物实验结束时,取3组大鼠肝脏组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含量。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以及血脂血糖指标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亚型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和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的表达水平。结果:M组大鼠血清ALT和LDL-C较C组显著升高,Y组中这两个指标较M组明显下调,并能降低血清FFA水平;M组大鼠肝组织出现弥漫性大泡性脂肪变性,肝组织TG、TC含量显著升高,Y组大鼠肝脏的脂肪变性从分布和程度上均有所减轻,肝脂含量降低。另外M组大鼠肝脏的CYP2E1的表达上调、UCP2下调,Y组表达趋向正常水平。结论:三七理血脂肝方对大鼠NAFL治疗有效,方药的降脂理血功效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调节脂质代谢发挥降脂保肝作用。
邹一超宋海燕刘洋王立娟徐汉辰舒祥兵张莉杨丽丽季光
关键词: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解耦联蛋白2
靛玉红对脾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靛玉红对脾淋巴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靛玉红调节免疫的细胞因子方面的作用机制. 方法:分离129Sv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用CCK-8方法明确体外LPS对脾细胞合适的刺激浓度及靛玉红对细胞的毒性和增...
王立娟唐志鹏张亚利
关键词:青黛靛玉红脾淋巴细胞细胞增殖细胞毒性
文献传递
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临床观察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不同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方法:通过用舌下络脉采集装置收集217例恶性肿瘤患者和162例非肿瘤患者的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舌下络脉观察表从舌下络脉长度、宽度、颜色、形态及瘀斑瘀点5个方面进行人工判读,分析肿瘤组与非肿瘤组组间、不同系统肿瘤组间舌下络脉量化积分及各特征分级程度的差异。结果: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组舌下络脉积分≤5分(正常)的占比(24.9%)明显低于非肿瘤组的占比(38.3%),≥10分(重度)的占比(22.1%)明显高于非肿瘤组的占比(13.0%)(P<0.05)。肿瘤组舌下络脉宽度、颜色、形态、瘀斑瘀点等特征与非肿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呼吸系统恶性肿瘤87.2%舌下络脉超过舌下肉阜与舌尖连线的3/5,消化和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舌下络脉偏宽,颜色多为青紫、蓝紫、紫黑,络脉多迂曲粗张,瘀斑瘀点也明显多于内分泌系统、妇科恶性肿瘤组。结论:肿瘤患者和非肿瘤患者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舌下络脉特征有显著性差异,提示观察舌下络脉对恶性肿瘤的筛查和鉴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立娟钱鹏徐鸽韩柯柯徐莹张伟妃张瑞义李福凤
关键词:舌下络脉恶性肿瘤
基于舌、面诊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理论与方法研究概述被引量:7
2021年
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模式在“健康中国”战略理念与适应不同人群健康需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健康管理模式前提是正确把握人体健康状态[1],对人体健康状态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健康风险,提供健康指导,是实现个人健康监测和疾病风险预警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全民健康管理、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2],亦符合中医“治未病”思想。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思想,决定了中医更能够整体、系统、个性化地把握人体健康状态,尤其是通过中医舌、面诊评估人体健康状态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中医舌、面信息化、量化研究的快速发展,融合舌、面诊信息的中医健康状态辨识方法研究逐渐增多。采集大样本、规范化的舌、面象等人体健康数据并加以计算、挖掘、分析,通过数值化的参数值构建评价模型进而判定健康状态,使得诊断依据更加客观、可行,可以更好地发挥舌、面诊在中医健康状态辨识评价中的优势作用,提升对健康状态辨识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杨帅徐莹王立娟钱鹏周小芳李福凤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慢病管理风险预警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针对UC的研究历史已过百年,但其诊断仍缺乏特异性的指标.UC的诊断是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结合临床症状、内镜以及组织活检为依据的,因此其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目前,UC的病理学诊断标准成为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组织活检对诊断UC的作用,并在UC的病理诊断方面作了许多研究.现根据相关文献报道对UC的病理诊断作一综述.
郭倩唐志鹏王立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组织病理学
不同民族自然人群的面诊图像参数对比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我国汉、苗、壮、蒙、回五大民族自然人群的面诊图像参数变化趋势。方法:运用中医面诊数字化检测系统采集并分析五大民族人群的面诊图像及参数。结果:面色L值高低趋势为:汉族>苗族>回族>壮族>蒙古族;面色a值高低趋势为: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面色b值高低趋势为:苗族>壮族>回族>汉族>蒙古族;唇色L值高低趋势为:苗族>回族>壮族>蒙古族>汉族;唇色a值高低趋势为:回族>壮族>汉族>蒙古族>苗族;唇色b值高低趋势为:回族>蒙古族>壮族>汉族>苗族;有光泽指数趋势:回族>蒙古族>苗族>汉族>壮族;少光泽指数趋势:回族>壮族>苗族>汉族>蒙古族;无光泽指数趋势:回族>苗族>壮族>蒙古族>汉族。结论:中医面诊图像参数可以作为我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人群的健康状态评价参考指标和表型差异的有效指征,为中医面诊图谱参数范围及标准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帅王立娟徐莹钱鹏周小芳李福凤
关键词:不同民族面诊中医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