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芜湖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携人源TPA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2010年
- 利用PCR扩增人源TPA基因,再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将目的片段亚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质粒pL-PGK-eGFP中,最后用测序、酶切和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的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含人源TPA基因的pL-PGK-TPA-eGFP慢病毒表达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技术更加安全高效地生产TPA,治疗血栓类疾病打下基础.
- 张昱王燕杨帆蔡亚非王根林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慢病毒载体基因表达
- 鹅胚脾淋巴细胞选择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取发育到第14天的鹅胚胎(E14)到1日龄雏鹅的脾脏用免疫荧光双标法研究CD4和CD8抗原表达,用Hoeschst33342的荧光染色方法分析细胞凋亡率,探索鹅胚脾淋巴细胞选择机制。结果显示:E14脾初具轮廓,E19脾出现红髓和白髓,1日龄时脾被膜增厚,脾小结数目增多,脾结构完整。CD4和CD8共表达于脾的红髓和被膜上,白髓中表达量较少。鹅胚脾的CD4+CD8+表达量为1%~30%;1日龄雏鹅的双阳性面积百分比与胚胎鹅E14、E19、E24、E27差异极显著(P<0.01);1日龄雏鹅的凋亡率与胚胎鹅E14、E24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鹅胚脾的CD4+CD8+表达与细胞凋亡存在协同关系。
- 王燕周学军蔡亚非陈杰杨帆李平刘再群邓立翠
- 关键词:鹅胚外周淋巴细胞
- caspase-3、bax、bcl-2及c-kit在中华大蟾蜍脊髓损伤后的表达变化
- 2011年
- 目的:探究高等动物脊髓损伤修复困难的原因。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验中华大蟾蜍脊髓损伤后凋亡相关基因及c-kit的表达。结果:①损伤后促凋亡因子(caspase-3及bax)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先升高再降低;②抑制凋亡因子bcl-2表达规律为先降低后升高;③bcl-2/bax比值的变化趋势与caspase-3的相反,bcl-2/bax比值的升高可能抑制caspase-3表达;④c-kit表达呈现先增高再降低的规律,c-kit表达出现峰值时bcl-2表达增加,bax减少。结论:这些差异可能能够促进蟾蜍神经损伤后修复,也是低等脊椎动物较高等脊椎动物再生能力强的原因之一,为哺乳类脊髓损伤后修复方法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李平张昱蔡亚非王燕
- 关键词:凋亡相关基因C-KIT脊髓损伤